《博物要览》中记载有:“骰柏楠木出西蜀马湖府,纹理纵横不直,中有山水人物等花者价高。”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金丝楠木,本为上品,备受欢迎。恰恰因此,惨遭砍伐,所剩无几,今已不睹其形。

如果有喜欢的历史或考古的朋友应该清楚,相距今天越远的年代,我们所掌握的历史信息就越少。因为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个朝代兴亡交替,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献也都不知流失在何处。所以为了研究千年之前的历史,我们的历史学家往往需要借助一些已发现的文物或古墓。

根据史料挖出的文物古墓(江苏农民炸山采石)(1)

但说实话,迄今为止像汉朝的古墓被发现的都不算多,更别说像春秋战国,甚至周朝时期的古墓了。比如大家熟知的金缕玉衣,就出土于汉代的古墓。被发现之前,专家们一直对金缕玉衣是否存在争执不休,直到真正在古墓中发现后,才印证了古籍中的相关记载。而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所发现的一座汉墓,又一次刷新了大家的认知。

1979年,在江苏高邮地区的神居山上,有几位农民开山采石。但在采石的过程中,几人发现在山体中藏着一处洞穴,刚开始还不确定其是否为天然洞穴,直到发现了两座木椁墓,才明白山中有古墓。

根据史料挖出的文物古墓(江苏农民炸山采石)(2)

当地文物局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加上有警察的配合,所以没有造成文物流失。之后随着考古工作人员的挖掘,他们发现那个墓穴相当宏大,其规格足以和皇陵媲美。但汉朝的历代皇帝肯定不可能被葬在江苏地区的,初步确定应该是西汉时期的一座诸侯墓。

随着考古工作的继续,陆陆续续出土的一些文物也都证明了他们的想法,墓主人应该是西汉广陵王刘胥。这个人原本是汉武帝刘彻的第四子,据史书记载他身体强壮,可以空手与野兽搏斗。但空有武力,并且行为无法度的他自然不能成为继承者,最后汉武帝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小儿子刘弗陵。

根据史料挖出的文物古墓(江苏农民炸山采石)(3)

而刘胥这个人也比较有趣,自己没有继承皇位就诅咒汉昭帝刘弗陵。当时汉代的人也比较信奉这个,在父亲汉武帝时代就曾发生多次巫蛊案件。但别说还真的让他得逞了,刘弗陵在位时间很短,但皇位依旧没有轮到他。汉宣帝继位后,刘胥又故技重施,结果被发现无奈自缢而亡。

虽然刘胥这个人不怎样,前前后后诅咒了三代皇帝,但汉宣帝念在他是长辈的份上,依旧重葬了刘胥。这一点我们从他的墓穴中也可以看得出来,整个墓穴的木梓面积足足是马王堆汉墓的十余倍,并且有出土了金缕玉衣,而像玉器、铜器、漆器等就更不计其数了

根据史料挖出的文物古墓(江苏农民炸山采石)(4)

不过,这些物品还不是汉广陵王墓中最珍贵的文物,就连金缕玉衣也算不上。那么考古人员到底在他的墓中发现了什么呢?答案就是“黄肠题凑”。这是古代的一种特殊墓葬仪式,常常在帝王陵墓中才能发现,从这一点也足以证明,汉宣帝对刘胥的墓葬仪式多么看重。

简单来说,“黄肠”就是指黄心的柏木,也指去了外皮的柏木,“题凑”则是指一种样式。在汉朝以前的帝王墓葬中还是比较常见的,就是在椁室的四周用柏木堆成的框型结构。但汉广陵王墓中的“黄肠题凑”所用的材料并非柏木,而是直接就地取材以金丝楠木为构件,一共有800多块。

根据史料挖出的文物古墓(江苏农民炸山采石)(5)

而金丝楠木这种木材有多么珍贵想必不用多说了吧。在古代,皇陵往往都会用到金丝楠木,甚至一些宫殿的修建也会用到。但因为千百年来历代皇帝对金丝楠木的需求过大,导致到了清朝时已经找不到金丝楠木,清乾隆帝为此令人暗中挖掘明皇陵中的金丝楠木。

自古物以稀为贵,随着金丝楠木数量骤减,其价格自然也就上去了。经过专家估计,汉广陵王墓中所出土的八百多块金丝楠木构件足足有上百亿。不得不说,那个数值可能是我们平时想都不想的,也足以看得出来金丝楠木的珍贵程度。

根据史料挖出的文物古墓(江苏农民炸山采石)(6)

现如今,相距汉广陵王墓被发现已有四十多年,当地也早已专门建造了汉广陵王墓博物馆,不过并不在当初发现古墓的原址,而在扬州的蜀岗古城。因为在汉广陵王墓挖掘完毕后,他们将整体的遗址迁到扬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