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5月29日电(记者张智敏、王植樱)“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日前,一位视障女孩手摸盲文深情朗诵《黄河颂》的视频感动许多网友,引起广泛关注。
这位16岁的女孩名叫张慧玉,是甘肃省天水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她,自幼就是视力障碍者,这也成了她求学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小时候,爷爷、哥哥、姐姐在家里教张慧玉读书,鼓励她讲故事。7岁那年,为了能到小学随班就读,她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较以前有了光感,但在两年半的学习时间里,视力又下降了,黑板和书本变得越来越模糊。
“考试的时候,我只能看清试卷上的括号,也不知道题目说的是啥。我就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识都写进试卷里。”张慧玉说,“后来天水市残联联系了家人,我们才知道还有特殊教育学校。”
张慧玉在课堂上。新华社记者张智敏 摄
在特教学校,张慧玉一开始学的是明文,上课用的是复印的汉字放大版教材。因为视力不好,她需要把书本放得很近,几乎要眼睛贴着书本才能勉强阅读。“她读得痴迷的时候,常常蹭了一鼻子铅笔灰。”语文老师王莹说。
但年级越高课文越长,阅读明文的速度也越来越慢。张慧玉担心长此以往跟不上教学进度,“读万卷书”的渴求得不到满足,于是下定决心转学盲文。“不到两年时间,她的盲文摸读速度就赶超了其他已经学习五六年的同学。”王莹说。
朗诵观影、读书写作……张慧玉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在闲暇时间,她经常上网自学朗诵技巧,模仿跟读许多主持人的朗诵作品,再结合自己的嗓音优势进行二度创作,并把作品公众平台,向大家展示自己多才多艺的一面。“我希望告诉每一个人,除了看不见,在其他方面我和大家一样。我希望得到每一个人的尊重,让更多人认识我们盲人群体。我也希望把乐观、阳光、向上的心态传递给大家。”
张慧玉在学校盲文阅览室书架上找书。新华社记者张智敏 摄
每年年初,张慧玉会列出自己的年度阅读清单,文学、历史、心理学……她分门别类地制定计划并严格执行。2021年,她的阅读量超过100本。《人生》《活着》……学校盲文阅览室的借书本上,密密麻麻地留下了她的名字。手机电子书的书架上也记录下了她丰盈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
在许多艰难的时刻,《平凡的世界》总是能给予张慧玉勇于突破自我的力量。“我很喜欢作家路遥,他的作品总给我一种在苦难中寻找光明的感觉,《平凡的世界》我读了4遍。当我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总会想,如果我是孙少平,我应该怎么做,就会一下子豁然开朗。”
张慧玉手摸读盲文进行阅读。新华社记者张智敏 摄
晚上宿舍熄灯之后,张慧玉常常读书到十一二点再睡觉。因为是摸读盲文,所以没有光亮也不影响。周末的时候她就用手机读屏软件听一些电子书,用无障碍观影模式“看”一些喜欢的电影。“我接纳自己的残疾和不完美,但我以健全人的心态要求我自己。”张慧玉说。
“张慧玉是个刻苦勤奋的孩子,作为学习委员的她,会积极组织大家预习。她还很热爱生活,很能带动身边含蓄内向的朋友,互相取长补短。”班主任贠林华评价。
因为有家人和老师的鼓励以及阅读带来的滋养,张慧玉对写作也颇感兴趣。在她的写作世界里,夏季鸣蝉的高歌并不令人反感,而是“把歌唱给从未言弃的自己,送给他们热爱的生命”。她在原创小诗中深情述说自己的理想:“你就是我的理想,成为一名特教老师,给身处黑暗的孩子,送去温暖与希望。”
张慧玉用盲文在写作。新华社记者张智敏 摄
“我希望每一位盲人朋友都能够有梦想。我喜欢一句话,只要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