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好好学习,就能上清华北大,你要不好好学习,就只能到市场边上的职高去。

这句话不知贯穿了多少学生的懵懂的少年时期,对于学生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学历,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因为在我们被灌输的观念中,只要有了学历,好像就有了我们想要得到的一切。

985普通毕业生的出路(我成为了一个高学历的穷人)(1)

学历无所不能,而它在家长眼中最大的能耐就是帮我们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但直到一届届的学生毕业之后才发现,学历的能力原来也是会受到侵蚀的,在找工作方面,它似乎不如十年前那般神奇了。

国民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高校扩招进入大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如果不是伴随着学历含金量贬值的话,这本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只是如今的就业场景,实在让学生们开心不起来。

985普通毕业生的出路(我成为了一个高学历的穷人)(2)

毕业后,我成为了一个高学历的穷人

毕业生小宁是一个985大学的学生,他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看到985三个数字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哇这学生牛啊,就业肯定不用愁啊,但实际情况却与他们预测的恰恰相反。

小宁如今只是一家私企的基层小员工,月薪5000元。这工资虽然不算太低,但匹配985的学生也确实有些说不过去,而小宁对于自己的工作自然也是不满意的,他的刺激源来源于他的同事们。

985普通毕业生的出路(我成为了一个高学历的穷人)(3)

按理来讲,一个企业同一阶层的员工学历上应该都是差不多的,毕竟企业一般都有学历招收门槛,但小宁所在的公司中有很多同龄的二本学生,与小宁做着同样的工作,这让身为985的小宁十分不平衡。

因此小宁难免会生出想换一份工作的心思,毕竟除了薪资和同事不太满足预期之外,小宁如今所做的工作和他的专业也是并不符合的,这就让小宁陷入了两难的局面。

985普通毕业生的出路(我成为了一个高学历的穷人)(4)

如果按照现在所从事的专业来寻找岗位的话,大概率跳槽的公司也和如今所在的公司差不多待遇与规模。如果小宁回到符合本专业的行业工作,却又没有工作经验,只能从实习生开始干。

这意味着小宁要从头开始,在新的困境中挣扎。可以看出以上两种选择,无论是留在原地。还是打开新的起点,对于小宁来说,都不算是什么光明的前景,也不会给小宁的现状带来太大的改变。

985普通毕业生的出路(我成为了一个高学历的穷人)(5)

明明是985的学生受过高等教育,却只能在基层浮沉,拿着微薄的工资庸庸碌碌过日子。在如今这样学历歧视横行的社会中有太多这样的学生了,他们也时常自嘲,将自己比为985出身的穷人。

985大学呀,那是本该成为社会各领域先进佼佼者,成为新时代预备中流砥柱的学生们,却因为就业困难而成为被放错地方的资源,在不属于自己的地方遭受磨损,最终归于平庸。

985普通毕业生的出路(我成为了一个高学历的穷人)(6)

但实际上,纵使前方困难重重,学生们却还是有一丝空隙可钻的。而这往往需要学生们足够锋利,有突出的一面能够为自己撬出一个支点,那么学生究竟应该如何找到这个支点呢?

深度解读

其实从小宁的个人经历也可以映射出很多985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实际上小宁如今窘迫的境地,也不全是出于社会的问题,还有小宁自身在大学期间的作为。

985普通毕业生的出路(我成为了一个高学历的穷人)(7)

无论是985大学、211大学还是普通大学的大学生中,都有一部分学生在混日子。因为进入了一所好大学,受到了多方赞扬,于是就在这样的赞扬声中迷失了自己,真的认为学历能够包揽一切。

但实际上可想而知用人单位要的人才,一定是适应岗位的人才,而一个岗位是否符合的标准绝对不仅仅局限于学历这么一个狭隘的指标,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是企业所看重的。

985普通毕业生的出路(我成为了一个高学历的穷人)(8)

如果学生的大学生活足够充实,那么他的简历上就会有奖学金、活动奖项、实践经验、领导经验等等方面的加分项,这样的学生已经经过了社会的打磨,正是企业所需要的。

而如果是混日子的大学生则完全不同,社会实践能力差,光有理论和梦想,没有经验与实际,甚至有的学生在面试时也显出了不谙世事的样子,这样的学生培养成本很高,也是企业不愿意录用的。

985普通毕业生的出路(我成为了一个高学历的穷人)(9)

也就是说985等高学历学生难就业最大的问题还是自我认知上的问题,也就是心态问题,学生因为自己的学历对自己有了过高的评估,但能力上却并没有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通常眼高手低,不愿意进入基层。

一个毕业生尽管是985的学生,因为缺乏社会经验,所以一开始工作肯定是要进入基层积攒经验的。学生只要做好长远的就业规划,按部就班地做事,一定可以触摸到自己想要的未来。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