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击木长歌

人生不求如初见只愿相见两不厌(便愿无岁月可回头)(1)

又一周的更新时间到了,有很多话告知这个世界,然而话到嘴边,却只剩悄无声息的慨叹。

反复咀嚼了下毕业后的人生,焦虑感充斥着一个接一个的时间段。我们一直在被身边的人,被时代,被工作,被家人···催促着,无力抗争后的焦虑感,便在不主动上进的我们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突然想起十年前,刚上高中时,哈工大毕业的哥,跟我们说过一句话:“每个阶段,你都要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句号,不然你会受其所累,不堪重负!”

原来不懂,现在想来,很多事情,没有到一定的年纪,没有一定的阅历,很难去明了,去找出真相,提前预知某些可能性。于是,我们错过了一个又一个人,一段又一段人生,懵懵懂懂地便走了过来。

心无处安放时,便愿无岁月可回头···

人生不求如初见只愿相见两不厌(便愿无岁月可回头)(2)

(1)

熬夜做火车回家,与好友聊到凌晨三点,恰好听到耳边传来那首《认真的老去》“凌晨三点的窗前,播放着那段时段···来不及认真的年轻过,就认真的老去···”

大学时代,有段时间很落寞,独自坐在湖边,看着来来去去的风拂过水面,漾起心中的波浪。很幸运地碰到一位书卷气很重的女生,许是看出我心情不好,悄悄过来,坐在长凳的另一边,一边捧着书,一边偷偷地用余光瞄向我。然后,轻轻地念了一句:“我不断往上爬,不是为了被世界看见,而是想看见整个世界啊!”便起身往图书馆的方向走去。

我愣了半晌,哑然失笑地捡了块石头,投入湖中,打乱了风吹的节奏。

此后至今,每次我心情焦虑时,便会想起那时的场景。惋惜再难遇到如此温柔而有张力的安慰的同时,也激励自己——愿无岁月可回头,过去的已经过去,重要的只是现在和将来,能抓住的,就努力去争取,不能抓住的,也不会叹息,也不会纠结,更不会回头。

我想,我们会认真的老去,和喜欢的人,和喜欢的事,和喜欢的所有所有,毕竟我们都很幸运啊,我从未动摇对相信着···

人生不求如初见只愿相见两不厌(便愿无岁月可回头)(3)

(2)

理念这种东西,你只有通情达理的找到触点,才会明白很多道理,但明白以后,能不能践行,却是另一回事儿了。很多时候,我们看着别人的鸡汤,奋起直追地想要迎头赶上,到头来,却发现,真正的名言鸡汤都是人家奋发成功后的回味,不是看着这些,让我们更努力的。

就好比吃饭,别人嘴里嚼烂的东西,吐出来给你吃,你顶多就是感觉一下吐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味道,但食物原本的味道,你却根本没有经历,即使描述,那也只是别人的东西。

比如鲁迅的那篇《论“他妈的”》:

···时代毕竟在前进,又不能退回到过去“他妈的”那个时代。经过诸蕃思考,加上文化底蕴的深厚和源远流长,终于找到一个比“他妈的”的“更高雅”些、“更文明”些、比酷更过瘾一些的词——“尻”。“我尻”被舒舒服服地喊出来了···

很多时候,我们在看一些东西时,经常不求甚解,甚至断章取义,就奉行“拿来主义”的路子,用自己的思维拼拼凑凑地成了自己的观点。于是乎,人人觉得有意思,便追捧起来,观点火了,便会有更多的人看,被更多的人奉为经典,数典忘祖的例子,又不是不常见,更何况哗众取众的那些。

我始终觉得,有些东西,你停留在观念里,它永远是观念的东西,就好比无处安放的心,你只有知道它真正缺少的是什么,才能对症下药,找到更真实的东西···

人生不求如初见只愿相见两不厌(便愿无岁月可回头)(4)

(3)

世间无所谓公正与否,很多事情都直指本心,就算你有再多的委屈,再多的不舍,再多的难过,过去的终究会被你抛开。很多人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但我觉得,时间不是,遗忘才是,当你真正遗忘的时候,也就是你放过自己的时候。

愿无岁月可回头,下一句是——愿有良人共白首!祝福很多,余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很多事你不去做,便会来不及;做了,至少自己不曾后悔便是。所以,愿你余生,无岁月可回头,有良人共白首!

人生不求如初见只愿相见两不厌(便愿无岁月可回头)(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