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村宁次(1884年5月15日-1966年9月2日),日本陆军军人,侵华日军总司令官(1944年11月 - 二战结束)。历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第11军军长等,官至勋一等功一级陆军大将。父亲冈村宁永曾任职于江户幕府。第一任妻子是星野理枝,后因故过世。第二任妻子是贵族院议员加藤宇兵卫的女儿,陆军三羽之一。

冈村宁次侵华为什么会失败(日本侵华战争罪犯之冈村宁次)(1)

冈村宁次

早年经历

1884年出生于东京,1897年小学毕业,进入东京专门学校中学部。

1898年转入东京陆军幼年学校,后升入陆军中央幼年学校,1903年毕业。

1904年10月以第16期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同期毕业有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和安藤利吉,是在士官学校比何应钦(第二十二期毕业生)高五期的学长,同年11月任步兵少尉,步兵第1联队补充副队长。

1905年4月,冈村宁次在步兵第四十九联队,作为新编第十三师团的一个小队长参加日俄战争桦太岛(即库页岛)战役。其后驻扎在日本侵占的朝鲜。1907年至1910年的3年间,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生队中尉副队长。因为他在军校时的学习方向为中国研究,在学生队中负责中国留学生的教育。

1910年12月,被推荐进入日本陆军大学。在学校中升为大尉,并于1913年11月以第25期第8名的成绩毕业。27岁娶星野理枝。次年10月得子冈村忠正。毕业后回到步兵第1联队任中队长。

1914年8月,调任参谋本部外国战史处。

1915年2月,被日军参谋本部派到青岛搜集日德作战史资料(日本1914年占领德国在山东的殖民势力范围)。作为驻北京人员,有6年的工作经验。

1921年6月,被陆军省选派与土肥原贤二等人赴欧美考察,在英国、法国、瑞士、德国停留,会见当年的学友东条英机、山下奉文等年轻军官,畅谈刷新日本陆军人事、改革军制、陆军现代化及确立国家总动员体制拥立、早期解决满蒙问题。之后,缔结了“巴登巴登盟约”,结成了日后在军界政坛的盟友集团,他与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并称为“三羽乌”。到了昭和时代,这些人正式成立了“二叶会”,而后与木曜会会员共同成立“一夕会”。

1922年2月归国,就任步兵第14连队大队长。1923年驻上海。在1920年代初期,受孙传芳聘请任军事顾问。在此期间,取得江浙、华中中部一带的军用地图。日后,日军在武汉作战所用地图大部分就是此次获取的。

1927年7月,任日本陆军步兵第6联队大佐联队长,在山东济南惨案时奉命率部支援暂驻青岛。

1928年,回国调任参谋本部国内战史课课长。1929年8月,陆军省人事局补任科长,在人事局任职期间参与了三月事件。在这个事件中,以陆军大臣宇垣一成为首的一批军官,试图建立军事政权,在过程中使用了暴力手段。

侵华战争期间

1932年2月,任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8月,任关东军副参谋长。

1933年1月长城抗战爆发。2月,兼任驻满洲国驻在陆军武官。5月31日,与国民政府军全权代表熊斌签订了《塘沽协定》。

1935年3月,回归参谋本部,任参谋本部第二部长。10月26日,抵达广州分别访晤李宗仁、陈济棠,就中日邦交问题交换意见,并对航空、广东贸易、中日“经济提携”等问题作具体研究。1936年3月,以陆军中将的身份补任第2师团团长。

1937年4月重新部署到中国东北地区。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中日全面战争爆发。

1938年6月,任新建立的第11军司令官。第11军统辖有7个师团和1个独立混成旅团,这些下属部队被编入华中派遣军,参加了武汉会战。8月1日,冈村宁次下达进攻命令,用第6、第9、第27共3个师团沿江而上,在海空军的支援下,突破田家镇要塞,击退沿途的张发奎、李品仙两兵团,最终占领武汉。在此期间,指挥第106师团孤军深入到江西九江德安县万家岭地区,被中国第九战区薛岳部队围攻13昼夜,日军损失1.4万。

1939年5月,冈村宁次发起随枣会战。9月17日,发起第一次长沙会战。9月19日,日军沿新墙河对中国军队发起进攻,9月23日将国军逐出新墙河地区,其第6师团及第13师团在炮火支援下渡河及沿汨罗江向南推进。中国军队向南撤退以吸引日军,同时其增援部队到达东西两翼以实施包围,9月29日日军到达长沙外围,但未能攻占该城,至10月14日,日军全线撤退。

1941年4月,授衔陆军大将。同年7月,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 冈村任司令官期间,根据“灭共爱民”的理念,于11月发布“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并制造“无人区”。冈村彻底停止了在军内的风纪执法,使得放火、杀人、抢劫行为常态化,华北方面军的纪律进一步崩坏,直到1943年才有所收敛。

1942年5月,冈村宁次针对八路军冀中根据地发起“五一大扫荡”,冀中八路军主力被迫转出,根据地几乎全部毁灭。同时,向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太行山区发动大扫荡,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阵亡。

1944年指挥大陆打通作战的河南地区部分,击溃汤恩伯在河南省的大军,打通了平汉线之河南至武汉段。8月,任第6方面军司令官,指挥桂柳会战,一路占领广西,打通湘桂铁路,最后打到贵州省独山,震动重庆。11月,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统辖日军在中国大陆的所有部队,兵力为100万左右。在中国大陆,已经获取了武汉三镇、广东,再发起攻势就很困难了,所以大本营决定部队直接驻扎在所在地。

1945年,冈村宁次曾提出进攻重庆,以应对美军登陆的计划,但被大本营否决。1月,从衡阳南下的日军与从广州北上的日军打通了粤汉铁路。2月以后,盟军正逐步逼近日本本土,于是为了消灭美军在中国的飞机场以维持大陆交通线的通畅并早日结束中日战争以集中全力于本土防卫,3月起日军先后发动豫西鄂北会战和湘西会战。在河南,日本军于3月下旬从豫中会战之后的防线以东向西发动攻击,其前锋一直冲到西峡口。在湖北,3月日本军向西北部发动攻击,于4月8日攻陷老河口。之后国民政府军随即发动反攻,收复了除老河口之外所有被日军占领的地区。4月9日,日军发动湘西会战,但是在中国军队抵抗之下,遭受挫败,退回原阵地。

二战结束后

1945年8月初,收到了其他国家的电台有关日本即将投降的消息。8月11日,收到了大本营核心内容为“即将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电报,但冈村不希望投降,因其指挥的中国派遣军的兵力还基本完整。8月14日,冈村上奏天皇,要求拒绝公告,继续进行抵抗作战。日本国内继续进行作战的呼声也很强烈,此时冈村上奏天皇,使得他被视为秉持“继续作战”观念的人的首领。8月15日,昭和天皇表示已经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

冈村宁次侵华为什么会失败(日本侵华战争罪犯之冈村宁次)(2)

通过电报得知这个消息后,冈村改变了想法,表示“承诏必谨”,严格地命令下级官员和士兵遵从投降的命令。8月16日,蒋介石致电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急:南京日军驻华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将军电:

一、日军政府已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二、该指挥官即通令所属日军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并派代表至玉山(浙江玉山机场)接受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将军之命令。

三、军事行动停止后,日军可暂保有其武装及装备,保持现有态势,并维持其所在地之秩序及交通,听候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将军之命令。

四、所有飞机及船舰应停留在现地点,但长江内之船舰应集中在宜昌、沙市。

五、不得破坏任何设备及物资。

六、以上各项命令之执行,该指挥官及所属官员,均应负个人之责任,并迅速答复为要。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赐电敬悉,今派今井副总参谋长,桥岛参谋二人,率同随员三人,准于本月十八日乘机飞至杭州等候尊命,再起飞玉山,敝处使用双引擎发动机一架,并无特殊标识,并请咨照玉山飞机场派员接见,仰赖照料为感。

1945年9月9日,南京举行受降典礼,冈村宁次代表日本政府签署降书,冈村宁次的佩刀由何应钦将军接收,目前收藏在中华民国国军历史文物馆。此刀材质为手工锻造钢,刀柄刀身共刻有5头狮子。

冈村宁次侵华为什么会失败(日本侵华战争罪犯之冈村宁次)(3)

按盟军统帅麦克阿瑟指示,日本部队除中国东北外,中国大陆及台湾、北纬16度北越南境所有日军,必须立即向中国军事委员会及其代表投降。

冈村宁次侵华为什么会失败(日本侵华战争罪犯之冈村宁次)(4)

1945年9月12日至1948年3月底,“联络班长”冈村宁次被国民政府软禁在南京。1947年4月30日,新闻局举行首次记者招待会,局长董显光在回答记者时称:“冈村宁次系日军投降及遣送事宜之联络班班长,其工作尚未完毕;至于本身战罪部分,尚待将来决定。”1948年3月底被送往上海候审。同年8月中旬被正式送进上海战犯监狱,但不久以“保外就医”名义在上海黄渡路秘密住所被监视居住。

返国初期,一直避免公开发表一切有关国际政治或某一个人谈话。1955年,担任日本军人组织“战友联盟”副会长,后任“乡友联盟”会长、名誉会长。1966年死于东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