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演义》西岐作为殷商西伯侯,不论以各种理由反商都是以下犯上,以臣反君。如何说周文、武两代君王不想代商那绝对是假的,商周是世仇,姬昌被纣王囚禁七年,西伯侯世子伯邑考也是死在纣王手里。纣王把伯邑考剁了做成肉饼給姬昌吃了,姬昌吃了还要感恩戴德,这些绝对是西岐是奇耻大辱。论公论私,西岐有机会都要报仇,灭了殷商杀死纣王。

封神演义周武王(封神演义周文武王)(1)

姬昌、姬发父子不论在任何时候,都以殷商忠臣自居。这里有周商综合国力差距的原因,更多是作给神仙和普通人看的。

姬昌演八卦善卜算,知道神仙大佬早订下了“凤鸣岐山,商灭周兴”的发展趋势。不论他做什么,都可以躺着灭商兴周。既然知道结局,何不做足明君范儿,把“天下归周,君权神授”的光环做足。

封神演义周武王(封神演义周文武王)(2)

姬昌临死托孤给姜子牙,再三留下政治安排:

‬今日请卿入内,孤有一言,切不可负:倘吾死之后,纵君恶贯盈,切不可听诸侯之唆,以臣伐君。丞相若违背孤言,冥中不好相见。

姬昌知道姜子牙的使命,他们姬家不急姜子牙急,姜子牙急着灭商获益还是他姬家。我安排了,姜子牙不听就跟我没有关系了!

封神演义周武王(封神演义周文武王)(3)

到了周武王姬发,他的演技比他父亲更高。阐教集中天地间最强力量诛杀殷商王储殷郊,看周武王的表现:

‬武王至山顶上,看见殷郊这等模样,滚鞍下马,跪于尘埃,大呼:“千岁!小臣姬发,奉法克守臣节,并不敢欺君枉上。相父今日令殿下如此,使孤有万年污名。”

子牙挽扶武王而言曰:“殷郊违逆天命,大数如此,怎能脱逃。大王要尽人臣之道,行礼以尽主分之德可也。”

武王曰:“相父今日把储君夹在山中,大罪俱在我姬发了。望列位老师大开恻隐,怜念姬发,放了殿下罢!”

燃灯道人笑曰:“贤王不知天数。殷郊违逆天命,怎能逃脱,大王尽过君臣之礼便罢了。大王又不可逆天行事。”

武王两次三番劝止。

子牙正色言曰:“老臣不过顺天应人,断不敢逆天而误主公也。”

武王含泪,撮土焚香,跪拜在地,称“臣”泣诉曰:“臣非不救殿下,奈众老师要顺守天命,实非臣之罪也。”

以后灭商后,周武王可以坦然面对天下和殷商遗族,不是我想灭商诛杀您们的储君,这是神仙的决定,我也无法改变。

姜子牙打退殷商三十六路大军的讨伐,就上书周武王建言对殷商发起战略反攻。周武王说:

‬昔日先王曾有遗言:‘切不可以臣伐君。’今日之事,天下后世以孤为口实。况孤有辜先王之言,谓之不孝。总纣王无道,君也。孤若伐之,谓之不忠。孤与相父共守臣节,以俟纣王改过迁善,不亦善乎。

经过姜子牙和散宜生反复讲道理,周武王才答应。

封神演义周武王(封神演义周文武王)(4)

八百路诸侯会猎朝歌,纣王大杀四方。周武王的还是表演下去:

‬武王在逍遥马上叹曰:“只因天子无道,致使天下诸侯会集于此,不分君臣,互相争战,冠履倒置,成何体统!真是天翻地覆之时!”忙将逍遥马催上前,与子牙曰:“三侯还该善化天子,如何与天子抗礼,甚无君臣体面。”子牙曰:“方才大王听老臣言纣王十罪,乃获罪于天地人神者,天下之人,皆可讨之,此正是奉天命而灭无道,老臣岂敢有违天命耶!”武王曰:“当今虽是失政,吾等莫非臣子,岂有君臣相对敌之理!元帅可解此危。”子牙曰:“大王既有此意,传令命军士擂鼓。”子牙传令:“擂鼓!”天下诸侯听的鼓响,左右有三十五骑纷纷杀出,把纣王围在垓心。

从此以后,纣王败回摘星楼自焚,周武王就不需要表演了。他仍可以把犯上作乱、以臣弑君的责任推给神仙。只要周武王活一天,就可以任何场所标榜自己的高尚品德,他不是殷商的叛臣,他不论对纣王还是储君殷郊,都是忠心耿耿的臣子。周代商是姜子牙和他背后神仙推动的,我们姬家也是被霸王硬上弓。我也可以理解周武王在灭商三年后就去世了,只要周武王不死,阐教众仙就要永远为周灭商背黑锅。

#《封神演义》#

#周武王为啥没有对殷商赶尽杀绝#

#姜子牙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