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师眼前一亮的作文(让你的作文与众不同)(1)

让老师眼前一亮的作文(让你的作文与众不同)(2)

(12-15岁孩子的语文学习和重点能力培养)

12-15岁是孩子思维辩证性的形成期,开始有自己的主意和思想。我们说的青春叛逆期,通常发生在这个阶段。家长在这个时候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学习部分哲学理论,进行辩证思维训练,如围绕“吸烟有害健康”进行主客观思维的辩论(烟可作为精神寄托,但客观上确实对身体有害),平面与立体思维的辩论(烟草经济链与烟民健康),引导孩子认识真实的世界。同时对于孩子表现出的反叛,也要给予足够的耐心和正确的疏导。

这一阶段的孩子更多面临考试的压力,因此中考材料积累与运用(至少20个经典事例,通常来自历史和重大新闻事件等)、中考的阅读与作文针对训练等技巧训练比重需要加大。

这一时期,孩子的个性成长,开始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他们寻求标新立异,不再囿于条条框框的特点,在语文学习中,进行创新和个性表达的培养。

那么,如何创新,让孩子的作文呈现出独具一格的个性特色?因为独具个性的作文,往往是孩子对不同角度、形式、风格的掌握与灵活运用,他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创造性与聪明读,与孩子的人格的形成相辅相成。

在个性表达力培养方面,家长能做的事情可能并不多,这需要2-3年的专业训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个性角度的培养

如要写“罗老师拍桌子”这件事,一般孩子都会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来写,“我”就是我,文章可以写“我”观察到的罗老师拍桌子的动作、神态等。少数孩子可能站在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写,“我”是“罗老师”:“今天上课教室又闹哄哄的,从不发脾气的我,终于忍不住拍桌子了,得给这些孩子一点‘颜色’看看了”。但是真的只有这两种角度吗?若仅选择这两个角度,孩子考试终将无法超于80%的竞争对手,生活中也会落入平庸,也会因不能多角度看问题,无法深刻理解他人感受,情商低下。那么,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去写呢?

从“我是主角”的角度出发,那么“我”可以是“手”:我的主人是罗老师要求我拍桌子,可是桌子是我的好朋友,我不想拍它,正在左右为难间……“我”还可以是“桌子”:

我原本在一片森林里幸福地生活着,那里有阳光雨露,溪水潺动,还有众多伙伴。每逢起风的日子,我们总能快活的舞蹈。可是有一天,我被人砍倒,剥皮,锯断,切割,捶打后,变成了一张桌子。从此,在这个没有阳光照射的教室里,一呆就是十多年,而且动不动就被人拍打,这不,又有人抡起了手……

从“我是配角”的角度出发,“我”可以是椅子,旁观桌子被老师欺负的过程;“我”也可以是教室,聆听教室里的代表——桌、椅、书本、粉笔等议论“罗老师拍桌子”这件事……

包括以上4种角度,还有其他个性角度的训练,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家长注意平时多引导孩子多角度看问题,对孩子无论是成长还是分数都将大有裨益。

2.个性结构有特色

结构特色,我们可以以形式的创新为突破口。如摒弃记叙文、抒情文、议论文、说明文四大文体,采用日记、书信、实验报告、微博体等创新形式;

3.主题创新有特色

主题的创新,其实它的实质是创新思维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往往表现为与常人所不同的逆向思维。或者与大众看法不同的异向思维。

例如《家的声音》这个题目。

面对这个题目大多数同学选择写自己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声音。这种从家庭生活所选择的材料,多用来表现亲情的主题。

然而有一位考生却另辟蹊径,选择了另外一种其他人很少涉猎的主题:

四面有楚歌传来。楚歌?那是家的声音!此刻项羽想起了......接下来文章从楚歌代表和平的呼唤,与战争的厮杀声形成对比,彰显战争与和平的主题。这类材料的运用就达到了“主题有新意”的标准。

关于创新与个性表达的话有千言万语,可是,要想更加直观的看到创新的力量,我们不妨从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文章当中来感知。

@一次别具一格的阅读

在这个阶段,阅读,孩子们都会。写阅读,孩子们也会。那如何将阅读写出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呢?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这位小读者文章。从中,你肯定能找到个性表达的方法。

观窃读记

林海音的窃读,收获了知识,也感动了他人。让我们走进不同人物的心,去倾听他们的感受。

——题记

书观窃读

我是一本书。我是那个女孩在书店窃读过的书籍之一。

那是一个下午,我和一旁的伙伴们正一起享受着午后惬意的阳光,也不时被书店来往的人们拿出来借读。

突然,一个小女孩从众多大人的腋下、胳膊下慌慌忙忙地挤过来,就站在我们所在的书架面前。

她的头发因为实在太挤被弄乱了,嘴角也因为站在这排书架前面而微微上扬。找了几遍,最终,她小心翼翼地将我取出来,小声窃喜:“耶!终于找到你了!”然后,她迅速钻出人群,找到一个角落,静静地开始阅读。她的目光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与能阅读的喜悦。她快速地轻柔地翻看着我,瞳孔不时放大,又不时地缩小,时而充满兴奋,时而充满悲伤。嘴里不时还会嘀咕:“他怎么能这样了?”“真希望这不会发生。”“真是太惊险了!”“......”

大概过了三个小时吧,灯亮了,小女孩才抬起头来,似乎因为口干,她深深地咽了一下口水,便依依不舍地将我放回了书架。在她回头的时候,我看到了她缝在衣领上的名字:英子。她低着头,走出了书店。

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默默地对她说:谢谢你,英子,是你让我有了作为一本书的意义,我永远不会忘了爱阅读的你。

店员观窃读

我是一名普通的书店店员。我看到了那个小女孩窃读的全过程。

那天下午,我正如往常一样站在台子后面,拨弄着算盘上的珠子。

那个小女孩照常光顾了。只见她找了找,然后在畅销的新书上找到了一本,看她欣喜的模样应该是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她躲到了墙角,看得特别入神,也看得很快,嘴里还不时小声地嘀咕着什么,时而还将手指贴到嘴上,十分投入,十分享受的样子。我本想将她赶走的,但是想了想,又不忍心。

一个小时,二个小时,三个小时......人渐渐少了,天也慢慢黑下来了,我就开启了店里的灯。她也许是感觉到了灯光的闪亮,也可能是感觉到了我在看她,便很自觉地、依依不舍地将书放回了书架。隐隐约约地我感觉到她的眼里流露出一种“何时才能相会”的眼神。

她走到店门的时候,她还回头看了看那个她放回书的书架,满是不舍。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自言自语:“真是一个爱读书的好孩子,我也得多读书了。”

窃读,给自己带来快乐和知识,也让别人燃起了对阅读的渴望。不是你买了书,书就会自动和你成为好朋友,对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是和书多沟通多交心才能成为彼此的知心朋友。“书山有路勤为径”,让我们都爱上阅读,都来窃读,成为书的朋友

让老师眼前一亮的作文(让你的作文与众不同)(3)

这篇文章是根据林海音的《窃读记》进行角度创新的一个经典案例。

在林海音的《窃读记》中,林海音以第一人称,即我就是小女孩的角度来写窃读的。小作者沿用了《窃读记》中的故事内容,只是将文中观窃读变成了“观窃读”,然后将小女孩的视角换成书本的视角和店员的视角。

通过这样的变换之后,整个故事都而耳目一新,这就是角度创新给人的感受。

成长过程中的压抑、缺憾、不足,都会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形成自卑的阴影。在这个阶段受孩子因为以自我为中心的关注视角,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自卑。

他们不知道,其实,即便是光耀千古的巨人,他们也会自卑。

家长在看了这么多优秀的别人家孩子的作文之后,大家是不是被孩子创新的能力所折服。心里叹息着,要是自己的孩子也能写出这样优秀的作用该多好?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敢于创新,会创新的大脑。只要我们能够抓住这个阶段孩子的思维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进行科学的培养,孩子们也会回报我们以让人耳目一新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