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是西周时期周天子分封后,镇守南方的重要邦国。然而,曾国的历史,在历史文献中,却鲜有记载。对其脉络的厘清,基本依靠考古发掘来实现。
历史文献中,很少有对曾国的记载。人们常用“随”来指代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史学界对于“曾国、随国是否为同一国家”始终存在争议。直到2013年,在湖北随州文峰塔墓地中出土了一件曾侯璵编钟,编钟上180多字的铭文清楚地表明,曾、随是同一个国家。这也破解了困扰史学界30多年的“曾随之谜”。
考古资料显示,自1978年曾侯乙墓发现以来,历次考古发掘,至少发现了13位曾侯。因此,曾国被称为“挖出来的诸侯国”。
三人行必有我师
能否补充曾侯世系的缺失?
在湖北随州,有一处比邻曾侯乙墓的古墓群——“义地岗古墓群”。2011年4月份以来,义地岗古墓群连续发生多起被盗掘案件。随后,它先后历经了三次长达七年的考古发掘。2019年3月,考古人员对义地岗墓群枣树林墓地的抢救性发掘仍在继续。
枣树林墓地俯瞰
这是春秋中晚期的曾国高等级贵族墓群,也就是曾国贵族们的“公墓”。三座带有墓道的大墓、五个车马坑以及分布在周边的58座中小型墓葬显示,这是一处经过了严格规划的墓葬群。
在129号墓未经盗扰的一个角落,考古人员幸运地发现了一套组合完整的青铜编钟。编钟上的铭文显示,它的主人是“曾侯得”。这一考古发现,对于曾侯世系又有了新的补充。
琳琅满目的出土物
暗藏着怎样的玄机?
这一次考古发掘,考古队首先清理了枣树林墓地三座大墓周边的中小型墓葬和马坑。
143号墓俯瞰
未经盗扰、保存完好的143号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随葬品。在椁室里,考古人员清理出三件大的青铜器↓
铜缶
清理铜缶
作为实用器的铜缶,上面还留有烟熏的痕迹。它腹部有一道弦纹,弦纹下面布满成块的蟠螭纹。
铜簠
出土簠
143号墓出土的这件铜簠呈方形,器身上也布满细密的蟠螭纹。簠是古代的一种食器,它与青铜酒器是相对应的。在古代,酒器、食器、水器,组合起来就是一整套的青铜礼器。
铜盘
清理青铜礼器
铜盘在古代是一种水器,也就是古时候盛接水洗手用的器物。按照规制,盘一般上面还有一件匜,匜就相当于现在舀水的瓢。
在棺内,考古人员又清理出了几件玉器↓
兔型玉佩
出土兔型玉佩
这是一件由上好的和田玉制成的兔型玉佩,在阳光下看着晶莹剔透,做工非常精细,彷佛一块透亮的水晶。
玉璧
出土玉璧
这是一件卷云纹的玉璧,玉璧上面雕满了云纹。它的工艺之精湛、纹饰之精美,放到今天来看也令人惊叹。
除了143号墓,考古人员还陆续在184号、159号、160号等等墓葬中,发掘了做工精美的青铜器及玉器。
184号墓出土青铜器
184号墓出土铜舟
184号墓出土青铜盖鼎
184号墓盖鼎纹饰
159号墓残留玉玦
出土的陪葬品让考古人员兴奋不已,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种种疑问:
从143号墓已出土的陪葬品显示,墓主是应当具有相当高的身份级别的,然而墓中却仅仅只有三件大的青铜礼器,本应成对出现的铜簠,却出现了一件;不仅少了青铜酒器,应有的鼎也没有发现。从器物的组合来看,摆放也稍显凌乱。青铜礼器缺失的现象,与墓葬的规格极不匹配。
考古人员猜测,或许墓主人并不是曾国的直系宗亲;或许他只是因为立有战功,才得以破例入葬曾国的高等级贵族墓地中……
此次对随州义地岗墓群枣树林墓地的发掘工作,将持续到9月。更多的答案,正等着考古人员揭开。
探索发现
《随州枣树林曾国墓地》
监制 / 闫东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田楚韵 李思奇 麦馨元(实习)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