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1)

黄河来到壶口,在不到五百米长的距离内,瞬间被束成了三道湍急的瀑布,只有二十到三十米的宽度,河水从二十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行成了“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听过和看过了太多人眼里的壶口瀑布,站在瀑布的旁边就能感觉到它的粗犷和豪迈。黄河流水激荡出来的无数水花,就像每一个跳动着的历史铭文,不断的融入历史的洪流里,一去就不再复返。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2)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3)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4)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5)

在景区,这几位头裹白毛巾,手拿旱烟袋,身穿羊皮背心,紧扎红腰带的老汉们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牵着的毛驴也是被精心打扮过的,工作就是让来壶口旅游的人们留下一张具有当地民俗的照片。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6)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7)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8)

说话的这位是张大爷,很多关于壶口的照片里都有他的身影。他是山上中市村的村民,离景区也就三公里远,干这个营生已经七年了。这也算得上是给农民增收的新途径。队里一共有三十个人,都是来自附近村庄的村民,生意是轮班的,隔一天一次。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9)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10)

自制辣椒酱

晋南一带的老百姓,饭桌上终年不缺辣椒。辣椒可以自种自产,而且能刺激食欲。只要在饭桌上摆上一碟辣椒就是极大的口福了。一到了这个季节,村里的小磨坊就会显得格外热闹,大家都提着各家的辣椒排着队准备磨酱。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11)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12)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13)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14)

这个石磨在中市村已经有一百多年了,这个先辈们传下来的“老古董”陪伴了村里的几代人。把切好的红辣椒一起倒在石磨上,磨盘一圈一圈的回转,磨磨子是需要两个人配合的,一个人推磨杆,一个人拿着刀喂料。推磨的力度要均匀,速度要慢,喂料的需要掌握好节奏去添加,这样才能磨得精细。在磨得过程中,要加一次花椒来提味,还要加一次盐是为了防止辣椒酱变酸,可以储存的时间长一点。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15)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16)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17)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18)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19)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20)

吉县苹果

在吉县,能够与壶口瀑布齐名的另一张名片,就是吉县的苹果了。在吉县32万的耕地面积里,有28万种植的都是果树。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苹果地。吉县属于黄土高原沟壑区,有着突兀的海拔高度,鲜明的昼夜温差,充沛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一切都仿佛是造物慷慨给予的特殊恩赐,独特的地域环境让这里满足了所有适宜苹果生长的条件。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21)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22)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23)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24)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25)

采摘全部都是手工工序,在感受收获喜悦的同时也依旧要付出更多的辛劳。摘下的苹果还要经过一一挑选,苹果都要按照品相大小分类装箱。等到果商收走,这一年的苹果种植也算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26)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27)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28)

吉州小炒

在吉县老百姓的餐桌上,一定会有这道吉州小炒。它既是极具民俗风情的家常味道,也是红白喜事、招待贵客不可错过的吉州名菜。在吉昌镇的兰村有一位做吉州小炒的“老把式——张国栓。他从20多岁开始跟着村里的流动餐厅到处做筵席,现在已经是77岁了。吉州小炒他一做就是几十年,配料、用量、做法、早已烂熟于心。在乡亲们心里,他做的吉州小炒最地道。里脊肉经过鸡蛋和水淀粉的包裹,肉质细嫩,白菜的清香经过炒制也全部散发出来,芡汁勾好倒入汤里,汤也变得明亮的很多。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29)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30)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31)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32)

白丸子

在吉县,流传着一种说法,是不是做席的好把式,看看做的白丸子就知道了,可见这道菜是要见些功夫的。山西人能做到一样面百样吃,晋南人能做到的绝对是一块馍百样吃。这道白丸子是要把馍一直搓成粉末状,在猪板油和食用油的共同作用下,馍和蒜末和姜末融合在一起。捏成丸子的形状之后放在粗粉面里搅拌几下,防止丸子粘连在一起。白丸子成型之后在蒸的过程,蒜的味道能够很好的压制住猪油的腥味。用馍做成的丸子在汤里能够久煮不散,但只要一吃就能入口即化。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33)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34)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35)

杏杂面

杏杂面是吉县一种以苦杏仁为原料的汤面,平常日子很难吃到。一般都是在正月最后一天吃,寓意着要熬去一年来的苦气。苦杏一旦处理不好,人吃了会有中毒的危险。而我们今天找到的陈阿姨深谙杏杂饭的整个制作的过程。第一道工序就是要把杏仁捣碎,连同裹在杏仁外面的褐衣一起凉水一起下锅,开始熬杏仁。杏仁汤在返回铁锅的路程中,特有的浓香气味会随着水汽慢慢升腾,这个过程就叫做扬。这道工序也是给杏仁去苦的过程,循环往复七次后再熬开,汤如果不苦了就代表去毒了。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36)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37)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38)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39)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40)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41)

在这个黄金周里,来壶口瀑布旅游的人,又要创下新高了;吉县的苹果60%都销往国内一线城市,另外40%销往国外。张大爷的生意也会越来越好;这些最能代表吉县的名片,都像老酒一样越陈越醇。黄河边的人们一日三餐,还是那碗臊子面,还是那道白丸子。我们似乎很难感觉到生活的变化,就像感觉不到黄河在流淌一样,但这些变化也在以它们的方式默默酝酿着。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42)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43)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44)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45)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46)

如果您爱生活、爱美食,那就一定收看我们的节目

《食遍山西》播出时间:

首播时间:每天下午18:05

重播时间:次日上午 8:10

关注节目微信公众账号,还可以获得专属优惠。同时,我们还有美食热线0351-8302139/18535176628.随时可以与我们一起互动交流美食心得和美食体验哦 !

寻味山西霍州(寻味黄河边吉县)(47)

食遍山西|您的美食地图

微信ID:sbsx001长按二维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