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力气没少花但是学完就忘记,有的人却能倒背如流,记忆清晰?
为什么有的人不断分心什么事都没做好,有的人却能样样任务都高效完成?
为什么有人感觉到学习痛苦枯燥,有的人乐在其中,学到停不下来?
不是因为我们懒和不够聪明而是我们没有正确运用自己的大脑。
在陈立翰先生在《学习力脑科学》分享到:想要获得高质量的学习效果,我们必须学会将大量的信息在自己的头脑中重新系统地组织起来,并且与自己独特的学习过程甚至亲身经历结合。
这也是从简单记忆到理解,再到最终进行创造性运用的基础。
陈立翰老师是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脑与认知科学系副系主任,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
研究方向为多感官知觉、注意、认知神经科学和教育脑科学。曾承担好未来脑科学实验室多感官学习以及精锐集团青少年学习力等多个项目研究。目前承担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课题研究。
在《学习力脑科学》书中,作者陈立翰老师讲到要想打破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悖论摆脱低质无效学习,就必须有高效认知 积极情绪 最佳环境=从而获得高效学习法。
在获得高效学习法的过程中,积极的情绪及最佳的环境还是比较容易达到。最难的是获得高效的认知。
当然,《学习力脑科学》书本中也分享了如何获得高效认知。
在了解高效认知的前提,需要了解注意力,它是有效学习的先决条件。如果说大脑的活动像汪洋大海一样波澜起伏,那么注意力扮演的角色就像船只的“舵”,定准航行的方向。对于学习来说,注意力是我们有效汲取知识和信息的“窗口”,是高质量学习所必须要的最重要的先决条件。
通过锁定精准信息有选择的获取注意力的知识,或者在有限时空范围内最大限度获取信息分配注意力等提取需要的知识,从而达到高效注意力。
在有高效注意力之后,运用记忆力构建个人知识图谱。我们学习的本质是运用。对于我们的日常学习来说,记忆分为不同的序列加工阶段,从编码、复述、巩固到提取。
如果我们不能接受到各类信息在大脑中进行有效重组,形成有个人意义的知识网络,构建个人的知识图谱,即使阅读再多的书,浏览再多的资料,也是一种低效的学习。
通过巧用联觉记忆、合并同类项不易拆散的记忆组块等从而更好的形成我们的知识图谱。不仅在学习后可以更好的对知识进行重新组织,也容易对自己的知识网络巩固记忆。
那所谓的元认知中的“元”是对知识的认识。既元认知是“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识活动”。
因此,一方面,元认知是一种知识实体,它包含关于静态的认知能力、动态的认知活动等认识。
另一方面,元认知也是一种过程,既对于当前认知活动的意识过程、调节过程,知道在当前的或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点自己能否胜任学习,了解自己是否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通过自我监控学习过程,知识迁移与思维升级、自主规划和管理学习等学习方法来高效的认识元认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并不是一就而蹴的,想要获得高效的学习,就必须掌握高效学习法。
作者陈立翰先生《学习力脑科学》中,站在未来时代的视角,从脑科学的角度,告诉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知识,调动情绪助力,营造学习环境帮我们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