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②,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道德经全文第三十四章?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道德经全文第三十四章(道德经注释十三)

道德经全文第三十四章

【原文】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②

【注释】

①宠辱:都用如动词,指受到宠辱。

②贵:看重。

【译文】

受宠惊喜而受辱惊恐,这是把大灾难看得像生命一样重要。

【原文】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①,得之若惊②,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③。

【注释】

①宠为上,辱为下:把受宠视为高尚,把受辱视为卑下。

②之:代指宠辱。

是:代指上述情况。

【译文】

什么叫做受到宠辱好像受到惊吓呢?(因为人们)把受宠看得很高尚,把受辱看得很卑下。所以得到这些好像受到惊吓,失去这些也好像受到惊吓,这就叫宠辱若惊。

【原文】

何谓贵大患若身①?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②,及吾无身③,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④,若可寄天下⑤;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注释】

①何谓:何为,为什么。

②有身:即有我、有私,看重自己的意思。

③及吾无身:如果我无私。“及”与“若古代通用。

④贵以身为天下:情愿把自己全部身受入治理天下的人。贵,看重,引申为愿意。

⑤若可:才可。若,乃,才。

【译文】

为什么会把(宠辱若惊)这些大灾难看得如同生命一样重要呢?我们有这些大灾难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太看重自身了,如果我们达到了无私的境界,还会有什么大灾难呢?所以只有那些把自己全部身心投入治理天下的人可以把天下交给他。

【赏析】

在这一章中,老子主要阐述了两个,一是“宠辱若惊”,二是“贵大身”。人是情感的动物,当受宠的候,内心自然是喜悦的;同样,当受人的冷眼、辱骂、轻视时,自然也会出不安、生气、甚至惊恐。人类自的弱点决定了人无论是受宠还是受辱会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之月有担忧,是因为心里还存有自身的益,如果没有自身的存在,不为那些外之物所牵绊的话,那我们还有什么呢?一切都是因为对生命、肉体昔,人们不得不每天都因拼搏而变得碌碌,甚至是勾心斗角。生活让人如此的疲惫,因此老子提也所追求的人生精神,借以解脱那些宠辱”所困的人们。但是他没有明说,而是用“可担大任者”与“不能担大任者”的对比来说明人们应该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将自身融于天下之中,忘却自己的利益,将天下之任作为自身的追求予以守护,忘却自身的寿、名、货、利,以天下苍天的幸福为己任,为万民所托命才是我们该有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