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2月《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正式公布,哪些院校可能进入第三轮“双一流”成为众人极其关注的话题之一,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下一轮双一流谁更可能进?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下一轮双一流谁更可能进(获官方支持下一轮)

下一轮双一流谁更可能进

随着今年2月《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正式公布,哪些院校可能进入第三轮“双一流”成为众人极其关注的话题之一。

当前很多省份已明确提出方案,支持各自省内的高校冲击新一轮“双一流”。对此我们整理了4个直辖市、22个省以及5个自治区的“十四五”规划相关文件,发现昆明理工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深圳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中北大学等被直接点名,获得官方鼎力支持。

那么,冲击新一轮“双一流”,这些高校已开展了哪些工作?

决心——明确冲击“双一流”

高校“十四五”规划,通常都会明确其未来5年的办学目标任务和前进方向。在这些高校对外公示的“十四五”规划文件中,确实也看到他们明确冲击新一轮“双一流”的决心。

《昆明理工大学“十四五”发展总体规划》提出:到2025年,学校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至少1个学科在新一轮“双一流”动态调整时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综合排名跻身全国前50位。

《西南政法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在其“十四五”发展目标中明确,“到2025年,力争法学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双一流’建设成效突出,初步建成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表示,“十四五”时期是学校创建“双一流”的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创建,实现学校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的有机统一。

《山东师范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写道,坚持做优做强,建设一流学科。1~2个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2~3个学科进入全国学科评估A类行列。重点建设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进入全国学科评估A类学科行列。

行动——发力学科建设,努力升级

教育部今年公布的2022年工作要点,其中明确要逐步淡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身份色彩,探索分类特色发展模式。在2月14日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作为“淡化身份”的一个具体举措,本轮建设名单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对于学校发展来说,学科建设将会越来越重要。发力现有优势学科,未来更上一层楼,这些获得官方鼎力支持的高校,明确表示会采取以下行动: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表明,重点支持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深入实施《学科建设指导意见(2019—2025年)》,强化内涵质量提升,聚焦高峰学科,支持优势特色学科,打造新型交叉学科。到2025年,实现国家一流学科立项建设,2个以上学科进入全国学科评估A类、15个左右学科进入B类,ESI世界排名前1%学科达6个以上。

9月17日,山东师范大学召开高水平学科建设方案审核论证会。论证会上,副校长张茂聪表示,学科建设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逐步建成结构更加优化、竞争力更加凸显、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支撑度高的学科体系,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全面推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

昆明理工大学

通过《昆明理工大学“十四五”发展总体规划》可知,该校将优化学科建设机制,夯实一流学科创建基础。具体举措包括全力推进一流学科创建,分层分类推进学科发展,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学科建设机制。对此制定了多个计划:“一流学科创建”计划、“学科交叉融合”计划、“分类推进学科建设”计划、“升A提质行动计划”、“学科团队平台建设”计划、“学位点动态调整”计划。

6月20日,昆明理工大学召开学科建设工作会。校长王华强调,聚力突破一流学科、分层推进特色学科建设、扎实提高博士授权点的比例,未来10~15年学科结构和整体水平达到一流大学水平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推动学科分类发展,增强新时代学科建设攻坚力。其中具体举措包括做精优势学科,实施法学一流学科攻坚工程;实施“双一流”高质量发展行动和支持计划。扎实推进《西南政法大学“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体系一体化实施方案》,克服“五唯”顽瘴痼疾,引导学科争创世界一流。

中北大学

据《山西日报》今年5月报道,中北大学计划分“三步走”完成“双一流”建设目标。第一步就是用近两年时间,力争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在第五轮全国学科评估中进入前10%,成为A类学科,同时力争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进入全国领先行列。

据悉去年11月29日,中北大学省部共建动态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奠基动工,这是该校首个“国字号”实验室,项目总投资约1.8亿元。该实验室的奠基动工,将为中北大学创建“双一流”大学、仪器学科冲击世界一流学科,提供重要依托和支撑力量。

深圳大学

4月26日,深圳大学本学期首场校长午餐会举行,进入“双一流”,将深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一直是校长午餐会上的热门话题。

校长毛军发表示,作为深圳学科布局最全的高校,在学科建设上,高原的宽度很宽,但在“异军突起”的高峰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下一步,学校会在继续加固加厚高原学科的前提下,着力建设若干高峰学科。根据学校学科目前的发展现状,“有心栽花”选择一批优势学科进行扶持,“无心栽柳”关注发现脱颖而出的学科及时扶持,做好学科布局,冲击双一流。

“双一流”建设任重而道远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序幕已经拉开,如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实现跨越式发展,是高校发展建设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到,探索一流大学建设之路,高校需增强服务重大战略需求能力、优化学科布局、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深化国际合作交流……;打造一流学科高峰,高校需明确学科建设内涵、突出学科优势与特色、拓展学科育人功能、打造高水平学科团队和梯队、增强学科创新能力……

但高校情况各有不同,还需根据自身实际,合理制定建设方案,科学选择建设路径。

另外,正如同济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端鸿所说,“双一流”建设最终是要让中国在顶尖人才和顶尖创新成果方面拥有世界比较优势,成为支撑国家发展的核心力量。立项建设重在鼓励、支持和引导建设,不是选拔,更不等于已经建成。

主要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网站、各高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相关文件、各高校网站

[2] 淡化“双一流”身份,意味着什么?人民资讯,2022-02-15.

[3] 投资1.8亿元 助力创建“双一流”大学——中北大学首个“国字号”实验室奠基动工.太原晚报,2021-1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