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

姥姥?

与姥姥相处的小事(外婆和姥姥)(1)

与姥姥相处的小事(外婆和姥姥)(2)

近日,有网友称,上海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打碗碗花》,原文中的“外婆”全部改成了“姥姥”。为何要改动?有网友找出去年上海市教委的答复:“姥姥”是普通话语词汇,“外婆”属方言。有网友表示:那应该统一为“外祖母”吧?修改原作者文章,经过同意了吗?

与姥姥相处的小事(外婆和姥姥)(3)

一夜之间,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外婆”就变成了“姥姥”,这一改动被网络曝光以后,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关注,很多网友想不通,也不理解相关部门为什么要做这种改动。很快就有网友找出了去年上海市教委对这一问题的公开答复,大体意思就是“姥姥”是普通话语词汇,“外婆”则属方言。言外之意,在教材中更适合使用作为普通话的“姥姥”,而不适宜使用作为方言的“外婆”。

于是,在当地教育部门的主导之下,“姥姥”和“外婆”这本来指的是同一个人的词汇,就变得有你无我,势不两立起来,听来确实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还隐隐透着一丝荒唐。“外婆”到底是不是方言,这是语言学家的工作,普通网友并不关心,网友们关心的是,即便“姥姥”是普通话,“外婆”是方言,难道方言就不能进入小学语文教材了吗?难道就不应该尊重课文中作者自己的地域习惯,不该尊重作者在文中所描述的地域特色吗?换句话说,作者在课文中所记叙的故事发生地,就是把“姥姥”叫做“外婆”的,现在人为给改过来,难免会显得生硬刻意,“水土不服”。

与姥姥相处的小事(外婆和姥姥)(4)

上海市教委就这一问题进行的公开答复中也声称,希望借助这样的改动,引导学生了解祖国语言的多样性,进一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那么把“外婆”改为“姥姥”,和上述目的之间就成了一种南辕北辙,互相矛盾了。而要实现引导学生了解祖国语言多样性的目的,完全可以通过在文章后进行注释的方式,让学生们知道有些地方是把“外婆”称为“姥姥”的,而不是强行要求“外婆”给“姥姥”让位。

对这种改动,网友们纷纷发表看法,有些观点虽然显得无厘头,但是却不无道理。比如有网友说难道以后著名的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要改成“姥姥的澎湖湾”了?那样歌曲还会有原来的韵味吗?还有网友表示,“姥姥”和“外婆”既然都是指“外祖母”,那是不是课文中应该改成“外祖母”才更加合适呢?由此可见,这么一改,反而引出这么多的问题,这么多的质疑,这么多的困扰,那为什么一定要改呢?

实际上,现在很多地方越来越重视对中小学生的乡土文化教育,纷纷编写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教材,而方言俚语,正是乡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打开一个地方传统文化密码的一把钥匙。所以我们确实要推广普通话,但是在这过程中,并不是要“屏蔽”方言俚语,两者是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的,就像“姥姥”和“外婆”,也是完全可以和谐共存,而不用非得势不两立。

作者 _ 苑广阔

本期编辑 _ 田萌

与姥姥相处的小事(外婆和姥姥)(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