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见义勇为永远与风险相伴,然而,正是舍己救人的人间大爱,唱响了一曲曲见义勇为的赞歌,成就了见义勇为者的崇高与伟大。

王金木今年72岁,家住嘉兴港区乍浦镇南大街社区,7月底,台风“烟花”肆虐,他在小区巡逻时意外遇见火灾,果敢的老人随即上演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救援。冒着滚滚浓烟,他两度冲进火场,先后救出两名年幼的孩子,在当地传为佳话。

奋不顾身两度冲进火场救人

台风“烟花”给城市带来了狂风暴雨的洗礼,在全员抗台的时刻,七旬老人王金木也想着为大伙做点什么。

7月24日上午,他穿好雨衣和雨鞋出门了,想到小区里看看有没有被台风刮倒的树木影响行人通行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突然,他闻到了一股刺鼻的烟味,他下意识地察觉到情况不妙。

他循着烟味不断地加快着脚步,远远地听到“着火了,着火了”的喊叫声。王金木索性一路小跑起来,他越来越接近火源。

“我看到这间房子里面浓烟滚滚,听旁边的邻居说屋里有孩子,我一下子急了。”王金木顾不得戴上口罩,一面让身边的人拨打119,一面准备进屋实施救援。

门锁将大门紧紧地锁上,沉着冷静的王金木找来一条长凳,在另一位好心人的帮助下,合力将门打开了。“门才打开一条缝,火就窜出来了,我啥都没想,就想快点找到那两个小孩。”王金木被浓烟熏得够呛,眼前的大火也让他看不清屋里的状况。

王金木尽量降低身体的重心,靠两只手摸索着前进,大概五分钟后,他顺利地找到了孩子,“当时孩子衣服和裤子都没穿,我赶紧一把把他抱起来,快速冲向屋外。”王金木听旁边的邻居说,这户租客总共生了3个小孩,救了一个,一个去亲戚家了,屋里应该还有个孩子。

王金木二话不说再一次冲进火场。

过了几分钟,王金木在火场里找到了另一个孩子,“一开始我还听到哭声,后来哭声都没有了,我就更加着急了,幸好救出来了,人没事。”满脸被熏得漆黑的老人气喘吁吁。

见义勇为救人英雄最后结果(见义勇为救孩童)(1)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把两个孩子交给邻居后,王金木又和几个年轻人一起拿着灭火器、接好水的水桶和脸盆扑灭了屋内的火。好事做到底,王金木通过辖区派出所联系到了两个小孩的母亲。围观的邻居都对见义勇为的王金木竖起大拇指,他却连连摆手,留下憨憨的笑容消失在人群中了。

事后,被救的3岁男孩和7岁女孩的父亲,通过社区向好人王金木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一辈子朴实无华,见义勇为是习惯

在危险面前,时间就是生命,王金木是乍浦镇南大街社区第一党支部的党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先进性。

1969年,王金木到浙江舟山当兵,他是一名前沿炮兵,也是一名班长。7年部队生活,他表现优异,还获得了两次嘉奖。年过七旬,王金木的良好身体素质得益于在部队里打下的坚实基础。1973年,王金木在部队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王金木做过许多好事,被问及做的第一件见义勇为的事情,他的记忆被拉回到了30年前。

“我在去供销社的路上,看到一个老头子摔倒在地,表情非常痛苦,我就停下自行车,过去把他扶起来,搀扶到路边休息。”王金木说,他回到单位把事情跟同事一说,别人都提醒他,以后做好事之前要多想想,万一被人讹上了呢。

“我不怕好心办坏事,我也始终相信这个世上好人比坏人多。”王金木说,好事是应该做的,他的父母从小就是这样教导他的。

2015年,王金木的爱人中风,之后心脏也不太好,目前生活不能自理,他24小时陪伴左右。“如果社区、党组织需要我去做点事情,我义不容辞,让女儿过来替个班,我就去了。”王金木的话语朴实而温暖。

在采访的最后,朴实的老人还反复向记者强调:“不要报道,其他人遇到这样的事情也会这么做的。”

发现身边好人,积聚向善力量。每个人都是一点微光,而每一点微光聚拢,就能照亮整个世界。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