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一颗敬仰之心,走进国防大学。

国防大学座落在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隶属中央军委,为正大军区职单位。学校设研究生院,培养军事学、哲学、法学、经济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学校三面环山,一水前流,草木丰茂,环境清幽。学校具有光荣的历史传统,是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南京军事学院的传人。毛泽东同志曾题写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小平同志题写校名。

我们在毛主席题词前仰望,奢望感受伟大的灵魂和崇高境界,在英雄群像前肃立,追溯先烈的坚韧执着、英勇顽强,心存敬仰。从文天祥的《正气歌》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统一、富强,在神州大地上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毛泽东《七律 · 长征》词上的长征群雕,是一幅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的烈火硝烟;东北抗日联军群雕,是一幅白山黑水、天马行空的英雄孤胆......

傍晚时分,下班后的校园内更显静谧,天空不时飘落小雨,落在脸上、身上;起伏的地形上,草坪绿茵如毡,细腻绒绒,煞是醉人。道路旁的冬青树,像整齐的队列伸向远处。置身在这宁静的环境里,心中长久保持着崇敬,感受着心灵的宁静。有一种走进历史的感觉,这是无数中华儿女、民族精英、民族脊梁梦魂牵绕的精神家园,这是中华民族反抗压迫、反抗剥削,人民武装力量的最高学术殿堂。脚踏在校园的地面上,隐约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脉搏、感受到苦难民族千年来凝聚待发的磅礴力量。

中国,终于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贫穷走向富强、走向伟大复兴。

戴旭,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海洋安全与合作研究院院长,空军大校军衔。在国防大学招待所,近距离聆听军队改革新理论,受益匪浅。与戴旭教授缘起5月份的丹东讲座,在中朝边境的“一步跨”和“中超友谊桥”头,都留下了难忘的回忆。此次在京重聚,分外亲切。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1)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2)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3)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4)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5)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6)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7)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8)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9)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10)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11)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12)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13)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14)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15)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16)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17)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18)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19)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20)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21)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22)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23)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24)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25)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26)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27)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28)

国防大学实验班(走进国防大学)(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