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是否见过这样的孩子——

身体不协调,走路容易跌倒或撞到桌椅;

体育运动能力差,不会骑车、跳绳、拍球等;

方向感很差,经常迷路或者迷失方向;

四肢灵活度低,写字容易划破纸张、容易弄坏玩具;

学习能力差,常有阅读、听写和书写障碍,思维迟钝,记忆不良。

这些孩子普遍存在同一类问题,那就是本体觉发展不良。本体觉作为我们大脑的“身体地图”,让我们随时随地掌握身体任何部位的动静、快慢等信息,以及我们当下处于哪种姿势和状态。

一旦本体觉发育不成熟,那么儿童对身体的协调运用能力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在感觉统合训练中,本体觉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而想要训练本体觉呢,方法也很简单,生活中这些好玩的小游戏,都能起到促进本体觉发展的作用,快来看看孩子玩过哪一个?

本体感觉游戏训练方法(藏在生活中的本体觉训练游戏)(1)

图源网络 侵删

捉迷藏

本体觉的功能中,有一项叫做身体概念。

什么是“身体概念”呢?简单来说,我们不用眼睛看就可以轻松地知道我的手现在放在什么位置,并且还能够能运用四肢,去根据环境信息做出适切性行为。比如,不用眼睛看,我们可以下楼梯,还可以轻松地踩到离合与刹车。

身体概念建立起来,儿童就能够更加熟练且高效地运用自己的肢体,不会出现因写字力度过大而划破纸张等问题。同样的,良好的身体概念还能够帮助孩子判断身体各部位和环境中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免自己磕碰受伤。

而小时候我们时常玩的“捉迷藏”游戏,对于刺激孩子建立身体概念十分有帮助。只有对自己的身体各部位有明确的认知,孩子才能在玩耍中准确地将所有身体隐藏起来。一些身体形象概念不好的孩子,在玩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将手脚露在外面而不自知的情况。

本体感觉游戏训练方法(藏在生活中的本体觉训练游戏)(2)

图源网络 侵删

跳房子

玩过跳房子的家长都知道,不同的格子需要身体用不同的姿势跳进去才算胜利。这个游戏,对于儿童动作企划能力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要求儿童必须有良好的身体概念,即大脑对身体各个部位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随后,经过大脑对身体各部位的综合考量后,完成理解游戏—动作计划—身体执行等一连串的动作。

类似的,像踢毽子、一二三木头人等游戏,都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但动作企划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一是要在身体概念发展良好的基础上;二是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来支撑。如果儿童在生活中每次遇到新的挑战都有父母家人帮助解决,那么动作企划的能力发展也会十分受限。

本体感觉游戏训练方法(藏在生活中的本体觉训练游戏)(3)

图源网络 侵删

跳绳

身体跳起来,手臂甩动绳子,轻松跳过绳子而不被绊倒。跳绳这个游戏看似简单,却需要整个身体的协调能力都达到才能够完成。

在玩这项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帮助本体觉感知肌肉张力,调节四肢活动的力度,控制关节的位置、活动方向和速度。同时,身体上下进行的线性运动,也是非常好的前庭觉刺激活动。

本体觉和前庭觉发展良好的孩子,能够更好地控制站姿和坐姿,并且通过良好的身体知觉实现双手动作的稳定。

本体感觉游戏训练方法(藏在生活中的本体觉训练游戏)(4)

图源网络 侵删

实际上,本体觉的形成和发展从婴儿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婴儿期的翻身、滚动、爬行;幼儿期的拍球、玩滑梯;儿童时期的打羽毛球、游泳等等,其实都是在进行本体觉的训练。

所以,关于本体觉的训练,我们也可以总结为以下这四点:

1、以力量感受和使用量为主:也就是我们讲的力气活,多让儿童参加体力劳动或者体力活动;

2、身体运用训练:口部运用、站立行走、跳越、穿越、爬行等;

3、静止的训练:如牵拉、挤压、推、负重、阻力训练;

4、动态的训练:如跑跳、蹦、穿越、攀爬。

本体觉是儿童胆量和自信心的根,如果发育不成熟,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将遇到更多的挫折,自信心也会备受打击。一旦形成恶性循环,儿童各项能力学习都会受到阻碍,对学习成绩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家长要学会控制对孩子的保护欲,让孩子亲自动手实践,从最简单的吃饭穿衣,再到独立洗衣服、做家务,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让孩子放心大胆地去尝试,允许孩子试错。只有在错误中,孩子才能摸索出正确的经验和道路,并运用到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

关注【老岳讲感统】【明途父母学堂】公众号,了解更多感觉统合知识和科学的育儿技巧,帮你改善0-12岁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语言发育迟缓、胆小爱哭黏人等等感统失调问题!四个小方法,改善儿童发音不清、大舌头等语言问题!

重要!儿童前庭系统成长的6次机会,两岁前父母必须要重视

五种错误育儿习惯,让宝宝不再说话!99%家庭还在做,抓紧停下!

感统 | 儿童触觉敏感的十种常见表现及改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