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牌楼到底有啥历史,又有啥讲究? 全国各地都有好多牌楼,请问这些牌楼是啥时候建的,又有啥讲究呢?

古代牌楼都有什么(我们常说的牌楼到底有啥历史)(1)

说起这牌楼,故事就多了,相信大家都知道北京的西单,如今这里是各种游人集散地 潮人集散地,而西单这个名字就来源于这里曾经有座“单牌楼”,西边的一座单牌楼,故名“西单”。

那么,这牌楼到底是个啥呢?

“牌楼”还是“牌坊”呢?傻傻分不清

牌楼和牌坊起源于咱们的周朝,当时《诗经》里就记载:“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这个“衡门”,就是用两个木柱子加一根横梁构成(如下图):

古代牌楼都有什么(我们常说的牌楼到底有啥历史)(2)

史学家们一致认为这是现在所说“牌楼”的原型。

一般来说,牌坊是古代官方的称呼,而在民间,老百姓则俗称它为牌楼。它俩看似长得都差不多,其实是有区别的:

牌楼,突出“楼”,即有斗拱和屋顶(如下图1),而牌坊(如下图2),则没有屋顶。但因为它俩实在长的太像了,而且功能都差不多,建的地方也差不多,再加上古人们其实对于“楼”和“坊”没啥概念,所以也就统称为“牌楼”了。

古代牌楼都有什么(我们常说的牌楼到底有啥历史)(3)

古代牌楼都有什么(我们常说的牌楼到底有啥历史)(4)

牌楼是做什么用的呢?

其实牌楼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一个就是它最初的功能——小区“大门”。中国大约从唐朝起,城市特别是大型城市就开始实行里坊制了,即城内通过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划分成若干块方形居民区,这些居民区,唐代称为"坊",同时这些居民区都实行“封闭式”管理,为了方便管理,政府就在每个小区门口都设一“牌楼”作为这个小区的标志物,通俗点来说,这“牌楼”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小区大门,而以后的朝代基本沿袭这种做法。

古代牌楼都有什么(我们常说的牌楼到底有啥历史)(5)

第二个作用就是它充当了某些具有特殊意义的“象征物”。比如在宫殿、陵墓、园林、祠堂、衙署和街道路口等地方就一般会放置牌楼,这些牌楼有的是风水需要,有的是帝王们为了烘托主体建筑,还有的就是为了表彰这个地区的某个人,某件事,作为一个大大的“表扬信”,让街坊们都向他学习。比如功德牌坊、功名牌坊、贞洁牌坊等。

古代牌楼都有什么(我们常说的牌楼到底有啥历史)(6)

牌楼怎么叫呢?

最后小君教给大家一个正确叫出牌楼的方法,学会后你也可以在亲戚朋友面前装把文化人。

比如下面这个牌楼:

古代牌楼都有什么(我们常说的牌楼到底有啥历史)(7)

这是北京前门大街的牌楼,它的正式叫法是——“五间六柱五楼式”牌楼,为什么这么叫呢?

首先,两根柱子间的那个门洞,咱们称为“一间”。而柱子上的每个“小屋顶”咱称为“一楼”,再加上每根柱子,这三样东西加起来就是牌楼的“正确叫法”了。

古代牌楼都有什么(我们常说的牌楼到底有啥历史)(8)

再比如下面这个:

古代牌楼都有什么(我们常说的牌楼到底有啥历史)(9)

这是颐和园的“涵虚”“罨秀”牌楼。古时候这牌楼附近可是重兵把守的,因为过了这牌楼就是皇帝家自个儿的花园颐和园了,闲杂人等是禁止入内的。“涵虚”“罨秀”二字,即“无限美景都在颐和园的意思”,其实你也可以将这牌楼看作是颐和园小区的大门。那么,各位根据上面讲的方法来正确叫出这座牌楼的名称吧:

古代牌楼都有什么(我们常说的牌楼到底有啥历史)(10)

它有7个小屋顶,4根柱子,3个门洞,综合起来,就叫“三间四柱七楼式”牌楼。

牌楼,一种有柱的门形构筑物,一般较高大。中国传统建筑之一。

和牌坊很像,但是又有很明显的差别,牌坊没有“楼”的构造,也就是说牌坊没有斗拱和屋顶,而牌楼有屋顶。在古代时期它们都是我国用于表彰、纪念、装饰、标识和导向的一种建筑物。

牌楼最早见于周朝,最初用于旌表节孝的纪念物,后来在园林、寺观、宫苑、陵墓和街道均有建造。旧时牌楼主要有木、石、木石、砖木、琉璃几种,多设于要道口。

牌楼不只是起着一个点缀装饰的作用,其中蕴涵的文化内涵也很深刻。中国的古人立牌楼是一件极其隆重的事,每一座牌楼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而这些内涵和象征,主要是通过牌楼上雕刻彩绘的各种图案花纹,用隐喻手法表现出来的。例如看到哪个牌楼上刻有龙凤,那一定与皇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龙乃百兽之尊,是封建社会中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的象征;凤乃百鸟之首,封建社会中常用来作为高贵的皇后的象征。

牌楼集绘画、扁联文辞、雕刻和书法等多种艺术于一身,蕴涵古人的封建传统道德观念、封建礼教、社会生活理念和社会风俗,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要求、价值取向和文化尊严,具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另外,作为古建筑的牌楼,因建造时期不同,其艺术风格和精神文化内涵也存在差异。

近代因为长期以来老百姓对“坊”、“楼”的概念不清,所以到最后两者成为一个互通的称谓了。

据说北京是中国牌楼最多的城市。

牌楼的讲究从牌楼的群体布局上是有体现的,牌楼常采用轴线布局,一个牌楼中轴对称,两个牌楼排在轴线两侧左右对称,形成一个有序的空间,在大型建筑群中更加明显;儒家思想讲究“席不正不坐”,这个在牌楼上的体现为单体建筑严格对称;儒家思想对“礼”、“和”都有强调,以便于调和矛盾,在各个阶级之间争取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避免冲突,追求和谐之美,在牌楼上的体现为,整体上注意与周围环境和与建筑的相互协调,注意牌楼的整体的比例尺度,局部上也注意比例、尺度、还有建筑细部、装饰等。牌楼各部分之间既有变化,又有联系,以达到和而不同的目的。牌楼基本是被分为三层,上层正中嵌牌座,牌楼盖一歇上顶,左右各立一柱;中层中间横嵌横匾,匾的左右一般为浮雕或彩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