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秦帝国之崛起》正在热播中,小编是从第一部《大秦帝国之裂变》开始看的,因此对这部剧的印象非常好,尤其是这部剧的台词、建筑、服饰等,非常考究,当然瑕疵是难免的。

不过,小编真正感兴趣的,还是人物的胡子。剧中人物,如果仔细看,你会发现,比如赢虔、公叔痤等,他们的胡子是不一样的,尤其是侯勇版,他的胡子是向上翘的。

鲁迅最有名的手稿(胡子往上翘是秦汉唐时期的流行)(1)

秦孝公

首先要说明的是,不是脸上所有的毛发都叫胡子,古人对这一块分的很细,具体来说是这样的:

《说文解字·须部》: 髭,口上须也;髯,颊须也;须,面毛也。

意思就是,脸上的毛发都可以叫须,但是上嘴唇的叫髭,两颊上的叫髯。比如说关羽髯长二尺,就是两颊,耳朵下的这一块;张飞的燕颔虎须,那就是一脸都是毛。

垂胡袖

本文说的胡子,特指上嘴唇的毛发,即髭。其实,在汉唐时期,翘胡子(胡须尾巴往上翘)是一种流行,是一种时尚,甚至是一种正宗。

魏晋之前,人们信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不会刮胡子,从这之前的出土物中,遍观兵马俑,就能发现胡须的样式相当多:有山羊须,也有左右对称的八字须,有向上高高翘起的翘脚胡,也有下垂胡。

鲁迅最有名的手稿(胡子往上翘是秦汉唐时期的流行)(2)

兵马俑

从秦汉,一直到三国,翘脚胡都是人们所喜爱的,这一点,在一些非常考究的电视剧中,能很明显的看到。

鲁迅最有名的手稿(胡子往上翘是秦汉唐时期的流行)(3)

司马昭

到唐朝时,翘脚胡更为流行,2006年马跃主演的《贞观之治》,这部剧堪称最还原当时的神剧,里面的人物几乎都是翘脚胡。

鲁迅最有名的手稿(胡子往上翘是秦汉唐时期的流行)(4)

李世民

鲁迅最有名的手稿(胡子往上翘是秦汉唐时期的流行)(5)

翘脚胡

鲁迅最有名的手稿(胡子往上翘是秦汉唐时期的流行)(6)

翘脚胡

鲁迅在《说胡须》一文中指出:在汉代的石刻画像及北魏至唐的佛教造像中的信士像中,“男子的胡须多翘上”,很明显,从汉至唐,上翘的胡子乃是主流。

鲁迅最有名的手稿(胡子往上翘是秦汉唐时期的流行)(7)

嬴虔

而到了元朝以后,翘胡子甚至是一些汉人眼中的正宗胡子,鲁迅曾说过,往上翘的胡子是汉人传统胡式,往下的胡子是蒙元带进的。

鲁迅最有名的手稿(胡子往上翘是秦汉唐时期的流行)(8)

鲁迅

但是明清以后,翘胡子不再流行,甚至被误会成模仿日本人,往下的胡子反而被认为是“国粹”,鲁迅就特意留过翘胡子,结果被人当成日本人,他再三解释也没用。

如此看来,翘脚胡子也是我们丢了的国粹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