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土壤是pH值小于7的土壤总称,PH越低,酸度越大。包括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和燥红土等土类。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着各种红色或黄色的酸性土壤,比如江苏南部、山东东部、浙江西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广西、贵州、四川和福建。

[图片]

酸性土壤成因:1、 雨水中的碳酸;2、微生物和植物根部代谢产物;3、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4、硫化亚铁氧化生成的硫酸;5、化肥分解。

中国南方气温高,雨量大,年降雨多在1500mm以上。这种高温多雨、湿热同季的特点,使土壤的风化和成土作用均甚强烈,生物物质的循环十分迅速。盐基高度不饱和,pH一般在4.5~6之间,同时铁铝氧化物有明显积聚,土壤酸瘦。

酸性大的土壤(南方酸性土壤调理)(1)

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有赖于良好的土壤环境。但在自然界中,植物生长的土壤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障碍因素,限制着植物生长。例如,世界陆地表面大面积盐碱土中有高浓度的盐分;酸性土壤中有高浓度的氢、铝、锰、铁等,氢毒害引起根腐病,锰毒害引起粗皮病和老叶黑死;淹水土壤中有过量的还原性物质和二价铁等;石灰性土壤中缺乏足够的有效磷、铁和锌等。这些具有植物生长障碍因素的土壤称为逆境土壤。逆境土壤分布的面积广泛,而且改良难度大,因此,已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所以南方土壤必须施用足量的生物有机肥或菌肥,同时一定要涂抹弘蕊氨基酸防治粗皮病。

在酸性土壤上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养分有效性低,而且所涉及的养分种类也比较多。例如酸性土壤普遍缺乏有效磷;很多土壤缺硅、钙、镁、钾;有些土壤还缺钼。这些养分的缺乏主要是由酸性土壤组成的特性及气候特点所决定的。

酸性大的土壤(南方酸性土壤调理)(2)

酸性土壤中铁、铝活性高,与磷形成难溶性的铁磷和铝磷,甚至有效性更低的闭蓄态磷,使土壤磷和施入土壤中的含磷元素肥绝大部分转化为固定态磷,致使绝大多数的酸性土壤都严重缺磷。“无磷不成花,有花果不实”,南方作物必须施用高磷。

由于酸性土壤风化比较彻底,黏土矿物又以1:1型的高岭石为主,因而阳离子交换量低,对阳离子的吸附能力弱。在湿润条件下,使土壤发生强烈淋溶作用,造成K ,Ca2 ,Mg 2 等矿质养分离子的大量淋失,其中一价离子K 尤为严重。这是我国南方酸性土壤地区严重缺钾的主要原因。所以,南方作物必须施用高钾。

酸性大的土壤(南方酸性土壤调理)(3)

由于强烈的淋溶作用,酸性土壤的钙镁含量普遍较低,其结果,一方面可使作物因缺乏钙、镁而限制其生长;另一方面又会因盐基离子的淋失而增加土壤的酸度,提高铝的溶解度,从而造成铝毒等次生不良影响。酸性土壤上很多作物常出现缺镁现象,森林死亡是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一大生态危机。据研究,植物缺钙缺镁是造成森林植物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南方土壤必须施用中量元素肥。

酸性土壤上的许多作物易出现缺钼。因为在低pH值土壤条件下,对植物有效的水溶性钼易于转化为溶解度很低的氧化态钼,使得钼的有效性大大降低。所以,南方土壤一定要施弘蕊氨基酸 高蛋白能获得较好的增产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