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误区知多少?

对于没有专业书法指导的大部分书友来说,学习书法的路上难免会有误区。误区即陷阱,走出误区越早越好。那么,那些深入人心的误区有哪些?

取法乎上

取法乎上,《兰亭集序》,世称“天下第一行书”,绝对够“上”了。可由于技法难度相当高,故它并不适合初学,而适合有相当书法水准的书友。

书法常识十大忌:书法误区知多少(1)

▲王羲之《兰亭集序》

初学书,取法不乎上又该如何?笔者意为初选自己能看懂、能理解、技法易学的帖为入主,如隶书《好太王》,《石门颂》,楷书《石门铭》等。

五指执笔

不会吧?写字教材上都写了,还会错?我们且不论五指执笔参对与错。你拿毛笔分别用三指和五指执笔法去试写几行小字。我相信你会有答案。

书法常识十大忌:书法误区知多少(2)

▲教育部三年级《书法练习指导》五指执笔说明

笔者初学书,即入田门,恶习之始也。五指紧握笔杆,腕常受缚,行笔不畅。后习小字始辨三指,五指执笔之别。终知三指可使腕活而五指易使腕涩,腕之僵涩行笔必然迟滞。

书法常识十大忌:书法误区知多少(3)

书法常识十大忌:书法误区知多少(4)

▲书法家林散之三指双钩执笔

专精一帖必有所成?

你有没想过专精一帖数年必有所成?可现实很残酷,你会陷入营养不良的陷阱之中,以成井底之蛙。王羲之令王献之“穷研篆籀”。唐张怀瓘《书断》云:欧阳询五体尽能;孙过庭《书谱》云:草不兼真,绍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孙虽草书传世却非专精于一体,能出此言诸体皆通自不言而喻。

自古至今五体皆通是书家的基本常态,无有一人只通一体而能传世。

书法常识十大忌:书法误区知多少(5)

▲赵孟頫六体千字文

练字就是勤学若练?

其一,初学者易于入此迷途,笔者以为:在准确书写的前提下去勤练是可取的。否则错误的重复无非是让错误更加严重,谈何进步?

其二,于今越来越多书家呼吁我们当代习书者加强字外功,如多读书,或加强书法以外其它娣妹艺术修养,如绘画 ,音乐等。唐张彦远《书法要录》:时右军亦学画于廙。杨维桢善诗,音乐。当今书法名家王庸先生也是书,画,印三者给合的代表人物。

书法学习过程是一种成长修行,不断学习古今人之长补自我之不足。以古人丰富的碑刻、墨迹为书法学习营养之源。在持续的学习与思考过程让你我趋向更好。

书法常识十大忌:书法误区知多少(6)

▲陆凤全临《出师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