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作为唯一一个横跨『中国大片20年』的导演,一直冲在中国电影的第一线,『从没当过中场,踢球只踢前锋』,以72岁高龄毅然出现在春节档。为什么他能在20年大片生涯中一直矗立在中国电影市场?我认为,第一,白羊座的张艺谋是永远的好奇心宝宝,很少重复自己,总想做点和以前不一样的东西。这从他的创作轨迹很难预测也能看出来(后附作品年表):早期的作品偏文艺向,穿插着商业类型片的探索。进入大片时代后,从大红大紫、色彩斑斓,甚至是很乡土,到《影》突然之间就变到了黑白,后面的《悬崖之上》《狙击手》《满江红》又各不一样。这期间也拍一些艺术类的电影,《千里走单骑》《山楂树之恋》《归来》《一秒钟》。当然还有他的两次奥运会开闭幕式。张艺谋好像特别善于从原来的那个他跳出去,突然变成另一个你都不认识的一个人。这也是他的魅力所在。你永远不知道张艺谋下一步会怎么样,就会对他下一部电影产生期待,『哎~他这次又玩什么呀』。所谓『老谋子』,就是深谋远虑,你猜不透他。第二,张艺谋的审美和中国人的审美是很契合的,大众老百姓对他是非常熟悉的。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其他的导演,但是一定知道张艺谋。他绝对是咱们中国乃至世界最有名气的导演之一。张艺谋就是那种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去挖掘新鲜的角度、影像、视野的导演。他好像永远不会老,永远有一颗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从这一点来讲,我感觉他能像东木老爷子(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一样拍到90多岁。在中戏剧作教师、编剧小倪老斯看来,张艺谋是为中国电影能挺身而出的那个人。她年轻时候看到一份电影报纸上张艺谋拿着金熊奖的照片,才知道中国电影有这样一个人。在每一个时代张艺谋都没有落下,他可能都是站在最前面挺身而出的那个人。从80年代中期的得奖,到90年代《活着》,再到最早对中国电影商业化进行探索,以及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形成的第一人,我们也是从《英雄》才开始有排队买国片的习惯。这让我不禁想起,《英雄》上映时我还在做记者,当时中国电影市场是非常难的,我采访到一个影院经理,他特别激动地跟我说:我们应该给张艺谋立个碑!如果不是因为《英雄》大卖了,我们电影院全关门了!2023年,中国电影院站在行业复苏的门口,张艺谋又一次出现了,带着《满江红》再一次挺身而出!

张艺谋拍的大场面电影为何尴尬(我们应该给张艺谋立个碑)(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