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十个节气。有些人认为夏至,就和冬至后进入“数九寒天”一样,它就代表了天开始热的意思。其实严格的说这是不同的,与数九寒天相对应的是“三伏天”,所谓“冷有三九,热有三伏”。但是在民间,与进入寒天天气的数九歌一样,这里也有个“夏九九歌”,录于下图,看看你会背吗?

夏至节气含义(夏至节气的含义)(1)

夏至九九歌

这首《夏至九九歌》是在湖北省老河口市的一座禹王庙里大梁上发现的,从这首九九歌里,我们可以大致和冬至九九歌作一个对比。这首夏九九歌,多是从个人对热的感受上出发;而冬九九歌有对自然现象(如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以及指导农夫生产生活的(如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而里面又涉及到罗纱、羽扇等生活物品,显然这就不是农人创作出的“民谣”,就凭这一点,此九九歌未流行,实赖局限性。

夏至节气含义(夏至节气的含义)(2)

炎热夏季街拍·网络供图

而对于“三伏天”相关的文化,我们到时再说。熟悉二十四节气的人都知道,这里分为12个节和12个中气。这个问题或许有点绕,但为了说明夏至是什么含义,还是需要简单讲清楚:一年12个月,一个月平均分两个节气(一节一气),而12个中气分属在那个月,这个月就是几月(这里还涉及到“闰月”问题,但也和中气有关,即“有节无气之月”就是闰月)。现把季月节气对应图录于下:

夏至节气含义(夏至节气的含义)(3)

季月节气表

从上图表中可以知道,夏至是属于定月份的“中气”,而不是代表“炎热的夏天到了”,季节关系。既然是属于“中气”,那么就和传统文化里讲究的自然阴阳之气有关了。所谓“冬至一阳生”,那么这个夏至,其实也正是代表在这个节气里阴气开始从地表上升。我们之所以感觉到更闷热,也正和这个有关,还有江淮一带的梅雨节气潮热都与此有关系。

夏至节气含义(夏至节气的含义)(4)

夏至蝉鸣

夏至节气,阴气从地表上升,于此同时呢,夏至节气是一年中太阳光照时间最长的时期。夏至当天白日时间最长,因为夏至所在的月份代表五月,那么民间就有了“天长,长不过五月”的说法。太阳照射时间长就会使地表以上的温度很高,自然人们就会感觉到太阳的毒辣;而同时地表以下的阴气正在聚集上升,地表下的阳气就要往地表上排,这样一来使生活在土地上的人们遭受了热气上下夹攻,岂能不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