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孙燕 通讯员 李翼

这两天,常在杭州上塘河、余杭塘河沿线散步的居民可能已经注意到了,部分绿道已用施工围挡封闭了起来,几个进出口也设置了施工告知书与风险告示牌。

原来,亚运前将完成上塘河(西联桥至沈塘湾桥)以及余杭塘河(浙大紫金港校区周边)的绿道提升改造。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现已基本完成,施工也将陆续进场。

此次提升改造中有哪些内容和设计亮点呢?

在前期的设计阶段中,设计单位进行了充分调研,吸收和采纳了周边居民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目前绿道总体基本贯通,但由于建成时间比较久远,存在宽度不足、休息服务设施不够充分、部分区域照明比较昏暗、部分路段雨天积水、电瓶车占用慢行道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在项目中将采用步行 慢跑综合道的形式,提升改造慢行道,此次提升重点也包括完善慢行道与周边市政桥梁、道路、公交地铁、体育场馆、公园景点的交通衔接。

通过在可通行机动车的路口增加自动升降车挡、在其他主要慢行道入口增设智能识别的喊话系统,阻止电瓶车进入慢行道,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杭州绿道改造(杭州上塘河和余杭塘河绿道提升怎么改)(1)

因地制宜,梳理老化灌木,增花增色,营造契合滨水绿地的特色植物景观。

通过改造管理用房,增加驿站服务设施,驿站内通过展陈、多媒体等形式展示上塘河的文化。

杭州绿道改造(杭州上塘河和余杭塘河绿道提升怎么改)(2)

此外,上塘河与余杭塘河都是杭州主要河道之一,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承载了沿河居民数代人的记忆。

上塘河是杭州历史上第一条人工河,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水上黄金旅游线之一。

余杭塘河是京杭大运河的支流,连接西溪湿地、和睦水乡,是杭州市生态绿化廊道。

因此,在设计中,两条绿道结合自身特点,分别以“千年上塘,古景新绘”与“生态共享,乐活‘官塘’”为定位,采用“通脉、营景、文心、赋活”的设计策略,通过挖掘历史人文和特色风貌,打造上塘河“文晖樱语、滨水乐动、古松老桥、胜利水漾、江墅记忆、昔日凝辉、姚坝真趣、梅雪暗香”八景与余杭塘河“花溪讯迹、荷塘听蛙、芳草云影、沐光草坪、三官夕照、悠享水岸、小河寻梦、长纤足迹”八景,让居民在沿河游步中能感受到别样的滨水体验。

杭州绿道改造(杭州上塘河和余杭塘河绿道提升怎么改)(3)

为减小对周边居民出行的影响,本次施工将分段实施,要出行的居民得规划好路线,提前绕行。

在施工过程中,相应的区域封闭段范围与封闭时间也会通过施工告知书的形式设置在绿道出入口,也请关注。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