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后便夺得超女总冠军、开经纪公司则被视作蔡徐坤华晨宇“伯乐”、商业版图还拥有9家企业间接持股48家企业……在不少人眼中,歌手尚雯婕可谓演艺、商业双丰,然而这两天,她却因为公司和钱的问题,陷入了一系列麻烦之中。

  尚雯婕被限制消费

  公司回应“支付完毕”却被“打脸”

  3月12日,尚雯婕被北京市东城区法院下达限制消费令,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北京黑方金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因未按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被北京千店科技有限公司申请限制消费。

歌手尚雯婕的个人简历(歌手尚雯婕被限制高消费)(1)

  图据企查查

  具体来说,就是黑金经纪被法院判了240万的欠款要求及时还回去,然而公司却没及时还钱并被法院强制执行2次,于是乎就有了这条限制消费令。

  消息曝出后,#尚雯婕被限制高消费#也很快成为热搜话题。

歌手尚雯婕的个人简历(歌手尚雯婕被限制高消费)(2)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限消令上白纸黑字写着黑金经纪及其法人尚雯婕,不过公司官方微博@黑金经纪BGTalent 依旧于3月15日发表声明辩解称:“法院所限制对象是北京黑金,与尚雯婕个人及其演艺活动无关,尚雯婕个人工作、生活及消费均不受此限制。”

歌手尚雯婕的个人简历(歌手尚雯婕被限制高消费)(3)

  图据微博

  声明还强调,这笔合同纠纷是“前任管理层”留下的烂摊子,北京黑金在诉讼案发之初便进行了封存了足额资金,且目前“全部相关款项均已支付完毕”。

  然而有消息显示,涉及此事的另一方北京千店科技有限公司,也在同一天发布声明回应,“打脸”黑金经纪“支付完毕”的说法,表示“截至声明前并未收到任何案件款项。”

歌手尚雯婕的个人简历(歌手尚雯婕被限制高消费)(4)

  图据微博

  双方各执一词,吃瓜网友们也是看得一脸迷茫。

歌手尚雯婕的个人简历(歌手尚雯婕被限制高消费)(5)

  企查查资料显示,黑金经纪BG Talent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领先的专注于打造优质年轻艺人的经纪公司。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音乐创作;租赁影视服装、影视道具、影视器材;企业形象策划、公共关系服务等。

  在不少网友看来,黑金经纪应该并不缺这200多万元才对,毕竟公司几年前,还曾因开价500万公开招聘副总,而成为了当时的热议话题。

  2018年,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尚雯婕的好友聂心远就曾在朋友圈发布招聘信息,招聘分管媒体宣传的公司副总,开出的待遇是“年薪300万到500万之间,未来还有股权激励。”

  另一边,同样被限制消费令提到的尚雯婕也不简单。

  企查查数据显示,她旗下一共拥有9家公司,担任了8家公司的法人,并在部分公司中担任了董事长、经理、执行董事等职务,同时直接参与投资了3家公司,间接持股企业达48家。

歌手尚雯婕的个人简历(歌手尚雯婕被限制高消费)(6)

  据企查查

  而有如此“战绩”的黑金经纪和尚雯婕,如今却因200多万欠款,成为部分人眼中的“老赖",着实有些不划算。

  股权冻结、被执行人、关店被罚…

  明星生意越来越不好做?

  不得不说,表面的光鲜之下,近些年明星们的生意都似乎越来越不好做,遇上问题的也不止尚雯婕一个,出事的理由更是千奇百怪。

  像是几个月前陷入舆论危机的郑爽(详情:广电封杀,郑爽凉凉…多部剧未播相关公司亏大了……),这两天也再度陷入了麻烦之中。企查查数据显示,郑爽于3月15日新增一条股权冻结信息,冻结股权标的企业为上海噶咕娱乐发展有限公司,郑爽为该公司唯一股东、实际控制人、最终受益人,被冻结股权共100万元人民币,冻结期限为1095天。

歌手尚雯婕的个人简历(歌手尚雯婕被限制高消费)(7)

  据企查查

  2020年11月,知名主持人孟非,也因为旗下的餐饮公司出事,而被法院判定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83356元。根据当时资料,孟非是该餐饮公司的创始人、执行董事,而该餐饮公司的另一创始人黄磊则于9月11日便从该公司退股,早就离开了两人一同创办的餐饮公司。

  更早以前,明星李亚鹏则曾因拖欠4000万元3年成为被执行人,在消息曝出前后李亚鹏接连执行了1000万发还给申请执行人,并在案扣押两套房屋,拍卖房款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才最终没有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或是限制高消费。

  除了经营公司外,选择开店的明星也多次被曝出各种问题。

  2020年6月、9月,上海市监局公布的一份食品安全抽检信息显示,薛之谦开的品牌火锅店中,热水杯、调料碗、筷子检出大肠菌群,多次被有关部门责令改正;7月,明星郑凯的火锅点则被曝装修风格“抄袭”四川成都某火锅,最终不得不公开道歉;韩寒的“很高兴遇见你”餐馆,则多次曝出拖欠员工薪酬、无证经营、顾客拉肚子等情况,被监管要求罚款、关店、停业整顿等。

  甚至不是自己的生意出事,都有可能牵连到明星本身。

  2020年年底,演员、歌手虞书欣就曾因为其母亲“被限制高消费”而一度登上热搜,随后虞书欣工作室回应称,是因为两家公司发生了经济合同纠纷,虞母所在的公司也是被骗了,针对这件事情,公司也早就已经采取了法律手段。

  有观点指出,由于存在流量光环的巨大加持,不少明星下海经商以后也一度顺风顺水,但由于档期不足精力不足等原因,多数明星也很难做到专注持续地进行监督管理,以至于公司、店面时间长了问题频出。

  说到底,即便转型涉足商业,明星的口碑依然需要经营,若光顾着流量变现而不注意品牌维护,最终受到反噬的,也依然会是明星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