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狗思维训练目标(学习不是一条直线)(1)

有一条曲线,叫遗忘曲线,是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的。

它讲的是,记忆的规律。

逻辑狗思维训练目标(学习不是一条直线)(2)

人们可以利用遗忘曲线,帮助记忆:

第一,遗忘先快后慢。

我们记忆的东西,刚开始遗忘非常快,你短短的20分钟以内可以遗忘41.8%,一天几乎遗忘掉80%,甚至可能把它全部都忘掉了。

但是如果时间再长一点,遗忘速度开始变慢。

如何把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呢?需要不断重复,不断创造新的遗忘曲线,多次复习。

第二,中间容易忘,开头结尾容易记。

假如你每天要记忆150个单词,能不能切分成每次只记忆20个?

番茄工作法将每25分钟作为一个记忆区间,25分钟休息一次。慢就是快。

第三,有意义、感兴趣、有框架的内容易记。

逻辑狗思维训练目标(学习不是一条直线)(3)

我们总结一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只有不断的重复才可以把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同时需要分段记忆,为的就是不断的创造一些前因和后因,还有,这些材料需要有意义、你感兴趣、或者有框架,都能帮助你记忆所学到的知识。

不复习的学习,基本上等同于重新开始学;不复习的学习,即使你学得再多,100小时也好,1000小时也罢,一样也是浪费。

我们甚至可以说,所谓复习,它就是学习的一部分

4月的第一个周,是UICA的首个“知识成果巩固日”。

成果需要展示,更需要巩固

在UICA,学习就像做项目。首先是项目准备,孩子们要计划出:

这个学习循环内会学到什么?

你的预期结果是怎样的?

你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支持?

紧接着是去执行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思考记录:

获得了什么新知;

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明天和下一个阶段的目标。

最重要的,去展示项目。每年的学期末,UICA都会进行它的学术成果展。通过外部世界的反馈,帮助学生们形成自我认知、自我反思和自我激励,习得成长型思维,建立属于自己的人生算法。

逻辑狗思维训练目标(学习不是一条直线)(4)

还有关键一项:复盘。学生和老师一起回顾所遇到的难点与挑战、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下一个学习周期如何提升等。

逻辑狗思维训练目标(学习不是一条直线)(5)

L2级一班的Carlos同学参加了成果巩固日的学习,他温习了科学课上“光与暗”的专题,在英文演讲作业中Carlos谈到:

“光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没有光,一切都是黑暗的,人们一直在追求光明;不过,阴影也很重要,没有阴影就没有光的另一面。”

逻辑狗思维训练目标(学习不是一条直线)(6)

L1阶的同学们要复习的知识点是“颜色和形状”,不过,他们没有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每个同学提前准备了两个鸡蛋壳带到课堂上,“more than”与“less than”的用法在欢声笑语中被牢记。

不仅如此,同学们还将蛋壳装满土,栽下一枚小种子,植物学的种子传播,光合作用也随手Get到了。

逻辑狗思维训练目标(学习不是一条直线)(7)

(孩子们随手种下的“蛋壳树”)

从失控走向必然,一场无限游戏

美国哲学家詹姆斯·卡斯写过一本,书名叫《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逻辑狗思维训练目标(学习不是一条直线)(8)

"有限的游戏" 目的是要决出胜负,在这个游戏里必然有胜利者和失败者,一旦胜负已定,游戏就结束了。 "无限的游戏" 则没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它的目的是不断地延续游戏,游戏的参与者各有所得,无所谓谁输谁赢。

“有限的游戏” 有清晰、不变的规则,和评判输赢的标准,每个角色都按照外在的角色要求行事。 “无限的游戏” 中,无论是发生的时间、空间、评判的标准,是游戏的参与者自己根据实际、根据需求来设定的,并且随着游戏的进行还可以做出调整。

在 “有限的游戏” 里,每个参与者都必须符合一定标准,否则会被取消资格,与取胜无关的行动都不值得关注。在 “无限的游戏” ,参与者更关心个体的成长和游戏的继续。

学习,应该是这样一场“无限的游戏”。不能急于一时。

开学一个月以来,家长们明显地抓孩子学习抓的更紧了。有一位可爱的妈妈,通过实时视频看到孩子在课堂上没有打开教材,急不可耐的找到学校负责人,责问为什么没有人去督促孩子使用教材。

这个技术问题实际很难一次性达成一致。中山先生提出“知难行易”,就是在说,认知上的差别是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差别。

逻辑狗思维训练目标(学习不是一条直线)(9)

UICA的老师有一个共识:一个好老师一定不会被教科书捆着手脚,教材是给“代课老师”准备的。而教育的精髓,恰恰是忘记了课堂上教的表征符号之后,沉淀下来的东西。更多的有效学习,来自和同侪的交流,而不是老师的备课笔记

如果一名老师言必称课本,课必借教材,那么,最可以肯定的是,他在课前、课后下的功夫都远远不够。UICA的全职中外教师,有完整的研课、集备、说课、演课过程,课堂上很多内容是教材之外的延伸。

逻辑狗思维训练目标(学习不是一条直线)(10)

(UICA的老师们在周中演课)

学校鼓励老师们不拘泥于任何一套教材,甚至可以像英国学校里一样很少使用课本,只要学生在按照课堂设计的思路历程在走,只要瞄准了教学目标,只要在教学大纲和体系允许的范畴之内,只要学生在努力的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是不是按照课本行事,根本不是评价标准。

还有一位妈妈在实时视频里看到孩子因为纪律问题,被外籍教师小罚出教室,不由分说冲进教学区,将孩子塞回座位上。理由是浪费了孩子学知识的时间。

妈妈是希望孩子珍惜、利用好每一分钟。然而,教育从来不是一条笔直向上的线,有时候,它会有迂回,会有螺旋。作为家长和学校,是停下来等一等,还是一味的要求孩子白壁无瑕?

逻辑狗思维训练目标(学习不是一条直线)(11)

(Aileen老师的欢乐课堂)

教与育从来不能分割开看,没有好的秩序,谈不上有好的学习。这位妈妈的举动,也许特别容易感同身受:孩子受了委屈,就要替孩子“抱不平”。但是,不能还“戒尺”于老师,教师连基本的干预课堂的权利都被剥夺,不敢想象,这样教出来的“满腹经纶”对孩子、对社会又有什么帮助?

妈妈说,她冲进教学区责问教务老师,没有人能在第一时间给予事情全过程的说明,这让她一时无法接受。然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一以贯之、生生不息的循环。除非出现危及学生身心安全的状况,否则,谁有权利生硬打断呢?

这一条,无论对于体制学校还是课外机构都一样。孩子不可能在公立学校尊师重道,到了课外学校就见风使舵,轻易间把老师视作保姆家政,每一分钟都要“花得值”。这是我们成年人的思维,孩子不一样。

逻辑狗思维训练目标(学习不是一条直线)(12)

对于成年人,康德说,自律才能自由;对小孩子而言,有时候,自由才能自律。我们连基本的信任和试错机会都不给他们,我们连给孩子犯错误承担结果的机会都不给,何谈自由,未来又何谈获得一个自律人生?

当然,紧绷之余,UICA也从不缺温情时刻。成果巩固日当天,TanTan妈妈和Bella妈妈和首席学习官左希开启了她们的“咖啡时间”,从什么是好的教育,到什么是好的学校,再到如何请家长有效地参与学校决策,怎样把学校办成引领社区学习的文化平台……她们愿意用樱花拿铁形容这样的交流,散发香馨,让人温暖回味。

逻辑狗思维训练目标(学习不是一条直线)(13)

还有一位可爱的爸爸认为,不存在毫无问题的学校,是不是驻守着一群有梦想、有行动的人,是他替孩子选择一所学校时最为关注的标准。

我们经常说,教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家长从来不缺焦虑的缘由,不缺抱怨的对象,缺的,是合作的力量

一场好的学习氛围,一定是由教师、学生、家庭共同营造。

学术扎实度是比分数更关键的衡量

我们以芬兰举例,那里的小学阶段不会用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教师给每一位学生都单独有一个学习档案,从各个方面记录下学生成长的历程。

逻辑狗思维训练目标(学习不是一条直线)(14)

相比于分数,UICA尤其重视学术扎实度。这些就包括了问题的发现与提出的能力、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的能力、概念的生成与厘定的能力、作出学术命题的能力、设计研究过程的能力等等。

UICA核心的国际中小学同步课程采用英国教育体系设置学阶,其中Primary对应8-11岁学生,Lower Secondary对应12-14岁学生,JET对应5至7岁学生。主要围绕英语、数学和科学三门学科提供系统课程,帮助学生习得全面的知识,并夯实语言基础。

逻辑狗思维训练目标(学习不是一条直线)(15)

(Helen在为同学们做演示)

中式学校和英式学校有太多不同之处:

比如,国内老师通常在讲台上以灌输知识为目的不停地讲解,而英国老师会留出半小时的时间来让学生能自由提问,就算没有问题也给足时间在课堂上消化知识。

中国有统一的课本,而英国却很少使用课本,英国的老师经常会发电子版或者复印件给学生。

中国课堂上的老师往往在唱独角戏。而英国课堂则通常都是讨论不断,英国课堂上,老师更多的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会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自己探索。

中国的考核通常都是以考试的方式进行,而英国的考核方式通常是写论文,或者小组项目的形式。

中国老师对作业的安排很严苛,作业量大,而且要求学生独自完成。在英国,老师会更注重团队协作,更喜欢学生在讨论和协作中完成作业,只要有新的想法,只要有思维的训练,作业的对错都没有关系。

逻辑狗思维训练目标(学习不是一条直线)(16)

从去年11月开始,UICA启动了它的个性化教学项目——“独角兽计划”。每一名学生从《学习进展水平报告》、《学生自我评价量表》、《三个月能力提升个性化提案》等一系列量表开始,开启他们的个性化学习之旅。

教学和学生中心的教员围绕这些学生展开多轮内部调研,包括了学生的课堂状况、学习进程水平、日常测评成绩、人际关系、家庭支持度等等。

逻辑狗思维训练目标(学习不是一条直线)(17)

授课老师将会把学生的上课状况,词汇句式等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他的优势和弱点、学科水准等等数据呈现在一组《学习进程水平报告》上,并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乃至一学期当中,帮助学生实施能力提升。

“知识成果巩固日”就是独角兽计划第二阶段的实施策略之一。接下来,UICA还将利用小长假、暑寒假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成果巩固,帮助学生在“赶路”的同时,将所得沉淀下来。

每一段学习,都像海螺的圈一样,既是起点又是终点,不断循环。

每个学生都需要作为完整个体对待

知识从来都是网状结构的,要通过理解、反思、深度思考、创造去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循环。学习,是一个刻意练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只有依靠学习者自己去走完,其他人都是欣赏者、促进者、合作者、资源提供者的角色,每个人需要的、得到的又不尽相同。

作为老师要反思的是:在我们所创造的学习成长环境中,孩子们究竟是一个单纯的信息吸收者,还是一个思想创造者、动手实践者?我们是不是在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并且帮助他们保持学习的热情,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逻辑狗思维训练目标(学习不是一条直线)(18)

(孩子们的学伴“小花生”,谁见到它谁就是Lucky boy)

美国教育家卡尔·罗杰斯在《自由学习》这本书里,提出了有意义的学习的四个方面:

1、个人的卷入程度:即整个人的身心,包括情感和认知,都成为学习的一部分;

2、自我主动投入:即使刺激来自于外部,探索、接触以及理解和掌握的愿望却发自内心;

3、渗透性:它引起了学习者在行为、态度,甚至人格上的改变;

4、学习者对事件的评价:学习者清楚学习内容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能否将他引向想要了解的领域。评价的核心在于学习者自身。

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相比于“怎么教”,更重要的是“怎么学”。

有意义的学习不仅仅是 learning by listening to teacher,而是会更多地体现在 learning by doing ,by making, by creating, 甚至 by earning。

逻辑狗思维训练目标(学习不是一条直线)(19)

法国作家普鲁斯特说:“真正的旅行并不是用同一双眼睛经历过一百块不一样的土地,而是通过一百双不一样的眼睛看同一块土地。”

一种理想的教育,也理应是让每一个学习者都被平等公正地对待,帮助他们自由地成长。

逻辑狗思维训练目标(学习不是一条直线)(20)

我们要做的是把每一个学生、孩子都当作一个完整的个体来对待,和他们建立真诚互信的关系,并为他们的学习构建一个安全试错、充满支持的环境

毕竟,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独立判断力,培养自由人格,等到年轻人成熟起来,能够在属于他们的时代里,依照性情,去获得自我的喜好,过上一种有充实意义的生活。至于什么有意义的生活,则并不由教育者决定。

个性化教育要从“重新认识孩子”开始

如何在家指导孩子的学习?

比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拥有这项能力

学习,是一场关系的重塑

逻辑狗思维训练目标(学习不是一条直线)(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