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农历的二月二常被称作是“龙抬头”的日子,是民间历史比较悠久的传统节日,关于“龙抬头”的来历,这要从一个很古老的神话故事开始说起。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是怎么来的(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以及习俗)(1)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也不知道是哪一朝的皇帝,因为耽误了祭天的时辰,惹恼了天庭的玉帝,玉帝一怒之下便下令了一道玉旨:此地三年内不得给他们降雨!

接下来便是一年到头持续的干旱,这可把老百姓折腾苦了,庄稼颗粒无收,到处都是一片枯黄。河流干涸泉水枯竭,老百姓连喝的水都快没有了。百姓们苦不堪言的现状触动了龙王最小的儿子——青龙。青龙在这片干旱的土地上空盘旋了几回,最终还是看不下去了,于是青龙没有告诉老龙王,也没有请示玉帝就偷偷地吸来东海之水,为这片干旱的土地降了一场救命雨。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是怎么来的(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以及习俗)(2)

这个消息很快就被玉帝知道了,玉帝大怒,气得当场就下令把偷偷降雨的青龙深深地压在一座大山之下,并气急败坏的吼道:除非金豆开花,否则的话青龙将永世不得翻身,也休想再登凌霄宝殿半步。就这样青龙的仗义之举给自己惹来了一场浩劫。

再说在这片干旱的土地上,因为青龙降下一场大雨,救活了此地的生灵万物。人们欢呼雀跃,河流又开始重新流淌,泉水也开始“咕噜噜”地冒出了水花,人们脸上都洋溢着久违的开心。可是正当大家高兴的时候,就听见一声山崩地裂的巨响……后来有人传言:为救一方百姓的青龙,因为私自降雨,违反了玉帝的旨意,被压在大山下受苦,倘若金豆开花便可救青龙出山……这犹如晴天霹雳,一个噩耗彻底打翻了人们如获新生般的喜悦,大家开始苦思良法,如何解救被压在大山之下的青龙。

转眼到了农历二月二这一天,天气晴朗,人们便把家里的黄豆种子、玉米种子拿出来晾晒。瞅着满大街一片金灿灿的黄色,一位老伯突然想到了传言中提到的:只要金豆开花,青龙便可以被解救的事。于是老伯赶紧回家把家里的黄豆跟玉米下锅炒爆,这样爆开的豆花,玉米花就像金灿灿的金豆豆开了花一样,大家见了以后纷纷都跟着效仿,并且把这些开花的“金豆”供在庭院里。他们是想让玉帝看到真的有“金豆开花”然后放了被压在山下的青龙。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是怎么来的(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以及习俗)(3)

此时玉帝正在南天门视察凡间,恰巧看到了青龙降雨的地方,家家户户都供着开花的“金豆”,玉帝大惊,心想:莫非自己真的错怪了青龙,金豆真的会开花?否则的话为什么偏偏在他降过水的那一方土地上家家都会供有开花的“金豆”?玉帝一挥衣袖,压着青龙的大山刹那间被劈成两半,青龙抬头,冲破山石,腾空而起!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是怎么来的(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以及习俗)(4)

就这样“二月二,龙抬头”便在民间流传开了,并且祖祖辈辈流传了下来。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很多,在古时候人们会在二月二这天把前一年留的玉米、大豆种子挑一些放到大锅里翻炒,可以炒到炸裂开花的就是可以用的好种子,不开花炸裂的就是劣质种子,种到地里是不会发芽的,借此来判断种子的优劣程度,是不是可以用来播种。只不过沿袭到现在变成了炒糖豆,用面粉加上适量的糖跟鸡蛋,揉成硬面团,再切成一个个小方块,然后炒香炒熟,可谓是一种很诱人的地方美味。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是怎么来的(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以及习俗)(5)

有的地方喜欢在二月二这天吃春饼,吃春饼叫做“龙鳞”,有的地方吃面条,这就叫做“扶龙须”,有的地方习惯吃米饭叫做“龙子”,还有的地方面条跟馄饨一块煮,这美其名曰“龙拿珠”,还有地方吃猪头称作“龙头”。总之一切都会跟“龙”扯上点关系。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是怎么来的(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以及习俗)(6)

还有个习俗就是理发。小孩子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的吉日,保佑孩子茁壮成长。大人们理发,则寓意以新面孔迎接新的开始,一切顺顺利利。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是怎么来的(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以及习俗)(7)

还有就是一般老人都会在二月二这天把针线盒子藏起来,这一天是不动针线的,因为怕伤到龙眼睛。

马上要到二月二了,你预约理发师了吗?别忘了“剃龙头,有精神头!”别忘了炒上一锅金豆子!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是怎么来的(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以及习俗)(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