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源于汉史记载中的“西南夷”(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解放前,彝族被称为“倮倮”或“夷人”等多种称呼,解放初被称为“夷族”。彝族原来自称“罗倮”,在彝语中“罗”(音)意思是虎,“倮”(音)意思是龙,以两种代表力量与神秘无畏的动物自称,意思是说彝族是勇敢和强大的民族,更多意义上反应了彝族人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但旧社会各民族之间缺乏交流,外族人称彝族人为“倮倮族”有某些侮辱性。

云贵川贫困人口多原因(聚居云贵川的近千万人口)(1)

1956年,在破除旧社会的民族歧视称期间,彝族派代表进京会见毛主席,毛主席了解情况和听取意见后给出建议,由于“夷族”之称带有贬义(蛮夷),便将“夷”改为“彝”,意为房子(彑)下面有“米”有“丝”、有吃有穿,象征兴旺发达,故把“夷族”改为“彝族"。

云贵川贫困人口多原因(聚居云贵川的近千万人口)(2)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的云、贵、川三省,总人口约900多万,中国户籍登记的有871万4393人(2010年),越南、老挝、缅甸等国还有近百万人口。彝族支系繁多,有诺苏、聂苏、纳苏、乃苏、聂祖、罗婺、阿西泼、阿细、撒尼、尼颇等自称,诺苏是彝族当中最大一支,主要分布在四川凉山地区。各地彝族方言间无法进行直接沟通,但有30%-50%左右的相似词汇,有相似的语法结构,有共同的传统节日“火把节”。

云贵川贫困人口多原因(聚居云贵川的近千万人口)(3)

关于彝族的族源,迄今仍众说纷纭,尚无定论。到目前为止,彝族的族源以土著说、氐羌说为主。土著说又分西南土著说和云南土著说两种。西南土著说认为,彝族自古以来就居住在祖国的西南,经过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成为现今的彝族。这种主张的依据,除了汉文文献资料外,更多的是古彝文文献资料和神话传说等。云南土著说认为,云南是彝族的起源地。

云贵川贫困人口多原因(聚居云贵川的近千万人口)(4)

羌氐说的观点较为普遍,它认为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国西北青海地区的古氐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古羌人早期南下的支系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后来形成了西昌地区的邛蕃和云南地区的滇蕃等便是彝族的先民。

云贵川贫困人口多原因(聚居云贵川的近千万人口)(5)

此外还有“西方外来人种说”,清末西方人带着人类学的眼光来到彝族地区,调查的结果是:“从彝族在体质上表现出来的体格高大、高鼻深目、古铜肤色等特点,认为彝族的血缘中应带有西方雅利安人或高加索人的血缘特征。尤其是当时的小凉山还处于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社会成员在等级划分上与印度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入侵带入印度)有着相似性。并据此认为彝族是来源于西方或至少带有西方雅利安人的血统。

云贵川贫困人口多原因(聚居云贵川的近千万人口)(6)

【本头条号每日会更新特色的旅行景点、美食、风俗、文化等内容,以及作者自说自话等你共鸣的观点。欢迎订阅。关注走走吧或者添加主编70215612 |一起探讨你所感兴趣的旅行目的地、特色美食、风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