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的人很多,投稿发表、个人出书的人也不少,但是大家对书号的认识普遍不够。尤其是国内的读者,受局部环境的影响,更是对书号知识有许多不明之处甚至误解。下面整理了我国知名学者易中天先生对书号知识的详细讲解。

isbn编号能查到什么版本的书么(告诉你书号里面的玄机)(1)

大家好。所谓书号,通俗点讲,就是书籍的编号。本质上讲,书号就是给予每一个要出版的书籍的记号,就像小孩子数指头,把十个指头依次分为1、2、3、4、5、6、7、8、9、10一个道理,除此之外,书号没有其它意义。

现在全球书籍,所用书号都是统一的,即“国际标准书号”,英文简写是ISBN。书号是专门为记录、辨别图书文献,为之编号设计的,它的全球总管理机构是位于西柏林普鲁士图书馆的国际ISBN中心,属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所有的书号都出自这个地方。每年,是这里负责把书号分配给各个国家使用。说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世界上的所有书号都是同一个母亲生下的娃,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如果说外国的书号比中国的强,或者说中国的书号比外国的好,那都是无知之言。

多数国家得到分配下来的书号之后,交由国家图书馆进行管理。我国由于社会体制原因,设立了专门的政治性机构进行书号管理。但由于起步晚,我们的书号管理暂时存在弊端,成为利益部门追求利润的工具,这点出过国的文化界人士感受比较深。我国书号方面存在的弊端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的书号管理费是全球最高的。本来,书号只是一串符号,没啥成本,但利益部门却高价出售给没有经济来源的文化爱好者。它收费的目的是达到了,但如此一来,对国家文化的发展却产生了很大副作用。这个弊端有识之士呼声很高,迫切需要改革。

二、利益部门为了利益最大化,进行了单书号、丛书号等种种政策限制;包括书籍名称等都进行限制,它不让你随便给要出版的书籍起名,有时理由再充分也不行。其实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出版难度,从而提高收费。而其它国家对书号、书籍名称则基本没有限制,因为本来只要你出版的书籍内容正常,不反社会就可以,是不是?但是我们的书号,目前人为设置了诸多障碍。

三、利益部门利用宣传优势,客观上有意无意误导了群众,使大家想当然认为国际书号、香港书号、澳门书号等都是“非正规书号”、实际上这些书号和国内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团结出版社等等的书号同属一个量级,它们都是国际ISBN中心分发给各国家、各地区的,都是一样的东西。但是,有的人产生国际书号不如我国书号高贵的思想后,他出书可能就倾向于选择国内书号;有的人还迷信单书号,这样国内利益部门提高收入的目的就达到了。

四、单独书号收费高,所以利益部门规定文学爱好者用单独书号出版的个人文集,成为加入作协、评定职称的硬件条件。而丛书号和多人集资众筹出版的单数号书籍,虽然名义上可以用于申请入作协、评定职称,但是实际操作时基本不予考虑。为保证官方杂志的生存,他们又规定加入作协、评定职称时,重点考虑你在官刊发表作品的数量。

说到这里,大家对书号的来龙去脉,就了解的很清楚了。很简单。所谓“真传一句话,家传万卷书”就是这个道理。下面,咱们就可以梳理一下有关个人出书、投稿入书牵扯到书号问题时的一些结论。明白了这些,每个人都能成为行家,而不是门外汉人云亦云。投稿入书、个人出书也不会走弯路了。

isbn编号能查到什么版本的书么(告诉你书号里面的玄机)(2)

结论一、个人出书,书号越便宜越好。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建议个人出书,尽量不要花冤枉钱,不要用昂贵的单书号出书。文化这个东西,本来就很难产生经济效益。个人出书又基本是自费,没必要花冤枉钱去买昂贵书号、“著名出版社”书号。你这样做,正好中了利益部门的圈套。因为一本书是否受欢迎,是否能够流传,和书号根本没有任何关系!世界上没有书号而流芳百世的书籍多的是,作为官方禁书而广泛流传的书籍也多的是,如果花好几万的冤枉钱买贵书号,只是买了个记号,买了个心理安慰,这是虚荣心在作怪,这是掩耳盗铃的做法,对不对?

除非钱多任性,一般人出书,随便弄个书号出版就可以,你别管国内国外,也别管单书号从书号,也别管哪个出版社。现在外行出书,只看书号、看出版社,这是因为你不自觉受到了误导。决定书籍价值的,绝对不是书号,绝对不是出版社,而是书籍的内容价值和必要的推广!我们看有的大书画家,人家出书根本不用书号,每次就是自己印,为什么?他的作品水平世人自有公论,根本不需要靠书号和出版社唬人,唬人也没用。当然,举这个例子,不是号召大家不用书号,只是说明道理。

退一步说,假如你要出一个单书号的个人书籍用于评职称,入作协、文联,那另当别论。不是出于这些目的,就完全不必要这样做。何况作协这些机构,入不入实际意义也不大。

结论二、投稿入书,一定要看编辑单位的正规性,看编辑单位的影响力,不要入个人出的书。其它问题全是细枝末节。

现在和几十年前不同,几十年前编书出书的基本都是正规单位,没有个人。近几年我国网络发展很快,监管又跟不上,许多人利用个人网站、个人公众号,起个唬人的名字,比如“某某文学会”、“国际诗歌会”“经典书法网”、“经典散文网”等,到处筹钱出书、举办现场会,还动不动发些所谓的“荣誉证书”,其实这些已经涉嫌非法集资甚至诈骗。这些个人编辑出版的书,不管印刷质量有多好,不管什么书号、什么出版社出版,都基本没有价值可言。业内称这种书为“假书”——它的读者就是入书的作者,它只存在于作者手里,不能普及。这种书的主编,即使他们宣传书籍出版后送书店销售,送各大单位收藏,都千万不要信,因为操作这些需要大量资金,个人根本不可能做到。而目前,众筹出书百分之九十九属于这种个人行为。

正规单位出书,与个人就完全不同。它只要是正规单位,就是国家承认的,它编辑的书籍出版后,总会比较便利地进行推广、宣传、普及。这样你发表的作品就物有所值了,和发表在个人编辑的书籍不可同日而语。

有些影响力大,人脉广的正规文化单位,它甚至可以做到规避一些出版政策的不合理之处。比如“中国著名书画家名录”、“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大全”,这样的名字很好,没啥问题啊,但国内现行出版政策不允许你出版时用这样的名字。怎么办?正规单位有办法,比如它可以申请个“名人作品典藏”的书号,出书的时候利用人脉出一个《名人作品典藏1——中国著名书画家名录》《名人作品典藏2——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大全》。这样打一个政策擦边球,但书籍名字好啊!名字好了本来就有优势,好宣传,加上正规单位的经济实力、人脉,这本书很可能就能上新闻,上电视台,保不准成为名著,所有入书的人们都跟着沾光。反过来看个人编辑的书籍,他没有能力如此操作,也没有能力大范围宣传推广,他只能把书籍印的厚一点,封面设计的漂亮一点,或者被迫买个价格高点的单书号、贵书号,以此作噱头忽悠专业知识不深的人投稿订书。如果你是行家,这样的书免费也没必要入。

总之一句话,书号不重要,投稿发表作品不能看外表。要找正规单位,影响大的单位,这是保证你的作品能够传播的基础。今天先说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