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表示,当下不少年轻人选择送外卖、送快递,不愿意去工厂上班,导致产业工人空心化现象愈加突出为此,他建议,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鼓励支持更多年轻人争当产业工人,缓解制造业招工难、用工难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送外卖打工好还是进厂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送外卖打工好还是进厂好(就业观送外卖还是进厂)

送外卖打工好还是进厂好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表示,当下不少年轻人选择送外卖、送快递,不愿意去工厂上班,导致产业工人空心化现象愈加突出。为此,他建议,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鼓励支持更多年轻人争当产业工人,缓解制造业招工难、用工难的问题。

该消息一出,“进厂还是送外卖”引发网友热议。部分年轻人毅然“逃离”工厂,宁愿风里雨里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城市间;也有不少人坚定选择了进工厂,以求一技之长和来日方长。不同就业选择透露出年轻人何种择业观念?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送外卖 追求“时间自由、薪资可观”

张兴海介绍,2020年,我国制造业人才缺口2200万,近5年平均每年有150万人离开制造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快递行业人数突破1000万,2020年疫情期间两个月内新增骑手58万人中,有40%曾是产业工人。

“进厂太枯燥了,身边人的文化水平和素质普遍不高,每天七点进去工作,下午七点下班,没什么自己的时间。”李梦可是“逃离”工厂的人员之一,2019年刚毕业的她选择进厂“试试水”,她回忆道:“工作时间长了,有时候整个人的脑子都不太清醒,也好像和社会脱节了,反正我以后是不会考虑再进厂的。”

现在,李梦可成为了外卖“女骑手“,虽然常常要经受风吹雨淋,但可见各式各样的人,不觉得枯燥,时间也相对自由。“反正做外卖这行是多劳多得,确实辛苦了一点,但能赚更多钱,我觉得每天都很开心。”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时间自由、薪资可观”是不少年轻人选择送外卖的重要原因。而这一点在此前广州市总工会发布的《2022年广州市主要行业职工薪酬福利集体协商参考信息》中也得到了印证,广州大部分外卖员年薪达到10万元以上,80后仍是主力,90后紧随其后且占比提升显著,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在大量年轻人涌入外卖行业时,也出现了一些隐忧,如安全、城市融入、劳动保障等常常是外卖从业人员所面临的现实难题。

小夏是一位能吃苦的外卖小哥,接受全城的派单,每天要穿梭在城市各处。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做外卖员并非大家想的那么容易,是存在风险的,有时候为了及时送餐,在路上需要赶时间,容易遇到交通事故,而这些主要都是自己承担责任,只能在工作中尽量注意安全。”

进厂 技能提升才是长久保障

大量年轻人奔向外卖行业,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工厂招聘难的问题。蓝思科技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年轻人的选择变化,现阶段招聘普遍存在困难。“工厂为了多招人、留住人,刚进厂的新手底薪就能拿到6000元,月休4天,有‘五险一金’,工资还会根据省内市场行情适当调整。”他也表示,公司将会进一步提升待遇来吸引更多人才。

相比外卖行业的自由,也有人更看重工厂岗位的长期稳定。小伟是河南人,他已经在深圳某电子厂工作了近10年。“不同于以前‘在厂里上班就是吃青春饭’的观念,其实如今一般呆的时间越久,工资不仅稳定且会越来越高。工厂效益好、工作多时,自己也能拿到上万元一个月,更重要的是,厂里每个月都会为自己缴纳社保。”

但是,由于长期在工厂工作,小伟也患上了“职业病”。“没办法,每天这么低头坐着,不出点小毛病还不正常呢。”小伟笑着解释道。

除了社保外,技能提升才是长久保障,能否在工作中不断获得知识的积累与成长极其重要,全国人大代表周广肃建议,年轻人要多权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

杨强在北京的一家技术工厂工作,如今已是管着几十名工人的车间主任。“曾经我也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不过我呆的时间久,经常向师傅学习请教,慢慢转成技术岗,得以一步步发展和提升。”他表示,只要踏实肯干,学会了技术,薪资待遇自然会更高,不管去哪里工作都不愁。

与此同时,杨强也表示了对招工难这个问题很头痛。“现在看来,送外卖确实比较自由,但是其准入门槛低,竞争也将愈发加大。且随着个人年龄的增长,在技能成长方面并不会有所裨益。而在体系完善的公司或工厂,每个人都有晋升、成长的机会。”

期待 为年轻从业者提供更多支撑

是选择做“骑手”,还是进厂当“蓝领”,就业多样化背景下,年轻人的选择初衷和路径各不相同。在奔走路上能系上“安全带”或拥有一技之长,成就出彩人生,成了年轻人对高质量就业的共同期待。

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建议,从权益保障、体制机制、职业教育、就业效率等多环节入手,保障制造业转型升级,让更多年轻人拥抱实体经济。他提议,各地政府实施加速折旧等对制造业企业优惠的税费制度,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努力改善基层劳动者的工作生活环境。

作为蓝领工人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北汽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汽车工人吴端华也提出两点建议:一是人社部门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扶持创新性招聘模式发展,比如短视频平台“直播带岗”,实现蓝领群体就业与工厂招工的高效率匹配;二是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平台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从产业升级、蓝领就业、商品交易等多方面与实体经济融合,实现合规健康发展。

“我作为外卖员,最期待的就是能有份安全保障,这样我会更卖力地工作。”小夏对记者说道。

针对像小夏一样热爱自由、毅然选择外卖行业的从业者,湖南也出台了诸如《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等措施,明确指出对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企业应当依法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此外,还提出了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不受户籍限制等具体措施,为其撑起了权益保障的“保护伞”。

来源:中人社传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