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论是一种对客观世界能否认识以至是否存在表示怀疑的学说,即怀疑自在之物的可知性和自在性。怀疑论实质上就是不 可知论。“不可知论”是1869年赫胥黎第一次明确提出的,经恩格斯和列宁的研究和科学规定,这一名称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认识论包括辩证法吗(辩证论与怀疑论)(1)

这种否认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观点,不但存 在于近代的休谟的怀疑论中,而且存在于古代的怀疑论中。怀疑 论在认识论上都是不可知论。怀疑论是古代许多不可知论者直到 到十八世纪的休谟都喜爱并用以自称的名称。在马恩和列宁的著 作中,怀疑论和不可知论往往是等同使用的。如列宁在《唯物主 主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就有“不可知论(怀疑论)”的用法 。

怀疑论同诡辩论也是密切联系的。二者在不少基本特点上是 相同的,如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把二者都作为主观主义;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把二者都看作是相对主 义作为认识论的基础所必然导致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都是诡辩论和怀疑论共有的重要特征。自然,二者也有区别,诡辩派 (智者派)并不是以统一观点为基础的学派,诡辩论主要是指智者们共同的一种推论技巧和方法,而怀疑论主要是作为一种把怀疑提升为原则的理论和学说。

认识论包括辩证法吗(辩证论与怀疑论)(2)

休谟

诡辩派(智者)产生和流行于希腊 奴隶制的全盛时期,而怀疑论作为一个学派和思潮,则产生和流行于希腊奴隶制危机时期,古代诡辩派起了启蒙作用,把希腊的哲学推向高峰,而古代怀疑论,则不论在希腊或者在罗马,都是曾经盛极一时的古希腊或古罗马哲学的衰退的表现。但是,怀疑论和诡辩论尽管有区别,有历史条件和历史作用的不同,但二者的一致是更为重要的。

早期的智者普罗塔哥拉就从相对主义立场上主张一切事物的“非自在性”,就有怀疑论的因素。而高尔吉亚则从对象本身的矛盾证明它的“非自在性”,所以黑格尔说: “这种怀疑论在高尔吉亚那里大大地深化了。”高尔吉亚提出的什么也不存在,存在也不可认识,认识也不可表 达这三个命题,可以说是最早地系统论证怀疑论和不可知论。诡辩论往往导致怀疑论,而怀疑论必然要搞诡辩论证。这不仅古代 如此,近代休谟和康德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也一样。

黑格尔指出,本来意义的怀疑论的历史,通常是认为从皮罗 (又译皮浪,约公元前365一275年)开始的,因此也称为皮罗主 义。盛行后经过一段消沉时期,到公元前一世纪,爱讷西德谟又 复兴怀疑论,把它在哲学方面加以发展。古罗马最有名的怀疑论 者是塞克斯都·恩披里可(公元二世纪),他不但把怀疑论在哲 学上进一步加以发展,而且论述了它的历史。他的著作大部分保 存了下来,是研究怀疑论的主要资料来源。

认识论包括辩证法吗(辩证论与怀疑论)(3)

塞克斯都·恩披里可

黑格尔指出:“怀疑论的一个主要命题是:不要表示同意。”“他们要新除和避免一 切肯定的(独断的)说法,要在他们讲述怀疑论的话语中根本不 出现存在这个字眼,根本不出现一句涉及存在的话,例如,他们 在一句话中,就总是用‘显得’来代替‘是’。”总之,他们对一切都不表示同意,一切都不说“”,因为一切都是假的,没有任何东西是真的。

为了具体说明这种思想,黑格尔详细地述评了塞克斯都,恩披里可在 《皮罗学说要旨》中概括的“怀疑论者的论式(表达方式、论据 等等)”。列宁十分重视并作了摘录。首先是早期怀疑论提出的十个老论式,主要是揭露感觉、经验方面的矛盾,如第二个老论式讲不同的人具有感觉和身体状况的差异性, 对同一事物这人这样感觉,那人那样感觉,无法知道应该相信那 一个。

黑格尔认为,这全是以经验的方式反对“经验的东西”, 并不归到概念,而且很琐屑和平板。其次是晚期怀疑论提出的五个新论式,这就比老论式要高级得多了,因为它们已经接触到概 念,包含着确定概念本身的辩证法,即揭露思维、概念方面的矛盾。如第二个新论式讲陷入无限性中,对任何一种主张都要提出 根据,而这根据本身也要有根据,“于是一者依赖于他者,以此 类推,以至无穷”,找不到可以作为出发点的肯定根据,因此任何主张都不能成立。总之,一切确定的东西,不管它是存在的东西还是思维到的东西,都可以找出矛盾,都不是真实的。

对于这些论式,及其导致单纯否定的结果,黑格尔是不赞成 的,他几乎逐条作了分析批判,但是他认为其中也有合理性和辩证 思想,他说:“它们在反对普通常识的独断主义时,的确是非常中 肯的。”“这些怀疑论的论式真的触犯那叫做独断主义的 哲学(这种哲学按其性质不得不在这些形式中兜圈子)。这不是由 于独断主义哲学包含着积极内容,而是由于它把某种规定的东西 断定为绝对的东西”。

列宁十分注意黑格尔这里的辩证法思想。把“某种规定的东西”即具体的、有条件的东西,断 定为“绝对的东西”即永恒的、无条件的东西,这是形而上学,承 认具体东西的有条件性和相对性,才是辩证法。所以,黑格尔 反对绝对,即反对把有条件的东西绝对化,是完全正确的。

认识论包括辩证法吗(辩证论与怀疑论)(4)

列宁说,“辩证唯物主义的萌芽就在这里。”当然,列宁这里肯定的,不仅是黑格尔有辩证法,而且在怀疑论的论式中也包含着辩证法。黑格尔正确地指出: “这些论式击中独断主义 哲学,这种哲学有这样一个手法:把这个或那个原则作为某种特定的命题提出来,从而把它说成规定性。这种原则总是有条件的,因而它具有辩证法,即在自身中对自身的破坏”。

这些论式是反对理智哲学的卓绝的武器”,列宁是完全赞 同这些评述的,并称赞他“说得好!”怀疑论者揭示出一切对象的矛盾,从而导致对象的自身否定,指出它不是固定的东西,这是 一种具有极高修养的辩证意识。例如塞克斯都就揭示了点的概念的辩证法。一方面,点是不可测量的,所以它在空间之外;另一 方面,它又是空间里面的空间界限。

可见,点既是空间的否定, 同时又是“与空间有关的” ——“因而是内部辩证的东西”这种“内部辩证的东西”,就是内在的矛盾,内在的否 定性,内在的自身运动的泉源。也就是辩证法的本质的东西。列 宁把这种思想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即在自身中对自身的破坏” 的命题,简明地概括为一个公式:“辩证法=‘对自身的破 坏’”。

认识论包括辩证法吗(辩证论与怀疑论)(5)

黑格尔

这个公式表明辩证法是永远活生生的发展观,否认一切永恒不变和僵死绝对的观点。在这个公式中也包含了怀疑论作出的历史贡献。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曾指出:“古代怀疑论不辞 辛苦地指出它在科学中所发现的一切概念中的矛盾或二律背反。”比康德有四种“二律背反”,具有更广泛更彻底的辩证 法。又说:“晚期的发达的怀疑论不仅把辩证法推广到直接的 所谓意识的事实和日常生活的准则上,并且还把它推广到一切科 学的概念上。”

列宁对这二个评价都很重视,指出它说明了“怀 疑论在哲学史上的作用”和“怀疑论在辩证法历史上的作 用”。(第119、241页)可见,古代的怀疑论尽管属于哲学和世 界的衰落时期,但它并不是只起消极作用,从人类认识史的角度 来看,它对于哲学和辩证法的发展,也是作出了积极贡献的。黑 格尔和列宁都肯定了这一点。

关于怀疑论和思辨哲学(即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关 系,黑格尔认为,怀疑论指出有限事物中的矛盾,这也是思辨哲学的一个重要之点,但怀疑论还是一种“消极辩证法”,它反对独断论的知性思维是很有力的,但如果来反对思辨的东西则很无力。因为思辨理念本身具有绝对的否定方面,它本身是圆的,包含着确定的事物和它的对立物在自身之内,自身中包含着这种同 一性。它并不是有限的,而是真正的无限者。

因此,“这些论式在反对思辨的观念上是无力的,因为思辨的观念本身就包含着辩证的因素和对有限东西的扬弃。”也就是说, 思辨哲学本身包含着怀疑论的合理因素的。

“实证哲学内部包含着怀疑论的否定因素,怀疑论同实证哲学并不是对立的,不是在 它之外的,而是作为一个因素包含在它里面的,但实证哲学所包 含的否定是具有真理性的,而怀疑论则没有这样的否定”。“实证哲学”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译为“积极的哲学”,实际指的就是思辨哲学。

认识论包括辩证法吗(辩证论与怀疑论)(6)

康德

黑格尔这些论述,不但说明了二者 的一致和联系,而且也指出了二者的不同和差异。从中也揭示了怀疑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它主张否定,但这是一种没有真理性 的否定。这一点也正是黑格尔所谓的消极辩证法的特点,“从这 种辩证法中所得出的结论,一般地是矛盾性和虚无性”,这里所说的虚无性,即是指一种片面的,单纯的、没有真理 性的否定。

这是一种排斥肯定和毫无结果的空洞的否定。而辩证法的特征,如列宁讲它包含否定的因素,但并不是单纯的,徒然的、怀疑的否定,而是作为联系和发展的环节的否定,是保持肯 定的否定,它要求指出否定与肯定的联系,指出肯定存在于否定 之中。

“从肯定到否定- 一从否定到与肯定的东西的‘统一’,——否则,辩证法就要成为空洞的否定,成为游戏或怀疑论。” 列宁这些论述在吸取黑格尔的合理思想基础 上,科学地揭示了辩证法和怀疑论的区别,揭示了怀疑论的一个 根本特征,批判了它的否定观的局限和错误。

怀疑论的否定不仅是片面的和空洞的,而且同它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是紧密结合的。这种消极辩证法所揭示的矛盾和否定,都是相对于人的感觉和思维而产生的,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 它具有主观任意和主观外在的性质。它没有认识到对象及其本质 自身内在的矛盾形式的必然运动。

黑格尔在进一步说明思辨哲学和怀疑论的关系时指出,“哲学是辩证的,这个辩证法就是变 化,观念作为抽象的观念,是情性的、存在着的,只有当它感到自己是活生生的时候,它才是真理的;这就是由于它的内在的辩证 性;它扬弃自己的静止、自己的惰性。因此,哲学观念的辩证法是内 在的,而并不是出于偶然的;相反地,怀疑论运用辩证法却是出于 偶然的,一它一碰到什么材料、内容,就指出:它们内部都是否定 的”。

认识论包括辩证法吗(辩证论与怀疑论)(7)

黑格尔

这里,黑格尔指出了辩证法的观念和抽象的观念的对立。一方面,辩证法是肯定运动变化的,而片面坚持肯定的抽象的观念,(即知性的思维,形而上学的独断论)则是惰性的,是存在而不是变化。辩证法的观念,由于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这种内在辩证性,就必然扬弃自己的静止和惰性,形成自身 必然的运动变化,这才是真理的。

另一方面,怀疑论则是片面坚持 否定的一种抽象的观念。它也强调否定和变化,但由此认为一切 都不真实,一切均非自在,而只是对自我意识而存在,于是就成了一种任意的、外在的否定和变化,具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性 质。它是一碰到什么材料、内容,就指出:“它们内部都是否定 的”即内容本身都是不真实的。

这种主观的、外在否定和变化, 黑格尔称之谓“出于偶然的”辩证法。而思辨的辩证法,则是观 念本身客观的、内在的否定和变化,这才是出于自身必然的辩证 法。列宁十分注意黑格尔关于思辨哲学和怀疑论的这一区别,肯定怀疑论的辩证法是“偶然的”,即具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 义的性质。

作为一种哲学认识的怀疑论,是一种有教养的意识。它是主 张“研求的”怀疑,怀疑论的怀疑是从“寻求”或“研究”这个词来 的,所以,怀疑论者也自称为“研究派”。因此,黑格尔认为,我们不可把怀疑论当作通常所说的疑惑,多疑、怀疑的学说。这种疑惑、怀疑是从“”这个词来的,“是一种反复游移于二者或 多者之间的状态,人们既不安于此,也不安于彼”,这是一种心灵和精神的分裂,它使人惶惶不安,这是人心中徘徊于二者之间的状态,它纳人带来不幸。

认识论包括辩证法吗(辩证论与怀疑论)(8)

总之,怀疑只是不确定,一种举棋不定、悬而不决和趑趄不前。 而怀疑论并不怀疑,它是十分确定地证明一切非真。“换句话说,怀疑对于它乃是确定的,并没有期望得到真理的打算,它并不是悬而不决的,而是斩钉截铁的,完全确定的;不过这个决定对于它并不是真理,而是它自身的确定性。这个决定乃是精神自 身的安宁和稳定,不带一点悲愁。

这是一 种有意识的和普遍的否定,即进行证明的否定和把客观事物非真 的看法推广到一切的否定。这样,怀疑论是通过理性达到了看透 一切,自我意识达到了一种解脱,达到一种不可动摇的安定和内在的宁静的心境,对一切都“不动心”,这就是怀疑论的目的和 理想。

皮浪有一次乘船遇暴风雨,同伴们很惊慌,他就指着一 只若无其事地安然咀嚼食料的猪,对同伴们说,哲人应当这样地无动于中。”列宁指出:这是“关于怀疑论者的一 件不坏的轶事。”它生动说明无动于中即不动心是怀疑论者的理 想。

列宁还特地摘录了黑格尔的话:“怀疑论并不疑惑。疑惑正是平静的反面,平静则是怀疑论的结果。”“怀疑论对此对彼都是冷漠的”。并在旁边指出:“怀疑论不是疑惑”。这就是怀疑论的一个重要特征,说明它的目的、理想和立场,是对一切都漠然视之、毫不动心,是超脱和平静坚持对此对彼都不说 “”,都“不要表示同意”。

认识论包括辩证法吗(辩证论与怀疑论)(9)

皮浪

唯物辩证法当然不主张犯了疑心 病的多疑和乱疑,也不主张犯了犹豫病的疑惑和怀疑,而主张研 求的怀疑,这是在人类探索真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唯物辩证法不怀疑客观世界的自在性,不怀疑认识客观真理的可能性, 不把怀疑绝对化,不是从怀疑走向绝望,而是从怀疑走向真理。 这也是唯物辩证法和怀疑主义一个重大区别。

由上可见,古希腊和罗马的怀疑论,一方面是哲学衰退的表现,是人类理性趋向消极和绝望,另一方面又是人类认识史上的 一个环节,是理性的深化。怀疑论是一切确定事物的辩证法,他反对知性思维和独断论是有意义的,但这只是停留于单纯否定的消极辩证法。而且还具有主观主义、相对主义的特征和偶然的性 质。

很多人认为怀疑论是不可克服的,的确,它确是最难驳倒的,黑格尔说:“怀疑论的不可克服性无疑地是必须承认的,不 过这只是就相对于个人的主观意义而言” ,可是这只是主观的不 可克服性”。

从作为理论学说而言,辩证法就能克服怀疑论,唯物辩证法认为,驳倒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武器——实践。但从作为个人的信念而言,则怀疑论就使他麻木不仁,对一切都“不动心”。黑格尔说:“实际上,如果一个人决心做怀疑论者,那就不能说服他,或使他接 受实证哲学——这正如不能使一个全身瘫痪的人站起来一样。” 列宁称赞这话“说得好!!”好就好在它表明怀疑论 就是一种对真理的无能为力,同时也告诉我们必须认清怀疑论的实质和它的麻醉作用,防止陷入这种对一切无动于衷的麻木不仁。

认识论包括辩证法吗(辩证论与怀疑论)(10)

舒尔兹

黑格尔还认为:我们必须把古代怀疑论和近代的怀疑论区别 开来,古代的具有真实的,深刻的性质,近代的即与黑格尔同时代的舒尔兹等人的怀疑论,只停留于感性现象而反对思想、概念 和理念,反对高级的哲学理论。黑格尔指出他们的二个区别:近代的认为感性的东西都是真理,古代的认为应该适应感性的东 西,但它不是真理;近代的不怀疑事物的实在性,古代的怀疑事 物的实在性。

列宁很注意这种区别。因为这种舒尔兹的怀疑论把感觉作为真理和最后的东西,它已丢掉了怀疑 论的辩证法,或者可以说已经不是怀疑论,而是一种更纯粹的主 观唯心论和丢掉了辩证因素的不可知论。

近代怀疑论的主要代表是休谟和康德(舒尔兹是休谟主义以及贝克莱主义的信奉者), 康德虽自称是批判哲学或批判主义,但黑格尔认为他也是怀疑论,在《逻辑学》中就曾指出:康德“简单地仿效休谟的怀疑论方式”去批判关于“灵魂”的抽象的、片面的规定。即“牢牢 地抓住自我意识中的自我,丢掉一切经验的东西。

认识论包括辩证法吗(辩证论与怀疑论)(11)

贝克莱

列宁很注意黑 格尔把休谟和康德看作怀疑论者的看法,并自问“黑格尔从哪里 看出休谟和康德的怀疑论?”又自答道:“大概黑格尔在这里看 出怀疑论是在于:休谟和康德没有把‘现象’看做显现着的自在之物,把现象和客观真理割裂开来,怀疑认识的客观性,把一切 经验的东西和自在之物割裂开来.....”这种局限现象,以自我作为本质,怀疑认识的客观性,就是近代怀疑论的基本特点,它的确具有古代怀疑论的共同特征,但又不同程度地抛掉了古代怀疑论的辩证因素,所以黑格尔认为近代的怀疑论 (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比古代的怀疑论更为低极。

古代的怀疑论是既有消极意义也有积极意义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怀疑 论,在反对封建主义和经院哲学束缚的斗争中起过特殊的作用。 十八世纪以前的一些资产阶级怀疑论,如法国的比埃尔·培尔 (1647一1706),“用自己的怀疑论武器从理论上摧毁了十七世纪 的形而上学。”他们在当时都有积极作用。

十八世纪 产生的黑格尔所指的怀疑论,如果它们产生时还有一定积极意 义,如休谟的怀疑神的存在。那末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如拉法 格所说那样,已成为反动的思想运动。列宁也指出:连古代新柏拉图派的“公开地‘认真地’导 向神的哲学唯心主义,比虚伪而卑怯的现代不可知论要正直些。” 古代怀疑论的辩证法因素也被他们抛撒干净了。可见,正确把握怀疑论的实质,划清辩证法与怀疑论的界限,恰当估价怀疑论的历史作用的变化,对于正确理解和掌握辩证法具有重大意义。

总之,列宁在《哲学史讲演录》摘要中,对辩证法思想的起源分类和历史,对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原则和本质,对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一些重要问题,对辩证法与诡辩论、怀疑论、折中主义的联系与区别,都作了深入地探讨。

关于折中主义涉及得少一点,主要在考察新柏拉图派的亚里山大里亚的哲学时,列宁摘录和研究了黑格尔对折中主义的评论。黑格尔把折中主义分为较好意义的和坏的意义的二种,他认为亚里山大里亚哲学是“较好意义之下的折中派哲学家”。他们是以一个更具体、更深刻的理念把以前的哲学系统结合起来。 就这种意义而言,他认为柏拉图也是折中派。

认识论包括辩证法吗(辩证论与怀疑论)(12)

比埃及尔·培尔

但是,由于亚里山大里亚派结合了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派的哲学,它常常被人称为折中主义。黑格尔认为如果这是一种坏的意义的折中主义,那它就不是折中派,关于这种坏的折中主义的特点,黑格尔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他指出,“如果折中主义的意思是无一贯 原则地从这种哲学里取一点,从那种哲学里取一点,拼拼凑凑,好象一件用许多不同颜色、不同材料的布片拼起来的衣服似 的一一那就是很坏的东西。”它只提供“一种肤浅的堆积物。”

这种折中主义者,又可分二种,一部分是一般没有教养的人,他们并存着许多极其矛盾的观念,从来不想贯串起来,也从来没有意识到它们的矛盾,另一部分折中派是聪明人,思想和行为都是有意识的,他们要最好的东西,从每个系统中抽取好的东西,只是没有思想联系,也就是根本没有思想,前者好坏并着,后者只 要好的,前者不自觉,后者自觉,但二者共同点是没有内在的贯串 联系。

折中派的哲学正是毫无根据、毫无一贯性的东西。“ 列宁对于折中主义的这一特征作了摘录, 并给以肯定的。列宁曾说,概念达到对立面统一的灵话性,如主观地运用就是折中主义和诡辩,主观任意地运用对立面的转化,就是诡辩,主观任意地运用对立面的结合,就是折中主义。辩证法则是客观地运用灵话性,即极据客观条件和反映客观规律的运用对立面的同一的灵适性,列宁对辩证法同诡辩论、 怀疑论,新中主义的界限划分,以及对辩证法内容和历史的探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