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曾在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中写道:"世界上有一条大河特别波涛汹涌,淹死了许多人,叫聪明"。

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聪明人总想凭借自己的机灵毫不费力地得到一些东西,他们费尽心机地寻找捷径,想要快速致富,一夜成名······

但他们却忘了,捷径走得多了,就会丧失走崎岖之路的能力。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有这样一句话:"看似最好命,最容易的道路另一头总是通往极艰难的存在"。

很多人最后恰恰是毁在了太聪明,其实,上帝更爱"笨小孩"。

1、你以为的"聪明"有时会害了自己

还记得"小马云"范小勤吗?几年前,一张酷似马云的照片让他从一个无人知晓的农村孩子一夜之间火爆全网。

为什么天使总是被人祈祷(为什么上帝总是偏爱)(1)

他的照片甚至引起了马云本人的关注,马云还在网上调侃说以为看到了自己,并承诺将承包范小勤所有的读书费用。大家都认为,范小勤的命运将就此改变。

然而,事情却没有朝着正常的轨迹发展,他的父亲为他选择了一条看似更容易的路——和经纪公司签约当网红,靠那张特别的脸蹭马云的热度赚快钱。

在范小勤的父亲看来,这样的选择无疑是聪明的,因为学习的路充满了不确定性,需要投入数十年的时间和金钱才可能有回报,而当网红用不了几年就能赚得盆满钵满,所以,他果断地将只有八岁的儿子交给了别人去"培养"。

被包装后的范小勤每天穿着西装出入各种商业活动场所,他坐着豪车,吃着大餐,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他家也因此得到经纪公司给的几万块钱,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

可好景不长,随着慢慢长大,范小勤长得和马云越来越不像,没几年他就被湮没在一波又一波的网络浪潮之中,最终惨遭公司解雇。几年来,在本该学习的年纪,他不但荒废了学业,而且没有学会任何技能,根本无法在城市立足,只好回到老家继续做回那个大字不识的范小勤。

本想着让儿子乘上时代的快车迅速致富,走上人生巅峰。不曾想,兜兜转转他又回到了原点。如果当初范小勤的父亲能抵抗住一时的名利诱惑,让孩子去学校接受教育,结局或许会是另一番模样。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曾说:"万万不要迷恋捷径,物理上的捷径由勾股弦定律支撑,而人生的捷径就是自寻短命"。

电影《成长教育》中的主人公珍妮聪明漂亮,和所有青春期的少女一样,她有个巴黎梦,骨子里无比向往浪漫的生活。

所以,当多金又体贴的中年男人戴维出现在她生命中,对她大献殷勤时,珍妮很快就陷入了爱河。

为什么天使总是被人祈祷(为什么上帝总是偏爱)(2)

戴维带着她去高档餐厅,参加艺术品拍卖会。见识了上流社会浮华奢靡的生活后,珍妮沉浸在了物质欲望的漩涡中,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考取牛津的梦想也早已被她抛到了九霄云外。

她对校长和老师的劝告嗤之以鼻,不假思索地选择辍学并接受了戴维的求婚。直到某一天,珍妮发现原来戴维有妻子,而她只不过是对方玩弄过的众多无知少女中的一个罢了。

在电影的最后,珍妮有这样一句台词:"我知道我想要的生活没有捷径",这是她在付出惨重的代价后得到的教训。

不付出就收获原本就是一场荒唐的美梦,可惜,很多所谓的"聪明人"依然甘心为此"赴汤蹈火"。

很多时候,你以为的捷径其实是绝路,踏踏实实地走那条看起来更崎岖的路,可能会苦一阵子,但收获得是别人夺不走的本领。

2、肯下笨功夫是一种大智慧

金庸先生在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塑造的人物郭靖生性愚笨,江南七怪之一韩小莹教郭靖一个招式,连着教了七八次,郭靖都学不会,韩小莹硬是耐着性子从头到尾细细地解说了一遍,结果郭靖又练了七八次,却还是学不会,真是笨的可以。

后来郭靖跟随洪七公学武功,也被洪七公气急败坏地骂:"你满头大汗地练了这么久,原来连这点粗浅道理还刚想通,可真是笨到姥姥家了"。

但就是这样一个被好多人嫌弃的笨学生,最后却成为特别厉害的武林高手,让他实现逆袭的秘诀别无他法,就是勤奋。他身上有一股别人没有的韧劲,练武从不偷奸耍滑,一遍不会,就练十遍,别人一个招式练一天,他就练十天。

在《射雕英雄传》原著中有这样一段话:"不论读书学武,以致弹琴弈棋诸般技艺,若是急盼速成,勠力以赴,有时反而窒滞良多,停顿不前。"

这告诉我们一个颠扑不灭的真理,任何事情,想要学得透彻,学到精髓,必须下苦功,费心力。总想着速成,结果注定是一无所获。

金庸先生曾说自己和郭靖的相似之处就是,性格反应比较慢,但是有毅力,比较喜欢下苦功夫,不求速成。当年他在报纸上连载武侠小说,连续十几年坚持日更,几乎从未间断。

为什么天使总是被人祈祷(为什么上帝总是偏爱)(3)

《书剑恩仇录》写到一半,开始连载《碧血剑》,《碧血剑》完结后第二天就开始连载《射雕英雄传》,《射雕英雄传》完稿第二天,又立马连载《神雕侠侣》。

正是这种惊人的勤奋,促使他笔耕不辍,创造出无数精彩的武侠故事,成为一代武侠宗师。

即便年过八十,身负盛名,金庸先生依然没有停止学习,而是选择远渡重洋,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面对外界的各种声音,他回应说自己崇尚陈寅恪的"不求学位,只求学问"。

经过刻苦学习,他终于在86岁那年顺利毕业,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试问有如此孜孜不倦地钻研精神,什么事做不成呢?

国学大师钱穆说过:"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

在别人挖空心思想着怎么才能让自己更省力时,那些肯下笨功夫的人早已上路了,长远来看,这才是一种大智慧。

3、上帝更爱“笨小孩”

著名导演李安从小就是一个比别人慢半拍的孩子,反应慢,说话慢,脑子也不怎么灵光,高考连续两次落榜,对学习一点儿都不开窍的他一度让当校长的父亲头痛不已。

后来,他准备专科考试,进入台湾艺专影剧科学习,找到了自己一生热爱的事——拍电影。为了继续进修,他出国读了硕士,可毕业六年,却还是一事无成,只能每天在家带孩子做饭。回忆那段日子,他曾感叹:"就这样耗了六年,心碎无数,若是有日本丈夫气节的话,早该切腹"。

绝望的日子里,幸亏有一点一直没有变,那就是写剧本,他忍受着孤独,像个傻子一样地一头扎进光影世界中,灰头土脸的岁月里,理想已经不好意思再说出口,而是被悄悄地埋在心底的某个角落。

36岁那一年,命运终于对这个执着落魄的中年男人网开一面,他写的《推手》剧本获奖,蛰伏已久的"笨小孩"李安一战成名!

2013年,他执导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11项提名。电影配乐师麦克·唐纳在影片获奖前曾接受媒体采访,他评价李安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在工作中很专注投入,并表示要赶上李安的勤奋指数,是参与本片最大的挑战。

为什么天使总是被人祈祷(为什么上帝总是偏爱)(4)

然而,得奖后的李安却没有将自己拉上神坛,他甚至不止一次地说自己是个笨人,他说:"这绝不是谦虚,我没有天分,只有傻劲,电影需要傻劲。在这个世界上,像我这样的,傻傻地努力,笨笨地坚持的人不少,幸运的是,上帝最爱这样的笨小孩"。

这不禁让我想到电影《阿甘正传》,主人公阿甘从小智力低下,被很多人嘲笑欺负,但他却从未停止自己前进的脚步,而是只要认定一件事,就不计得失地去做,正是这种笨办法让他取得了很多人达不到的成就。

上帝之所以偏爱"笨小孩"并不是因为他们笨,而是因为他们虽然笨却很努力,这样的孩子,就算是笨,也笨得可爱。

大浪淘沙,岁月的河水荡涤掉生命的尘土,沉淀下生活的厚重。很多聪明人在苦涩的追梦之旅中选择中途退出,反而是一些"笨小孩"矢志不渝地坚持着,他们把梦想小心翼翼地藏在内心深处,不动声色地守护着,他们看起来傻傻憨憨却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愿这世界上每一个努力的"笨小孩"都能得到命运的嘉奖,在自己的人生剧集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