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二战顶级武器(盘点二战德国那些王牌武器)(1)

​“复仇天使”V2导弹。 V2,是由德国火箭专家维尔纳. 冯. 布劳恩为首的小组在波罗的海港口佩内明德研制的A 系列远程火箭的一种,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弹道导弹。"V" 来源于德文Vergeltung ,意即报复手段,这是德国在遭到盟国集中轰炸后表示要进行报复的意思。V1和V2表示这两种型号仅仅是整个系列的恐怖武器的先驱。V2长13.5米,发射全重13吨,能把1吨重的弹头送到322千米以外的距离。火箭由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动,燃烧工质为液氧和甲醇。发射时火箭先垂直上升到24-29千米高,然后按照弹上陀螺仪的控制,在喷口燃气舵的作用下以40度的倾角弹道上升,也可由地面控制站向弹上接收机发射无线电指令控制。一分钟后,火箭已飞到48千米的高度,速度已达每小时5796千米。此时,无线电指令控制系统指令关闭发动机,火箭靠惯性继续上升到97千米的高度,然后以每小时大约3542千米的速度大致沿一抛物线自由下落,击中目标。由于当时制导系统的精度所限,误差较大。 1943年初按盟国情报人员的情报,盟国发现这一计划,并由对佩内明德的空中侦查得到证实。1943年8月17日夜,英国皇家空军对佩内明德进行了一次著名的大规模空袭,毁伤了V2的地面设施。为预防重蹈覆辙,德国将V2工厂迁到山区的山洞工厂,这就耽误了预期的火箭攻势。9月份第一枚V2落到伦敦。火箭攻击造成了严重的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如果在六个月前对登陆部队集结地进行集中攻击而不是伦敦的话,即如艾森豪威尔将军所说,盟国将遭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对伦敦的攻击都是在上午7至9时,中午12至2时,下午6至7时交通高峰期进行的,企图吓垮英国的民心士气。可是,对经过1940年空袭的英国人民,在全面胜利已如此接近时,这种新的恐怖算不了什么。在诺曼底前线的英国士兵更尽了最大努力用最快速度向威胁他们家庭的火箭发射地挺进。除了向伦敦发射外,在盟军9月4日占领安特卫普港后,德国向安特卫普港进行了大规模导弹攻击。V2一共生产了10000余枚,用于实战发射约5000枚。1945年德国投降前夕,布劳恩和400余名火箭专家向美军投降,后到美国,成为美国火箭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奠基人之一;苏联也缴获了大量V2的成品和部件,并俘虏了一些火箭专家,以此为起点,开始自己的火箭和空间计划。

德国二战顶级武器(盘点二战德国那些王牌武器)(2)

​ Me-262是人类航空史上第一种用于实战的喷气式战机。它那呼啸着的喷气式发动机和后掠式机翼显示了战斗机发展的新方向,同时也揭开了空战史上新的一页。虽然Me-262被视作深陷绝境的德国空军施展的最后绝招,而且其生产能力远远达不到扭转战局的需求,但不到一年的实战过程却证明它不愧为一种强大的作战飞机。Me-262的设计工作始于1938年。当时德国梅塞施密特飞机制造公司的沃尔德玛博士设计了飞机的后掠翼机体(具翼),采用了BMW (宝马)公司最新开发的涡轮喷气发动机。1941年4月,原型机Me-262 V1机体建造完成,一开始采用的是著名的尤莫210G 式液冷活塞发动机,11月才换装喷气发动机。1942年7月18日,温德尔上尉驾驶喷气式原型机试飞成功。德国空军于8月定型为“雨燕”(生产型是全后掠翼的)。但是由于资源短缺和盟军的轰炸,Me-262直到1943年6月才开始生产。事情却在这时发生重大变化——希特勒在观看了Me-262的飞行表演后,只凭个人意愿便断定对它的空战能力没有信心,也没有兴趣改变德国空军现役的战斗机编队,坚持要将全部Me-262改为轰炸机,甚至还下达了命令。就这样,德国空军企图通过生产这种新式喷气机来抵御盟军空袭的计划落空了,为的只是迎合想借此飞机投几颗炸弹的愚蠢愿望。Me-262作为战斗机和拦截机表现优异,但奉希特勒之命开始对地攻击后成为飞行员的恶梦。开始时为提高命中率而实施俯冲轰炸,许多飞机由于受不了震动在天空解体;中队指挥官为保存飞机命令实施水平轰炸后,命中率则大大下降。据说当盟军空军指挥部门得知此消息后曾举杯庆祝,但在德国谁又敢违抗希特勒的旨意使它物尽其用呢?——后果是所有的me-262都装上了炸弹外挂架(好像给大炮上刺刀)。火箭在Me-262对盟军轰炸机拦截的优异表现中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一般的战术是在盟军轰炸机群外以两到三架me-262各自以外挂的24枚火箭集中射击,以火箭爆炸形成的弹雨大量杀敌;再高速突入机群内以4门20毫米机炮轰击(战争晚期由于工厂被毁,为保存飞机,Me-262不再冒险突击了)。原本已经在抵御空袭的作战中有了突出表现的Me-262被迫进行了重大的改装,生产线也花了不少时间去改成轰炸机的元件尺寸。但是在轰炸机测试尚未有结果之前,希特勒又改变初衷放弃了轰炸机计划。但是由于生产的拖延,加上战争已到后期,一种型号的飞机能够改变什么?Me-262的最终生产型被交到第44战斗机大队,它是在战争结束前最后一个月才投入防空袭战斗的。由于飞行员对这种新式飞机训练不足所造成的技术失误,Me-262在战场上自己坠落的比被击落的还要多。但是44大队的王牌飞行官们(其中有著名的“击坠王”——巴尔霍克少校)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大概击落近50架盟军战斗机、还有多于此数的轰炸机)。作为世界上第一种能作战的喷气战斗机,Me-262的出现极大震动了盟军。拥有540mph 的马力,它能超过二战天空的任何飞机。 me-262从1944年晚期开始少数量地服役于四个飞行中队。

德国二战顶级武器(盘点二战德国那些王牌武器)(3)

​ 人类枪械史上永恒的经典--MG-42通用机枪德国在一战中战败,根据凡尔赛条约得规定,战败的德国不可以制造重机枪。德国在一战后,国家实力迅速恢复。随着国力的恢复,曾经有着欧洲最强陆军称号德国军方--自然不甘心受条约的限制,永远成为一支半保安性质的部队(只有10万人,不可以装备先进武器)。其实上,几乎从刚刚结束战争开始,德国的各项科研活动转入地下,研制的步伐虽然有时候放缓但是始终没有停顿。不过德国始终是一战的战败国,如果明着去违背凡尔赛条约规定,一定会立刻遭到西方盟国的严厉处罚。所以,这根红线是不敢碰的,既要隐讳,又要发展,这好像就难了。所谓愿者不难,德国人很快以自己特有的精明,巧妙的迂回过了条约的限制。他们研究了一种从传统眼光看来,完全不是重机枪的通用机枪。这挺通用机枪,如果它使用二脚架,配备75发弹鼓就可以作为轻机枪使用,跟随班排作战。它如果使用重机枪的三角架,配备300发弹箱,就可以作为重机枪使用,成为营连的支援武器。如果装上了装甲车或者坦克,它又是车载机枪,成为盟国步兵的恶梦。它的最大特点是不同于马克希姆重机枪的采用水冷降温的方式,而是和轻机枪一样采用气冷式,通过迅速更换枪管来保持射击的连续性。MG34大量装备德军部队各级部队,也是德军的各种装甲车辆的制式武器。在实战中,MG34的可靠性和出色的射击性能,都得到德国军方的相当肯定,它是德国步兵的火力支柱。但是MG34有一个比较严重的缺点,它的结构较复杂,复杂的结构直接导致制造工艺的复杂--耗费更多的工时和材料。在实战中,需要的是可以大量制造和装备部队的机枪,而根据MG34的生产能力,即使所有工厂全部开足全部马力,也没法满足前线的需要。不过MG42刚刚诞生并且装备部队的时候,在西方潜伏于欧洲的谍报人员来看,这实在是一款粗制滥造的武器,是若干铁片和一根铁管的拼凑物。当时雪片一样的报告飞告华盛顿和伦敦,内容都是同样的:德国已经不行了,他们极端缺乏原材料,连他们战术核心的机枪,都采用如此简陋粗糙的制造技术。不过,当美英的枪械制造专家得知这个情况以后,却是大吃一惊。他们清楚的知道,采用冲压技术的德军在机枪这个方面,已经远远领先了他们。在后来的实战中,也很好的证明了这点。MG42式7.92mm 通用机枪原称为M39/41式标准机枪。1942年德军开始装备该枪,命名为MG42式机枪。它是1939年由德国的格鲁诺博士根据波兰设计图纸研制的。格鲁诺博士的主要贡献是大量采用冲铆件,大大地提高了武器的生产效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该枪已生产100万挺。

德国二战顶级武器(盘点二战德国那些王牌武器)(4)

​ 1906年,德国的日耳曼尼亚造般厂为德国海军建造的第一艘潜艇“U1”号成为大西洋上最令人恐惧1906年初,德国人建造了以柴油机为动力的U 型潜艇。1914年9月5日,德国U21号潜艇用一枚鱼雷击沉英国军舰“开路者”号,250名官兵葬身海底。1914年9月22日,德国U9号潜艇在比利时海外用不到90分钟的时间就击沉3艘12000吨级的英国装甲巡洋舰,舰上1500人死亡。到1915年末,德国潜艇击沉600余艘协约国商船;到1916年和1917年,被击沉的商船总数已分别达1100艘和2600艘。仅1艘U35号德国潜艇就独自击沉了226艘舰船,总计达50多万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潜艇击沉的商船总数达5906艘,总吨位超过1320万吨。据统计,整个第一次世界大占中用潜艇击沉的各种战斗舰艇共达192艘,其中有战列舰12艘,巡洋舰23艘,驱逐舰39艘,潜艇30艘。战争中各参战国共建造了640余艘潜艇,德国建造的潜艇就有300多艘,其中U 型潜艇以其卓越的水下机动性和作战能力在海上了尽了风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潜艇成为主要的水下战舰。战前,各参战国共有潜艇496艘,战争中建造了1669艘,潜艇总数达2100余艘。战争期间,潜艇击沉的作战舰艇达395艘(含战列舰3艘、航空母舰17艘、巡洋舰32艘、驱逐舰122艘),击沉的运输舰船达5000余艘,2000余万吨。德国依仗性能先进的U 型潜艇,大大西洋海域有效地攻击了盟军的商船队和护航船队。指军上将卡尔·邓尼兹发明了“狼群”战术,用6—12艘潜艇组成水下舰队,白天尾随护航队,黄昏时进入攻击阵位,夜晚钻入护航队中用直航鱼雷实施近程攻击。1940年10月,一个由12艘潜艇组成的“狼群”就击沉了32艘舰船,而自己安危无恙。到1941年,德国用潜艇击沉盟军舰船的总数已达1150艘;到1942年上升到1600艘。1943年以后,盟军在舰艇、飞机上加装了反潜雷达,使舰船沉没数量降低了65%,到1944年只有200艘舰船被击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共建造潜艇1131艘,加上战前造的57艘,共1188艘。这些潜艇击沉了3500艘舰船,造成45000人死亡。

德国二战顶级武器(盘点二战德国那些王牌武器)(5)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德国军队广泛使用一种Flak 88毫米火炮。它既可以当高炮用, 也可以当反坦克炮用; 既有牵引式, 也有自行式。它以威力大、打得准而著称。在著名的北非阿莱曼战役中, 隆美尔兵团的88毫米火炮, 给兵力占优势的英军以沉重打击, 成为“英国坦克的克星”。就连二战题材的电脑游戏中88毫米高炮也是明星兵器之一。88毫米高炮扬名立万的著名战役是北非战役。德军炮兵部队往往在英军坦克的射程之外来攻击英军坦克。英军的坦克兵往往是还没琢磨过味来, 坦克就被德军的炮弹击毁了。这令英国大兵十分恐惧。其心理震撼作用远远大于实际毁伤效果。在1941年6月17日哈尔法亚高地争夺战中, 以5门88毫米高炮为核心的德军守备部队在兵力和装备上明显劣于英军, 但是, 他们顶住了兵力占优势的英军的轮番进攻, 共击毁了80多辆英军“范伦泰”坦克, 创造了骄人的战绩。在东部战线,88毫米高炮主要用于抗击苏联红军的优势坦克, 同样取得了可观的战绩。二战后期, 盟军和苏联红军从东西两个方向向德国本土进军, 此时的88毫米高炮主要用于本土的对空作战, 直到二战结束。

德国二战顶级武器(盘点二战德国那些王牌武器)(6)

​ 几乎每一部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记录片都有这样一个镜头:一群象兀鹰一样的飞机遮天蔽日而来。猛然间,它们以近乎与地面垂直的角度向下俯冲,发出尖利的怪啸声。这就是著名的JU-87斯图卡。JU-87 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于1940年5月正式进入了世界航空专家和军事家的眼中。在夏季的天空中,斯图卡黑色的身影给地面上成群结队后撤的法国军队和难民带来了数不尽的恐惧。在奉命轰炸交通枢纽,尤其是摧毁可以阻碍盟军集结的桥梁的任务中,斯图卡上的飞行员常常发现他们的目标上,布满了逃难的法国难民。然而斯图卡在伴随着尖利刺耳的警报声进行了外科手术式的精确轰炸。在进攻波兰的战役中,超过300架斯图卡轰炸机参与了对波兰的空袭行动,并且有相当出色的表现。而在1940年进攻法国和低地国家的行动中,斯图卡的表现则让世界为之震惊。英国、法国、比利时以及荷兰的军队数量和坦克数量都超过了德军,而德国空军牢牢地掌握着制空权,这使得德军地面部队能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向前推进,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在这之中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斯图卡就像一门会飞的火炮,具有大范围的作战能力和灵活的攻击性,在盟军的阵线后方集结的法军装甲部队常常在运输途中就遭到了斯图卡毁灭性的打击。

德国二战顶级武器(盘点二战德国那些王牌武器)(7)

​ 二战期间,德军的“闪击战”得意屡屡得手,与其拥有强大而先进的空中机群是分不开的,这其中,著名的Me 109战斗机功不可没。梅塞斯密特Me 109(又叫Bf 109)战斗机是德军二战中的主力战斗机,它从战争爆发一直使用到战争结束,从欧洲一直打到非洲,参加了德军所进行的所有战役。从技术上讲,它达到了活塞式飞机的最高水平,曾创造实用的螺旋桨飞机陆上飞行速度的最高的世界纪录。德国巴伐利亚公司由著名飞机设计师维利·梅塞斯密特教授主持,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他们潜心研究,博采众长,在1935年,隆重推出自己的品牌产品——Me 109战斗机。Me 109战斗机采用全金属的结构,下单翼,单座,装一台DB.601活塞发动机,1100马力,带动一副三叶螺旋桨。后3点起落架,主起落架可收至机翼内其形体细长,流线型突出。机身长8.8米,翼展9.8米,机高3.6米,起飞重量2605千克。与德军早期的战斗机相比,它采用了2种全新的设计。一种是无支撑的下单翼;二是起落架可收放。Me 109战斗机充分显示了坚固、轻巧、可靠、灵活的特征,攻击能力比同时期的战斗机要强许多。操纵十分方便,不会轻易地进入螺旋,这是一种很有实战价值的飞机。二次大战前,Me 109战斗机已经开发出系列产品,并大量投入批生产,其中主要的型号是D 型和E 型,前者战前生产了235架,后者战前生产了850架。E 型是战前开发的最新机型,最高时速达550千米,装有2挺7.9毫米口径机枪和2门20毫米口径的机炮。战争爆发后,公司又不断推出新的改进型,主要包括各类E 型、F 型、G 型和K 型等。其中G-6型为例,装备了戴姆勒-奔驰公司著名的DB-605A 大马力液冷发动机(1475马力),最大飞行速度达630千米/小时,火力系统为2挺13毫米的机枪和3门20毫米的机炮,攻击能力进一步提高。各种G 型飞机共生产了2万1千多架。1944年推出的K 型,最大时速更是超过了700千米,已经接近了活塞式飞机的速度极限。Me 109系列战斗机总共生产了3万余架。除了德军外,还提供给同盟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等国,西班牙仿照生产了数百架。1944年后,由于集中力量开发Me 262喷气战斗机,所以Me 109系列终止了进一步改进。Me 109战斗机在战时德国各年生产数量1939年-449架 1940年-1693架 1941年-2764架 1942年-2665架 1943年-6274架 1944年-13786架 1945年-2696架总数:30573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