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陆的很多人来说,邓丽君的歌声早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

1979年前后,一些台湾返乡探亲者将邓丽君的盒带带回了大陆。邓丽君温婉哀伤的音色立刻征服了在文革中饱受艰辛的人们。

然而,当时的大陆还并未完全开放,邓丽君的歌曲被称为“靡靡之音”、“黄色歌曲”,受当时政治环境所限,人们不敢公开听唱邓丽君的歌曲,但台面上的限制并不能抑制民间的热情追捧,她的音乐还是迅速流传开来。特别是像《阿里山》一类的歌,很多人都会哼唱。

邓丽君生前最经典的一首歌(邓丽君的最后一首歌竟是为他而写)(1)

1984年,情况起了变化。那时,从内地到香港的人,几乎每人都要购买邓丽君的录音带,并且带回内地来。这种现象风靡一时,引起了舆论的关注。对此,还引起了诸多的传闻。

有这样一种传闻,说一个中学生非常喜欢邓丽君的歌曲,可是中央曾经下令禁止播放,所以他父母不允许他听唱邓丽君的歌。这个学生很生气,就给当时的国家负责人邓小平写信,追问为什么要禁邓丽君的歌曲。邓小平给这位学生回了信,批示了一句话:“我也喜欢听邓丽君的歌。

还有另外一个传闻,说香港立法局议员邓莲如进京时,得到邓小平接见,他们两人交谈时,邓小平很高兴地对他说:“香港有个邓莲如,台湾有个邓丽君,我们都是本家。”尽管以上两点只是传闻,而且可能是喜欢邓丽君的歌迷杜撰出来的故事,可人们把她与邓小平相提并论,从中也可看出邓丽君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不同一般。种种传说虽无从证实,但邓丽君的歌传遍大陆,带动大陆音乐的新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

邓丽君以歌后之姿“攻陷”日本市场时,1979年到1980年,一场“假护照风波”使她陷入意外风波。随后事业陷入低潮,上世纪80年代末,她开始漫漫淡出歌坛。弟弟邓长禧追忆,最近在整理姐姐遗物时,意外从笔记本里发现了一首歌,“这是邓丽君最后的歌,是关于我的。” 邓丽君性格不张扬,情感世界却风雨不断,与大马公子、成龙、法国男友保罗的恋情一直为世人熟悉,对家人的爱也深埋心底。

在与成龙的这段恋情中最终还是不欢而散,她在分手时给成龙留了盒磁带,里面的歌曲是《你怎么说》,“你心里根本没有我,把我的爱情还给我!”一路唱着情歌的她把自己唱进了歌曲里,一股小女子的幽怨扑面而来。与她相比,成龙就理性多了,他完全明白两人的爱情是一场错误的时间与地点造就的一场机缘巧合。去就去了,不必多想。

邓丽君生前最经典的一首歌(邓丽君的最后一首歌竟是为他而写)(2)

弟弟邓长禧披露,“从她的笔记本中找到一首歌,叫《小白菜和弟弟》,遗憾的是只有一些摘要、词句,没有完整的歌词。写我的原因,可能因为我从小就是她的跟屁虫,一直到她小学毕业都形影不离,我们只相差一岁。

邓丽君生前最经典的一首歌(邓丽君的最后一首歌竟是为他而写)(3)

邓长禧-弟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