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港当代流行歌的创始

在70年代之前,香港的乐坛主要以英文歌和国语歌为主导,民族小调和英美式流行曲大行其道,粤语歌只是次角,真正意义上的粤语歌很少。这时香港的乐坛还没有成气候,只是跟着欧美和台湾的乐坛走,是一个“外来语言”统治的年代。这时候,出现了一批以许冠杰为代表的歌手们,他们逐渐开始唱一些粤语歌,而之后的徐小凤及温拿乐队等也开始崛起。香港的乐坛开始真正成熟起来,为以后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重温记忆中的香港乐坛(90年代香港乐坛的流行与回味)(1)

许冠杰被誉为香港当代流行歌的鼻祖,他创造的以香港口语演绎法开创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纪元,对粤语歌的推行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2

电视剧歌曲风行的时代

郑少秋不仅是那段时期最红的影星之一,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歌星之一。粤语中有一个词叫“劲秋”(意即非常厉害,有人写作“劲抽”),据说便是典出郑少秋:因他以“劲秋”来命名自己的演唱会而广为流传。

重温记忆中的香港乐坛(90年代香港乐坛的流行与回味)(2)

叶丽仪这位歌手可能大家都不太熟悉,不过有一首歌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首歌就是《上海滩》,而其演唱者就是叶丽仪。据调查,在华人中影响最大的歌曲第一是《月亮代表我的心》,第二就是《上海滩》。

3

谭张争霸将香港乐坛带至全盛时期

‘谭’则是指校长谭咏麟,而‘张’则是哥哥张国荣。所谓‘谭张争霸’其实是一个张国荣追赶谭咏麟的游戏,谭咏麟在强劲对手面前一直保持领先的位置。两位的歌迷也是势成水火,互骂互殴的冲突时常发生。最过份的事件是谭咏麟的歌迷划花了张国荣的爱车并留下“张国荣死于爱滋病”的恶毒辱骂。

重温记忆中的香港乐坛(90年代香港乐坛的流行与回味)(3)

如此过份的做法使两人不堪重负,谭咏麟88年初在1987年度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宣布不再领奖,他的歌迷为自己实在太过火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即使他们一再哭求着“唔好……”亦无济于事。在谭咏麟退出之后,张国荣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轻取88、89两届最受欢迎男歌手后,身心疲惫而又索然无味地宣布告别演艺圈(但后来他复出拍戏,之后更是复出歌坛)。

重温记忆中的香港乐坛(90年代香港乐坛的流行与回味)(4)

在谭张在为最受欢迎男歌手进行贴身角逐的时候,梅艳芳牢牢着占据女歌手的第一把交椅。梅艳芳凭借日本电视剧《赤的疑惑》一鸣惊人,进入最受欢迎的歌星行列,次年推出的名曲《似水流年》将她送到最受欢迎女歌手的位置。

重温记忆中的香港乐坛(90年代香港乐坛的流行与回味)(5)

张国荣宣布退隐之后,不到三十岁的梅艳芳也宣布退出。这曾引起当时正渐入佳境的叶倩文的抗议:阿梅比我年纪还小,她都退了我可怎么办?不过和好友张国荣一样,不久之后她又复出了。

重温记忆中的香港乐坛(90年代香港乐坛的流行与回味)(6)

在香港红馆,梅艳芳最后一次演唱会,最后一首压阵歌《夕阳之歌》,身披着超长婚纱的阿梅在歌唱到一半时已经徐徐地走上人生最后的梯上,走到阶梯的最尽头回望着所有的观众豪迈地道“拜拜……”接着门慢慢地关上!她笑着完成了她人生最后一次经典演唱会!就这样百变歌后告别了她的人生舞台,接着也告别了所有的歌迷,离开了这个美好的世界,归于天堂!人虽已去,但她的动人歌声、百变形象及台风,定常留歌迷心中。悲伤感慨之余!仿佛时间就像似水流年……

4

从谭张时代走进九十年代

在八十年代后期出现了一位极具潜力的新晋女歌手,这位就是以永远头戴一顶可爱的帽子为标志的陈慧娴,她以小家碧玉的乖乖女形象和甜美的声线赢得认可。

重温记忆中的香港乐坛(90年代香港乐坛的流行与回味)(7)

1989年陈慧娴迫于家人压力,出人意料地宣布暂停其歌手生涯,赴加拿大留学,其告别曲《千千阙歌》红极一时。1992年,陈慧娴在加拿大完成了她与宝丽金唱片公司合约中遗留的一张唱片《归来吧》,《飘雪》、《红茶馆》等歌迅速流行起来。

重温记忆中的香港乐坛(90年代香港乐坛的流行与回味)(8)

这个专辑的极受欢迎鼓励了陈慧娴在歌坛继续发展的信心,留学归来后她迅速投入乐坛,但其时乐坛领班人的位置已满,陈慧娴虽仍很受欢迎但已找不到巨星的感觉。

小编对陈慧娴的印象是非常深的,而这都得归功于我的母亲大大,从小就就接触到一些经典的粤语歌,特别是《千千阙歌》

《千千阙歌》的原唱是日本超级巨星Kohji Makaino(近藤真彦),在港台80年代共有四个版本,分别是陈慧娴,张国荣,梅艳芳(《夕阳之歌》),李翎君(《风中的承诺》国语) 。

怎么说呢,各有各的味,各有各的绝!陈慧娴的华丽,张国荣的一个绵字,梅艳芳那种苍伤过后的压抑的平淡!他们三人把各自的特点发扬到了极至,以致于后来的李翎君都很难再超越了,再后来的就更不用说了。

这个时期还有一位到如今都还在活跃的歌手,他就是被谭咏麟和张国荣不约而同的点为自己接班人的李克勤

重温记忆中的香港乐坛(90年代香港乐坛的流行与回味)(9)

李克勤籍88年的大碟《夏日之神话》成名,89年的名曲《一生不变》使他成为万众瞩目的新秀,在张国荣等巨星引退之后被寄予厚望。不过随后克勤并没有如人们希望的那样高歌猛进,而是长期徘徊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他是四大天王的最大牺牲品。

在这之间,有一支乐队影响极其深远,如果不是那次事故,可能就真的会成为殿堂级的存在。那就是Beyond

重温记忆中的香港乐坛(90年代香港乐坛的流行与回味)(10)

Beyond是传统意义上的真正乐队,他们的作品虽然直面现实,但却有积极的意义。有一些作品的深刻思想意义甚至是香港乐坛绝无仅有的,比如《光辉岁月》呼吁消除种族隔阂、《amani》指责战火的残酷并憧憬和平的前景、《俾面派对》则直露对无谓应酬的不胜其烦、《海阔天空》直抒热爱自由的胸怀等等。

重温记忆中的香港乐坛(90年代香港乐坛的流行与回味)(11)

1993年6月24日,这一天对所有beyond的粉丝来说,都是黑暗的。Beyond的主要创作人兼主音歌手黄家驹在日本做电视节目时严重跌伤,一周后在香港去世。黄家驹的英年早逝使beyond乐坛失去主心骨,之后乐队其他三人黄家强、黄贯中和叶世荣虽然继续在香港乐坛打拼,但其作品质量已明显不及从前。

5

四大天王统治九十年代乐坛

在张国荣、梅艳芳退出乐坛之后,香港乐坛突然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无巨星的时代。1990年刘德华、张学友、李克勤在角逐中占得先机,1991年黎明的火箭式走红使他与张学友、刘德华一起在年终的颁奖典礼上风光无限,三人被称为“三剑客”。但这个称号产生不到半年便告夭折,1992年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抢到歌坛最前列的位置,一家媒体戏谑式地将这四人比作神话传说中的四大天王,没想就此广泛传开,“四大天王”正式确立。这意味着这四个人已被公认为香港歌坛新的领班人,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其它歌手再度加入战团的机会。

重温记忆中的香港乐坛(90年代香港乐坛的流行与回味)(12)

重温记忆中的香港乐坛(90年代香港乐坛的流行与回味)(13)

在四大天王中,张学友是第一个在歌坛站稳脚跟的。早在1985年谭、张争夺最为火热之时,张学友出道便凭首张大碟《smile》青云直上,成为万众瞩目的新星。张学友唱歌非常投入,这使他的作品总能感人,他的唱功在四大天王中也是首屈一指的。与其他三位天王拥有的数以万计的忠心歌迷相比,张学友虽然专一地痴迷于他的歌迷不多,但他拥有更为广泛的听众。1999年张学友经过两年的淡出“缓冲期”之后,作出了与黎明一样的决定:退出乐坛颁奖典礼!

说到歌神,其实小编对他也是“情有独钟”,因为从小时候开始,我就跟着老爸听学友的经典歌曲,也听着他向我诉说着当年一句一句歌词反复听得追星历程。而香港乐坛的发展历程大多数也是我从老爸那里得来的,也就造成了我想写出这篇推送的决心。

重温记忆中的香港乐坛(90年代香港乐坛的流行与回味)(14)

重温记忆中的香港乐坛(90年代香港乐坛的流行与回味)(15)

刘德华是香港歌手成功打入国语歌市场的第一人,他的国语歌代表作《如果你是我的传说》、《我和我追逐的梦》、《忘情水》、《真永远》、《相思成灾》、《中国人》、《孤星泪》、《笨小孩》等名曲在华人的地方随处都可以听到。香港歌手唱国语歌且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功是从刘德华开始的,此后几乎所有的香港歌手都在国语歌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功。刘德华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在香港艺坛有口皆碑,这是他持续20年一直是香港艺坛最耀眼人物之一的最主要原因,是后晋艺员的瞻仰的榜样。现在刘德华仍然是香港艺坛不可或缺的一员。

重温记忆中的香港乐坛(90年代香港乐坛的流行与回味)(16)

歌唱大赛出身的黎明在艺坛的第一步却是从拍电视剧开始的。1991年他正式步入歌坛,《相逢在雨中》、《如果这是情》、《人在边缘》、《对不起我爱你》、《今夜你会不会来》等歌很快走红。尤其1991年他的第三张专辑《是爱是缘》获全年最佳销量,使黎明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艺人之一。

重温记忆中的香港乐坛(90年代香港乐坛的流行与回味)(17)

黎明是偶像派歌星的代表人物,这类歌星的特征是唱功虽然不是十分突出,但外表过人,拥有大量非常忠心的歌迷。因此黎明遭到的喝采声与嘘声一样的多,1991年他一次演唱代表作《对不起我爱你》时不慎走音更是给扣上“走慢音”的帽子。99年正当黎明表现极其出色,明显超出其他歌手之时,他突然宣布退出一切歌坛颁奖典礼,希望以此避开压力和恶性的竞争。

重温记忆中的香港乐坛(90年代香港乐坛的流行与回味)(18)

1992年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加入上年“三剑客”的行列,与上三人合称四大天王。郭富城与黎明一样给钉死在“偶像派”的板子上,尤其早期由于半路出家,唱功不太成熟,被嘲为“鸭母声”。但成名后他在唱歌方面的进步一年一个台阶,实力大为增强。

重温记忆中的香港乐坛(90年代香港乐坛的流行与回味)(19)

在90年度上半期,郭富城一直是名附其实的“第四天王”,排名一直在其他三位后面。但在95、96年其他三位天王显示出一些疲态之时,郭富城奋起直追,直至97年从黎明手中抢得最受欢迎男歌手之位,四大天王第一次真正平起平坐。

6

九十年代的女歌手之争

在四大天王咤吒风云之时,即使是女歌手在他们的阴影下也发展艰难,能冒头的屈指可数。一些颇具潜质的新星如黎瑞恩、汤宝如最终都未成大器,而排在歌坛最前列的女歌星不外就这几个面孔。

重温记忆中的香港乐坛(90年代香港乐坛的流行与回味)(20)

不会说粤语、不懂中文的叶倩文于八十年代中期投身香港乐坛,被认为是一个“鬼妹”。在“鬼佬”林子祥的帮助下,叶倩文神奇地获得成功。

重温记忆中的香港乐坛(90年代香港乐坛的流行与回味)(21)

1992年她的国语名曲《潇洒走一回》唱到街知巷闻,是叶倩文歌坛生涯的高峰期,而她与林子祥合唱的多首情歌如《选择》、《爱到分离仍是爱》也脍炙人口。1994年她与林子祥经过长时间的桃色传闻后宣布正式结婚,随后叶倩文淡然退出娱乐圈。

重温记忆中的香港乐坛(90年代香港乐坛的流行与回味)(22)

对叶倩文地位构成最大威胁的是林忆莲。虽然行内人对忆莲的评价并不低于叶倩文,但也许是林忆莲长得不及叶倩文漂亮, 她的人气值一直稍落下风。

重温记忆中的香港乐坛(90年代香港乐坛的流行与回味)(23)

林忆莲能静能动,不过她早期的主要歌曲还是以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舞曲为主。1993年她与李宗盛结婚并因怀孕停唱达一年半之久,当她重新回到香港乐坛时却发觉歌迷已将她忘了。于是林忆莲将注意转向国语歌。

重温记忆中的香港乐坛(90年代香港乐坛的流行与回味)(24)

早期以艺名“王靖雯”出现的王菲在名成利就之后用回原名。她的成名作是1992年的《容易受伤的女人》,这首歌在四大天王交火白热化之时悄然杀上各大排行榜榜首并入选年终十大,王靖雯在歌坛几年的奋斗终获成果。1994年王菲歌风大变,不仅舞台造型非常前卫,歌曲也表现出很强烈的随意性。由此王菲人气更上一层楼,取代叶倩文成为香港乃至东南亚最受欢迎的女歌星。

7

造星运动的肆蔓引致香港乐坛式微

在四大天王横行之时,仍有一些新秀不断地发出挑战,陆续有近十人曾被封为“第五天王”,但这些第五天王们没一个能持久,都红了一阵就沉寂下去,其中不少是很具实力或潜质的。

重温记忆中的香港乐坛(90年代香港乐坛的流行与回味)(25)

郑伊健初出道时也是演电视剧,唱歌直到1996年初的《直至消失天与地》才闯出名堂来,随后的《一个为你甘去蹈火海的人》红遍香江(此曲据说当时由于伊面拒绝了无线电视台的一部新戏,而被踢出当年的十大金曲)。郑伊健在九十年代后半期是除四大天王外最吃香的男星。

重温记忆中的香港乐坛(90年代香港乐坛的流行与回味)(26)

谢霆锋出身明星世家,父母都是香港演艺界的著名人士,其父谢贤更是香港家喻户晓的巨星级人马,诸多演艺界巨星如曾志伟、汪明荃是他的契爹契妈。1998年初的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上,第一位上台表演的嘉宾便是这位长相俊秀的年轻人。随后不久,18岁的谢霆锋正式推出自己的第一首打榜歌曲《坏习惯》,宣传铺天盖地而来,天天见报,一名全新的偶像就此大功告成。谢霆锋相当努力,不仅在电影界相当活跃,而歌曲不少是自己操刀作曲填词,颇有潜质,但他还需要更多的著名歌曲来成为一名真正的歌星。

这就是与以前不同的歌星,是为了做“星”而唱歌,不是因为唱歌而成为“星”。“使人记住的是唱歌的人而不是歌曲,这本身就是对这个乐坛最大讽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