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题型技巧有哪些(散文阅读常考九大题型解析)(1)

必备知识

1、散文基本特征:

  (1)情感浓烈,选材广泛(富有抒情性形散神聚);

  (2)真实自然,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可以艺术加工,表达方式多样);

  (3)以小见大,纸短韵长(哲理性)。

2、散文的分类(传统的分类:据内容和性质分)

 ⑴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⑵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文章)

 ⑶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

  抒情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强烈的抒情性为其突出特点。它或者直抒胸臆,或者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

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散文的特点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聚”。散文不像小说,散文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可循,它的内容广泛,跳跃性很大,可涉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国计民生,花鸟虫鱼等诸多方面。

  “形散”主要表现在:

  1、时间跨度大。如秦牧的散文《土地》。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感谢土地是上苍的恩赐。

  2、空间转换广。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写雨,一下子写台北的雨,一下子写大陆的雨,一下子写美国的雨,一下子写古人如何听雨,自己童年如何听雨,一下子写现代人如何听雨……

  3、事件牵涉多。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不暇。

  4、表达方式活。茅盾名篇《白杨礼赞》,就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就记叙和描写了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看到的黄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神聚”指的是文章始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贯穿一条红线,做到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形散神聚”的特征增加了散文的阅读难度,考场上有的同学读了一篇散文后,往往不知所云,不得要领。只有依据文体特征分析散文的形式、内容以及主题,才能理解文章,提高答题准确率。

【培养五种意识】

1、整体意识:立足整体,整体感知。

目的:增强理解的清晰度,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

① 梳理段意,划出关键词句;

② 根据段意,确定段间关系;

③ 根据关系,确定文章思路

2、审题意识

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提示着答题范围,规定着答题角度,提供着答题思路,隐含着答题内容。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3、原文意识

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有这样三种组织答案的方法:

摘录: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或某一个词,只要原原本本把它摘出来,按规定写进答案处就可以了。

改编:即找出了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语句太长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加以改造。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化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加工:自己创造,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需要自己根据原文题干的指令或文章内容,找到启发点和感受点,加以理解概括,进行适度加工。这种形式特别适合探究型的题目。

4、采点意识

根据赋分分条答题原则。一道题赋多少分,是给考生如何答题的一个重要的暗示。一般来说,每题赋分都在4分以上,这也决定了每个题目的答案要点一般不可能只是一点。一般情况4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6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三点。

常考题型汇编

题型一 行文思路分析题

【解题思路】

形式一:文章以“……”线索,先写……,再写……,最后写……,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形式二:文章按总分总(总分、分总)的结构,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形式三:文章中间几段构成了排比段,先写……,再写……,最后写……,结构整齐,有一种整饬建筑美。

形式四:文章以空间为顺序,先写“……”,然后写“……”,接着写“……”,最后写“……”,这样由(上)到(下),从(左)到(右),由(远)及(近)来写……,使文章描写有序,转承有致,颇具立体美。

形式五: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并用上“…”、“…”、“…”等时间标志性的词语,使文章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季羡林《雾》】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答案:①作者开篇说“不喜欢”雾。②接着写“喜欢”,进而“欣赏”后来“赞美”雾景。③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④作者最终“陶醉”在雾境的幻象之中。

【2020山东《建水记》】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答案】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②写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题型二行文构思题

【解题思路】

行文构思可从这几个方面思考:

一、文章的整体构思:

1、详略安排:详略、主次。

2、行文顺序: 倒叙、插叙、平叙。

3、线索设计:单一线索、明暗线索。

4、特殊结构:回环复沓、形散神聚、点面结合。

5、整体布局:总分模式、层层深入、一波三折、虚实结合、蒙太奇法。

二、文章的局部构思:

照应、过渡、剪裁、伏笔(铺垫)悬念、抑扬、衔接、对比(反衬)。

三、构思特点:

①线索清晰,文脉突出。

②结构严谨,层层深入。

③选材丰富,现实与回忆交织,虚实结合,详略得当,形散神聚。

④手法:对比、照应、伏笔、以小见大等

【2021青岛一模《城子的生命力》】请简要分析本文的构思特点。(6分)

答案:(1)选择材料方面:文章围绕中心,选材丰富、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有城子的现状与历史,也联想到《地道战》、保家卫国的抗日英雄等,将人、事、物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散而神聚。 (2)超然客公众号 组织材料方面:①线索清晰:文章以时间和地点的变化为行文线索,贯穿全篇。 ②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章内容由城子的历史底蕴,写到城子的新时代内涵,再到 城子文化内涵对人的精神浸润,彰显城子的生命力,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3)手法多变:历史与现实交织,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虚实结合等。

★ 注意 ★

①区分行文思路和构思特点

②散文在选材和组材方面的特点和作用:

一、选材的特点:

1、以小见大,选取日常生活小事或选择普通个体;

2、围绕中心选材,体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3、多选取评价性或其他特性的材料,增强文章说服力、可读性;

4、正侧结合5、选材具有时代性和代表性或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等。

二、组材方面的特点:

1、从时序方面,看看是按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方位顺序来写,还是用倒叙、插叙、补叙等方式。2、从详略方面:详略得当,主要内容详写,浓墨重彩的渲染;次要内容轻描淡写,一笔带过。3、从结构方面:用总分或分总或并列等方式组织材料。

【例《说起梅花》】本文写了作者与外国人之间围绕着梅花展开的几个故事,在谋篇与立意方面匠心独具,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修改之后)

答案:①从作者的名字翻译切入,以外国人对梅花的好奇、不解与误解为主线来谋篇布局;(明)②“我”对梅花的内涵的阐释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与丰富,凸显梅花独特的美感和魅力,构思巧妙而自然。(暗)③阐发了梅花所凝聚的民族精神,表现了外国人与中国文化的隔膜,流露出对交流和理解的渴望。(主旨)

题型三 线索作用分析题

【解题思路】

第一步:找出线索——“4看”定线索

看标题

有些标题就揭示了线索。如《白杨礼赞》标题所揭示的对白杨树的赞美就是文章的情感线索。

看时空

词语

有些时间、空间词语很可能就是“时间线索”或“空间线索”。如《荷塘月色》就有空间线索。

看“物”

文章中某一“物”若反复出现,很可能就是线索。如《小狗包弟》就是以“小狗包弟”这一常出现的“物”为线索的。

看议论

抒情

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子中蕴含的“情”往往就是文章的线索。如《记念刘和珍君》中表达作者悲愤情感的议论抒情句,表明了文章的线索是悲愤之情。

第二步:分析线索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

结构方面

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③使行文富于变化。

内容方面

①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②揭示主题;③呈现某种情景或状态。

  特别提示: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线索的不同作用,如物象线索有象征、呼应作用,情感线索有使情感浓厚、不断深化的作用等。

【2020山东卷《建水记》】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

答案:①文章以空间的转换为行文结构,展开对建水的描写,从城外的临安车站开始,依次写穿过城门,经过街道,商场,胡同小巷,最后进入家庭院落;②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思想线索,将建水同时置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表现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题型四 句段作用分析题

【解题思路】

怎样答句段作用分析:5大常考句段【应从结构(与题目、上下文的关系) 内容(写什么、情感、主旨)】

开篇

①开篇点题,往往是总领全文,点明主旨,或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情感(奠定感情基调)。②开篇不点题,那么,开头句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③开篇描写景物,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从景物描写上看,作用是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营造(渲染)某种氛围等。④开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开篇抒情,引起读者共鸣;抑扬开篇,强化读者印象。

中间

①结构上承上启下(总结上文,领起下文),起过渡作用。②内容上扩展思路,丰富内涵(由写景转向抒情、由叙述转向议论、由正面转向反面等)。

结尾

①篇末点题,卒章显志。②升华情感,深化主题。③照应前文,结构严谨。④发人深思,意蕴深远(给读者留下思考、回味的空间)。

插入段

①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层进烘托、总分印证关系。②对全文中心起强化、突出作用。③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

反复

出现

句子

①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②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③在表达上,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

【2020山东《建水记》】本文记建水城时,超然客公众号 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答案: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②写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题型五 形象特点概括分析题

【解题思路】

a.概括型,直接用一些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语言回答即可。b.分析型,应结合作品中的材料分析概括人物的思想性格。可用“分析 概括”式或“概括 分析”式。

【2019天津卷《萨里瓦姐姐的春天》】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影响?(6分)

答案:形象:老祖母是一位勤劳、坚忍、慈爱、敬畏自然的传统牧民形象。影响:老祖母传授给萨丽娃养羊的技能,给萨丽娃的心灵打上草原文化的烙印,召唤她回归草原。老祖母的优秀品质对萨丽娃影响深远,传统美德得以传承。

题型六 物象作用分析题

【解题思路】

主要物象作用

①内容主旨方面:主要物象是散文主旨之所在。分析主要物象的作用就是揭示散文的“神”。一般说来,写物的要找志,写景的要析情。

②艺术构思方面:主要物象多为全文的线索,起着把众多材料组织贯串在一起的作用。

次要物象作用

①内容主旨方面:对内容的充实作用,对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

②对主要物象方面: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要物象更加鲜明突出。

③艺术构思方面: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肖复兴《那一排钻天杨》】“钻天杨”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是时代的见证者,见证了小冯的成长和时代的发展变化。②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以“小冯”为代表的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祖国的飞速发展。③饱含着作者对小冯的进取精神和祖国发展的热情赞颂。(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题型七 标题的意蕴

【解题思路】

①有的标题作为“文眼”有揭示文章中心或主题的作用;②有的标题从结构上看有文章线索的作用; ③有的标题对文中的人物和主题有象征作用; ④有的标题有比喻; ⑤有的标题有虚实或双关两层含义。

【李娟《与世隔绝》】如何理解题目“与世隔绝”的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与世隔绝”指冬牧场交通、通讯不便,落后于现代文明;②加玛走后,牧场的夜晚变得漫长、宁静、寂寞,似乎与世隔绝。③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紧密,并未隔绝。

题型八 标题的作用

标题的主要作用有:

①贯穿全文线索。②交代文章内容或表明写作对象或关联主要事件。

③手法,如象征、比喻、双关等。④透露情感或奠定情感基调

⑤表明文章主旨。⑥引起读者兴趣、制造悬念。……

【《庐山听雾》】文章以“庐山听雾”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①设置了悬念。雾本来是看的,可庐山的雾却可以“听”,文章以“庐山听雾”为题,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去庐山听雾的过程;③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文章以“庐山听雾”为题,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庐山和聪明绵柔的九江人的赞美之情。

个性类新题型梳理

题型一 背景意图类

【解题思路】一般有两种设问方式:一是从正、反角度探究,解答该类题要求立足自我体验、感悟文本,发表新颖见解;答案侧重回答“我(考生)为什么这样说”,答案模式一般为“观点态度” “分析说明”。

【肖复兴《那一排钻天杨》】本文已被《光明日报》“中国故事”栏目登载,假如你是该栏目组编审,请谈谈选用本文的理由。(6分)

答案:①选材典型,以小见大。小冯的经历代表着千万中国人的经历,陶然亭一带的变化是中国巨变的缩影。②剪裁精当。选取作者与小冯交往的几个片段,凸显了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时代变化。③构思巧妙。将小冯成长历程和陶然亭一带前后面貌的变化交织在一起,侧面展现了四十年来的巨大变化。④内容和主题与栏目要求十分契合。(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赋分)

【《与瓦共舞》】本文已被《影像中国》“中国乡村”栏目登载,假如你是该栏目组编审,请谈谈选用本文的理由。(6分)

①选材典型,以小见大。由贫困年代住瓦房需要时常补瓦,到现在住洋房,展现了中国乡村的发展。该主题与栏目要求十分契合。

②构思巧妙。全文以“瓦”为线索,由贫困年代的瓦、童年回忆中的瓦,再写到其他地方见过的各种瓦,最后写到瓦的意义,结构严谨。

③意蕴丰富。瓦片象征着为我们遮风挡雨的父母,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感恩之情;瓦片承载着作者对家乡生活的记忆,既有当时生活的艰辛也有儿时生活的乐趣。

④语言平实又不乏生动。在叙述中散发着中国乡村百姓生活的气息。

(共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

题型二艺术构思类

【解题思路】艺术构思探究是散文艺术特色探究中的主要内容,其题干多表述为:题为××××,文章却写了××××,请对此探究。这种题型是基于全文主旨、结构思路、艺术手法之间的关系判断,其探究内容多为材料与材料、材料与主旨、标题与文本等关系处理意图或原因。答题的核心是联系文本,对二者关系从多角度、多方面作出准确的理解与分析。

【李骏《软萩粑》】文章是如何以“软萩”为依托叙事抒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叙写软萩的生长环境、生长明颜色、生命力、秉性,表达对软萩的喜爱(赞扬)之情;②叙写母亲采摘软萩的习惯,寄寓了对软萩的感激之情(蕴含了人要学会感恩,应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⑧叙写制作软萩粑的过程,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及对幸福生活的珍惜;④叙写我再次品味软荻粑,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故乡的眷念之情。

【《天坛十三记》】鲁迅在谈及创作时曾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请据此简要说明本文的创作特点。(6分)

答案:①选材具有典型性,体现选材严。(1分)文章写天坛柏树,重点描写了一棵斜卧而顽强不倒的古柏,突出天坛柏树生命力顽强等特点,体现了“选材要严”。(2分)

②立意具有深刻性,体现开掘深。(1分)文章以天坛柏树为中心,联想到梵高、史铁生关于柏树的作品,挖掘出柏树在美术和文学等方面的深层意蕴,升华出柏树契合天坛的精神理念,体现了“开掘要深”。(2分)

【李娟《与世隔绝》】《冬牧场》是李娟“非虚构写作”的代表作品之一,“非虚构写作”被称为小说、散文、戏剧之外的“第四类写作”,超然客公众号 其突出特点是故事真实和叙事精彩,请结合选文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故事真实:①取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②真实地再现了哈萨克牧民的游牧生活。叙事精彩:①加玛等车的故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②运用铺垫、伏笔,如“我”认为有车的消息“太渺茫了些”,为后文写加玛没有等到车做了铺垫;③语言生动形象,描写细腻传神,如开头对聊天、打电话的描写。

【《谁持彩练当空舞》】本文是“长征精神赞”征文获奖作品,请从语言与内容两个角度分析其恢弘磅礴的风格特点。(6分)

语言表达:①“如虹豪气”“彩练当空,神州大地舞翩跹”等词语宏大壮阔,充满豪情。②排比句、设问句等句式,使文章气势如虹,酣畅淋漓。

叙述内容:③历史与现实交织,时代与未来结合,描述宏观概括。④赞颂革命先驱和伟大事业,笔调炙热奋进,抒情奔放热烈。(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蒋勋《迟行》】本文构思颇具匠心,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6分)

①整篇文章以“迟行”(步行或行走)贯穿,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征。

②把抽象的人生哲理用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便于人们理解和接受。

③文章从日常生活中的“迟行”引发话题,讲到“亭子”的意义,再谈到人类文明是经过漫长的步行发展而来,揭示了“迟行”在历史和现实中的价值,由浅入深,逐层深入。(每点2分)

④选材丰富,文章从木棉花联想到台北、西班牙的特点,再想到鹿野苑,灞桥等内容,形散神聚。

题型三 选材特点类题

【解题思路】选材典型,新颖,恰当;选材自由广泛;以小见大、平中见奇、化俗为雅;选取典型细节,选取真实片段。

【《窗是故乡明》】本文在行文结构、材料选择方面有着怎样的特点?(6分)

①以“窗”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不枝不蔓,紧凑集中;

②以时间为序安排行文,展示作者的成长历程和情感发展历程,真实自然,令人信服;③选择与“窗”有关的、普通常见、富于生活气息的材料,表达人们普遍、朴素的情感,小中见大,平中见奇。(每点2分)

【《舌尖上的大千世界》】这篇散文在选材和结构上都颇具特色,请作分析说明。(6分)

【参考答案】选材上,取材面很广,(1分)既有与“峨眉雪芽”相关的植物学、地理知识,(1分)又融入了古诗、传说、轶事、游记等丰富的材料。(1分)

结构上,紧紧围绕“峨眉雪芽”这一主要描述对象,(1分)由物及理(或:由浅入深,以小见大),(1分)既开合自如,又严谨有序(或:形散神聚,形散而神不散)。(1分)

【《认领》】这篇文章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这样选材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特点:这篇文章选材丰富,既有中外名言、古语家训,如诸葛亮家训、程氏家训、朱柏庐和康德的名言;也有家庭生活琐事、凡人凡事。(3分)

好处:中外名言、古语家训作为素材,有很强的文化内涵和说服力;家庭生活琐事凡人凡事贴近读者生活能引起读者共鸣和引发阅读兴趣。(3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题型四 散文文体特点题

【解题思路】

①散文的选材广泛。它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也可以描述社会现实、风土人情等。

②在结构上,散文没有统一或严格的结构模式, 比较灵活。结构、格局都是依照抒发感情的需要来安排的。

③散文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常常把抒情、状物、写景、说理、叙事(抒情,描写,议论,记叙,说明)等内容综合起来

④语言表达灵活自由。长短句式、表达手法、语言风格多变等。

神聚:主要是说其要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

①以…为线索,围绕中心事物展开,

②中心思想(主旨)集中

形散: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

神聚:线索、主旨

【《寒冷也是一种温暖》】请从散文的“形”与“神”的角度谈一谈本文的写作特点。(6分)

【参考答案】本文很好的体现了散文的“形散神聚”的写作特点。

①本文的“形散”体现为写了三件看似不相关联的事情:冬季故乡,香港见闻,艾芜作品。显得自然有致,毫不矜持;

本文的“形散”还体现为本文的行文方式灵活多样上:有叙述,有描写,有议论,有抒情。

②本文的“神聚”特点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线索,以“我”串联三则材料;一是内在主题,三则材料都围绕同一主题——“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③本文做到了“形散神聚”。三则材料虽无关联,却由统一的主题——“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将无关联的材料串联起来。形与神相互依存统一, “形神兼备”,达到了古人所说的“传神”“神韵”的崇高境界。

【《老屋后的槐花树》】请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散文“形散神聚”这一基本特征的。

【参考答案】(1)本文写树、写人、写生活,取材广泛自由;写现实、写回忆、写梦境,不受时 间和空间的限制,思路灵活,结构自由;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 多种表达方式; (2)主题明确集中,抒发怀念之情;以槐花树为线索,围绕主题将相关的人、事串连起来。

【张家口市一模】散文讲究"虚""实"结合。请依据文本二,赏析文本一"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6分)

【参考答案】文本一中关于西北的河流、盐池、高原的景象等,都是具体的实的描写。超然客公众号 而对于江南水乡的景色、“心境清凉而实在”的思想感受等,是虚的描写。虚实结合,相辅相成,使内容得到了生动的解说,使思想感情得到了形象的表达。(实2分,虚2分,效果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题型五 特殊类散文特征题型

【《高跷能手》】这篇散文具有小说文体的特征,请结合本文内容说明其小说化特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①叙事比较紧凑、完整。比如,本文较为完整地记述了“高跷能手”李槐一生的遭际;②矛盾冲突性较强。比如,“我”与造反派的冲突、与“高跷能手”李槐的冲突,“高跷能手”李槐与造反派的冲突、与“我”的冲突,以及“我”、李槐与整个社会环境的冲突等;③人物形象比较鲜明、突出。比如,“高跷能手”李槐对高跷艺术的痴迷、他早年为日本人献艺晚年仍引以为荣的畸形心态;④小说技巧的运用,比如注重用细节和环境来塑造人物形象,用凝练、简洁的"白描"传达出复杂的人生况味等。

【《时间的隐喻》】有人评价傅菲的散文语言“既没有传统的迂腐,又规避了时下白话的轻浮飘渺,缜密精微并富于张力”,请结合文本加以赏析。(6分)

【参考答案】①用词古朴典雅又不失生动,如“新叶村偃卧其中”,一个“偃卧”搭配新奇,意趣橫生,既与新叶村的古老相合,又生动写出其地理位置。②句式上,整散结合,韵律和谐,既有大段排比、对仗、反复使语言整饬,又有“一个人在巷弄走,跫然”这样的短句短促有力。③手法上,善于以古物为喻体,如“南塘如一块砚台”,“南塘,像一块长满了绿锈的铜镜”,“池塘,更像一座时间的钟塔”,精警传神,又有古典韵味。④语言风格上,自然淡雅、含蓄细腻,用工笔写意蕴,情感抒发含蓄有节制。

【解析】本题考查品味语言的表达艺术的能力。鉴赏作品的语言,可以从词语、语言风格、句式、修辞手法等角度分析,先指出“缜密精微并富于张力”的具体表现,然后结合文本分析表达效果。

【韩少功《遍地应答》】文本二认为韩少功的随笔“是哲学的散文化,也是生活常态的文学化”,文本一是怎样体现这些特点的?(6分)

【参考答案】①文本一的思想内核是作者对于世界、自然和生命的哲学思考,文体形式却是一篇意境幽远、文采斐然的散文,这种将哲学散文化写法既有深刻的思想性,又有浓厚的文学色彩。②文本一记述的是作者下湖游泳这样的寻常的生活情景,呈现出来的是一篇优美耐读的文学作品,作品将生活常态文学化,使读者既能感受到生活的情趣,又得到了文学的熏陶。(6分,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