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的插队知青年龄(河北女知青居然嫁给当地贫农)(1)

最小的插队知青年龄(河北女知青居然嫁给当地贫农)(2)

千里共婵娟

丨小纪

编辑丨史纪古今

美丽爱情故事时常发生在华夏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小的插队知青年龄(河北女知青居然嫁给当地贫农)(3)

新中国成立天安门广场

自清末开始动乱不止,经过漫长的动乱,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内才逐渐平稳下来,社会百废待兴,基础建设就像一名孩童嗷嗷待哺。

01.解决就业问题

当时国家面临着城市工作岗位不足,城市知识青年就业等问题,为了缓解城市知识分子的就业压力。

最小的插队知青年龄(河北女知青居然嫁给当地贫农)(4)

上山下乡

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下到农村继续教育,许多知识青年抱着热血和对未来的憧憬,参加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历史画卷中抹上绚烂的一笔,此次活动深远的影响一代人。

02.知识青年婚姻类型

在众多知青上山下乡继续教育,许多知识青年和当地农民结婚屡见不鲜

不过当时女知青的婚姻,是有三种类型,与同行的男知青结婚,或后来回到自己城市完婚

这两种婚姻属于门当户对,符合咱们自古提倡的婚姻观念。

最小的插队知青年龄(河北女知青居然嫁给当地贫农)(5)

女知青和农民结婚

还有一种就是下嫁给当地农民,这一种则被知青视为“异类”。

在那个激荡的年代,人们很注重出身,(所指三代贫农)不在乎对方的经济条件或者文化水平,只要是出身好,哪里都是爱情。

许多女知青,虽然下嫁给了农民,也是嫁给年龄相仿,观念相符,后来在一起过日子同样家庭幸福美满

最小的插队知青年龄(河北女知青居然嫁给当地贫农)(6)

女知青嫁给老农

但也有个别原因,嫁给素不相识的人,今天所讲的就是一位知识女青年,嫁给比自己大4岁的贫农,而且观念不合。

这位女知青姓白名启娴,是那个时代家喻户晓的人物,那么她为什么会出名呢?首先就要从她的出身和婚姻中寻找答案。

今天小纪为大家重温这段历史

0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55年受政策影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继续教育,在响应号召下,来自五湖四海城市青年知识分子,收拾起了行囊跨上背包,喊着口号下到农村参加劳作

最小的插队知青年龄(河北女知青居然嫁给当地贫农)(7)

上山下乡

1966年由于种种原因,高考停滞,学校摆停,学生都不去上课,上山下乡运动迎来小高潮

从1962年到1979年之间,资料显示下乡插队的人数高达1700百万人

最小的插队知青年龄(河北女知青居然嫁给当地贫农)(8)

买的扎根书

其中有一部分,来到了建设兵团或者干校农场但是有1280多万人来到了农村插队,满怀憧憬抱着一腔热血参与农村建设,从中很多人最后选择扎根农村。

1970年咱们这期的主人公,因为一句玩笑话,嫁给了当地的一位农民,还在家里种了一棵树,立志扎根农村,到后来又如何了?

最小的插队知青年龄(河北女知青居然嫁给当地贫农)(9)

河北师范大学一角

04.白启娴去到农村后

1943年女知青白启娴降世,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良好的教育,1964年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到了河北师范大学。

在大学毕业后,正赶上全国城市正是上山下乡的高潮,自己也是有志青年,也不例外投身于农村建设。

最小的插队知青年龄(河北女知青居然嫁给当地贫农)(10)

知青

1968年和自己同学一起背起行囊,来到了沧州河北省阎庄公社相国庄大队,因为受过良好的教育,又是在城市生活接受新鲜事能力出众,吹拉弹唱样样在行,无论去到哪里都是最活泼的一个。

而且长得漂亮加上热情的性格,很受当地人欢迎,她总会在农忙过后,领着生产队的人一起排练节目,唱革命歌曲,还有革命样板戏。

有的时候自己表演给村民们看,大家在一起生活也是其乐融融,有滋有味,不过生活总会出变故。

最小的插队知青年龄(河北女知青居然嫁给当地贫农)(11)

知青一起拉家常

可是谁曾想,乡亲们的一句玩笑话,却把白启娴的人生彻底改变了,一日下午大家田地劳作过后,生产队队员坐在田间地头一起拉起家常

乡亲们都对白启娴等人的到来称赞不已,我们不认字,你们每天还给我们读报纸,还教大家唱革命歌曲,带领大家排练节目,下地干农活也不嫌弃脏累,大家一起喝山药粥,吃野菜馍馍都不在乎,思想还挺进步的嘛

最小的插队知青年龄(河北女知青居然嫁给当地贫农)(12)

村民开玩笑

乡亲们一致的夸赞,令白启娴心里美滋滋,开口回答道:,响应国家号召和农民结合在一起,乡亲们听到这样的回答,拍手叫好,都夸赞白启娴的觉悟高。

可是不知道那个坏小子突然冒出一句话,白启娴你就会耍嘴皮子,空谈理想大话说结合。

最小的插队知青年龄(河北女知青居然嫁给当地贫农)(13)

听到这样说令白启娴很生气,回答道:谁说只是口头上结合,我平时带领你们排练节目

给你们一起下田劳作,唱歌跳舞给你们表演这不是结合?

群众里又有一个坏小子,传来一声很大嘻戏声音,你嫁给个农民才真正是结合嘞,引起群众哄笑一片。

本是一句玩笑话,默不作声或者稍微应答一下就好,在大家的欢笑话中,白启娴很生气,因为自己年轻没有控制自己情绪意气用事,酿成大祸。

最小的插队知青年龄(河北女知青居然嫁给当地贫农)(14)

白启娴

大声说到,有什么大不了的,怎么不能嫁,这些老乡越说越起劲,有个不知脸红的妇女说,正好大队有个记分员毕振远,他还没结婚嘞,你可以选择嫁给他,你可以吗?

这时候大家已经把白启娴驾到树梢了,白启娴说了句,这有啥不可以的,我可以嫁给他,这下整个生产队都沸腾了,乡亲们一传十十传百,到处把这件事宣扬开来,添油加醋,说白启娴马上就要和毕振远圆房了。荒谬的言论冲击着白启娴

最小的插队知青年龄(河北女知青居然嫁给当地贫农)(15)

白启娴结婚

白启娴觉得这件事情走到了无法收场的地界,为了给自己挣足面子,嫁就嫁了,同时还可以告诉大家知青和农民没有界限。

1970年白启娴在认识毕振远十天后,嫁给了这位老实巴交没什么能力的毕振远,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大事,这时白启娴心想自己既然已经嫁给他了。就好好过日子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虽然素不相识慢慢会好起来的,报纸上也经常能看到知青嫁给农民,有那么多人都可以,自己也可以。

毕竟终身大事嫁给农民需要巨大勇气,别人都是相处过后觉得合适才结婚的,为了赌气结婚是少之又少。

最小的插队知青年龄(河北女知青居然嫁给当地贫农)(16)

种树

在完婚之后为了表示自己要在农村扎根,特意去到了集市,精挑细选了两棵桃树,种在院子里特意取名“扎根树”,用百年树人精神,表示自己扎根农村的决心

两个人本就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婚后两人没有共同语言,观念不合,也没有共同的话语

常常产生矛盾。

然而毕振远因为没有多大本事,就连农民最基础的种庄家都很难完成,这些白启娴都统统没有给他计较过。

最小的插队知青年龄(河北女知青居然嫁给当地贫农)(17)

村里人议论白启娴

由于她的丈夫没有受过教育,观念老旧保守,她也明白,就想好好感化他,结婚第一日白启娴就想着自己要和这位陌生人好好生活。

但是存在的代沟无论她怎么努力都消除不了,她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不被丈夫理解,后来还为这个男人生了一位可爱的孩子,自己孩子在出生后不久,为了能让孩子接受到好的教育,她做起了老师。

最小的插队知青年龄(河北女知青居然嫁给当地贫农)(18)

白启娴在学校工作

因为要照顾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时候不能及时回家,丈夫就开始怀疑白启娴是不是对他不忠诚。

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面对丈夫的无理取闹她也懒得解释,矛盾逐渐升级到不可控,后来丈夫对她甚至都拳脚相加。

最小的插队知青年龄(河北女知青居然嫁给当地贫农)(19)

白启娴抑郁

令白启娴失望透顶,但是村民们似乎不理解也开始冷嘲热讽,慢慢地一个活泼的人变得郁郁寡欢,没有了往日的荣光。

05.她似乎后悔了

最小的插队知青年龄(河北女知青居然嫁给当地贫农)(20)

分干草

后来在1973年的一天学校老师在分配铺炕的干草时,因分配不均,她和一名老师进行了争吵,这名老师对于她的婚姻做出了痛击,说她是”丑婚“,才落得今日下场

把这些年她的伤疤都揭露了一遍,这下白启娴心中的怒火久久不能平息,甚至都影响到正常生活了,每天吃不下睡不着,思前想后决定,把自己的事情通过报纸宣传出去

最小的插队知青年龄(河北女知青居然嫁给当地贫农)(21)

知青时期报纸

就这样接连的向报社寄去多封信,1974年命运终于迎来转机,她的事件登上了报纸,更多的人都知道了,大家都夸赞她是知青中的豪杰,义无反顾的嫁给了中下贫农

乡亲们的嘲讽的声音才慢慢地消散。

最小的插队知青年龄(河北女知青居然嫁给当地贫农)(22)

法院

可是她已经后悔了,当一个人的念头在心中生根发芽后就很难磨灭不掉,无时无刻不在想如何逃离这种生活,终于一天下定决心,写好离婚书向法院提出申请

06.最终不幸的收场。

可是每次回到家看到自己的孩子,还在牙牙学语,心里都会打退堂鼓,下不定决心离婚,最终还是忍受着思想上的煎熬两个人在一起生活。

最小的插队知青年龄(河北女知青居然嫁给当地贫农)(23)

白启娴沧州师范专科学校进行教学老照片

后来组织考虑到白启娴情况事情特殊,把白启娴调到了沧州师范专科学校进行教学,短暂地让她在精神放松了下来。

1982年国内开始正常发展,白启娴也迎来了春天,生活也开始步入到了正轨中,在他苦苦哀求下,她的丈夫也得到学校的同意,来学校做临时工,家庭就要团圆时,不幸的一幕来了。

最小的插队知青年龄(河北女知青居然嫁给当地贫农)(24)

白启娴

白启娴在家因为没做好通风,,在自己住处煤气中毒意外离世,这时候她才刚年满39岁,在那个特殊时代酿造的这场不幸婚姻,让两个世界的人结合到了一个世界,两人命运也发生了改变,最后不幸的收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