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村小伙儿,没背景,没文化,却不甘平凡,从小就有生意头脑,不想一生受穷。

能吃苦耐劳,敢于拼搏,38岁身价过亿,年近50又面临破产,如此的一生一定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吧。

穷小伙走出大山后来成了老板(15岁在工地扛水泥)(1)

01、不甘心一生受穷的农村小伙儿

1972年,邱启光出生在建筑之乡福建省龙岩市的一个叫做培才村的贫困农村家庭,村子在山沟沟里面。

由于偏远,没有公路交通不便,所以一直很落后,家家户户只能靠种地维持生活,靠天吃饭,赶上旱涝灾害庄稼收成不好,饭都吃不饱。

邱启光在家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孩子多开销也大,因为交不起学费,上完初一就辍学回家帮父母干活补贴家用,供两个妹妹上学。

每当父亲让他下地种田他都十分不情愿,每次都说以后做生意赚钱就能雇人帮家里干活了,父亲总觉得他是想偷懒才这么说的,殊不知邱启光从那时开始想法就与普通人不同。

邱启光体谅父母也心疼妹妹,手里干着农活却没有一天死心塌地,一心琢磨怎么才能挣大钱,让家里富裕起来。

于是从那时候开始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以后一定要做生意,做大生意。

穷小伙走出大山后来成了老板(15岁在工地扛水泥)(2)

02、为了赚钱,搬砖,搅水泥,还学过理发

为了挣钱,15岁的邱启光离开家乡,一个人外出来到上杭县打工,年纪小又不会什么,只能到工地上搬砖,搬水泥。

一袋水泥100斤,他每天要扛近百趟,将水泥铲进搅拌机,这个动作一天下来要重复上千次,磕碰受伤都是常有的事儿,手上脚上经常都是血泡,时间长了变成厚厚的老茧。

因为不怕累,能吃苦,邱启光一个月能挣60多块钱,要知道在当时,普通的工薪阶层,多的也就能挣40多块钱。

虽然邱启光能吃苦,挣得也不少,但毕竟只是个未成年的孩子,父亲觉得他还在长身体,怕累坏了,不想让他在工地上吃一辈子苦。

于是四处借钱托人,要送邱启光去学理发,那个年代在父母眼里,理发是个手艺活,虽然挣得不多,但也能养活自己,能落个轻松稳定。

拜师学艺白干活不说,还要交学费,就这也不是谁都可以学的,还要到处托人求情,师傅看得上才会一心一意地教。

穷小伙走出大山后来成了老板(15岁在工地扛水泥)(3)

邱启光聪明伶俐又不怕吃苦,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烧水扫地,小理发店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条,理发师傅很是喜欢这个手脚麻利的徒弟,教的也很用心,没过多久邱启光就把手艺学到手,能独立帮客人理发了。

学成之后,就在村头开了一家理发店,虽然也谈不上热爱和喜欢,迫于生计嘛,有活儿干也能赚钱。

按照当时的物价,邱启光给客人理一次发5毛钱,村里人又少,一天下来挣不了几个钱,甚至有时候不开张。

为了多挣点钱,除了理发,还会在附近找一些零活赚点外快,虽然能养活得了自己,但终究挣不了大钱,邱启光也不甘心如此,一心还琢磨着怎么做生意。

有一天,邱启光看见邻村有人骑了一辆自行车,他很是羡慕,上前一问要近200块钱,于是算了一笔账,靠理发,不吃不喝两年也买不起一辆自行车。

这件事再次激起邱启光想做生意赚大钱的想法,说干就干,邱启光这次不顾父亲和师傅的反对,毅然关了理发店,决定到县城一边打工,一边学做生意。

穷小伙走出大山后来成了老板(15岁在工地扛水泥)(4)

03、做生意没那么容易,第一次就赔的精光

在农村待惯了的小伙儿初到县城非常迷茫,也遭到了很多白眼,见到生人连话都说不清楚,但这些都没能阻挡邱启光想做生意赚大钱的决心。

摸爬滚打几个月后,就变得能说会道,旁人也都说这个小子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儿,也是在这个时候,邱启光遇到了爱情,交到了女朋友。

当时他还是个一无所有,初来乍到的农村穷小子,女孩的父母看不上邱启光,不同意他们在一起,好在女朋友看好他,两个人毅然成了家。

为了报答妻子,让老丈人看得上自己,邱启光自己在心里暗暗较劲,发誓一定会努力赚钱活出个样子来。

难能可贵的是妻子从不嫌他穷,还一直在身边默默支持他,这让邱启光更加有了赚钱的责任和信念,但是做生意赚钱哪有那么容易,很多事情往往都是事与愿违。

当时很多人做服装生意都赚了大钱,于是邱启光和妻子的第一笔生意就是到县城卖衣服,由于不懂市场行情没有经验,不但一分钱没有赚到,还欠了一屁股债。

穷小伙走出大山后来成了老板(15岁在工地扛水泥)(5)

这时正好赶上1992年春节,年也没过好,邱启光带着妻子和礼物到欠钱的人家挨家挨户地登门道歉,承诺来年一定把钱还上。

冷言冷语和瞧不起并没有让邱启光气馁,为了快点赚钱还债,没等过完初五,就带上妻子和借来的仅有的75块钱到广东东莞打工。

04、在工地做小包工头,在企石镇扎下了根

到了企石镇之后,邱启光打听到自己的一个老乡在这里承包自来水工程。

为了抓住机会,一连几天,邱启光都到附近的建筑工地里看别人怎么砌墙,从水泥配比到施工再到结尾,工人的一举一动,砌多少墙用多长时间,每个细节他都一一记在心里。

做足了一切准备之后才去找老乡干活,显然是有备而去,邱启光的愿望也不只是做个小工糊口那么简单。

老乡看邱启光干活细致又利索,为人爽快又洒脱,很是满意,于是把工地上泥水小工的活放心地承包给他,价钱也比其他人高出不少。

穷小伙走出大山后来成了老板(15岁在工地扛水泥)(6)

小包工一干就是两年多,收入慢慢比以前多了起来,但是除了日常开销也存不下太多钱,但邱启光在工程化管理上积累了不少经验。

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但是妻子一直默默支持自己,小日子过得也很甜蜜,这时邱启光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同时也有了更大的动力。

就这样邱启光在企石镇总算彻底安了家,扎下了根,下定了决心在这里大干一场。

05、皇天不负有心人,不辞辛苦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自来水厂的承包活儿干完,邱启光开始学习油漆工,没有工程承包就到处找散户做,这样又做了一年,散户也基本做完了。

活儿供应不上,空有一身力气和本事无处可使彻底让邱启光犯了难,他经常骑着自行车大街小巷的吆喝转悠却很难再接到活儿。

有一天路过一家正在施工的大企业,邱启光觉得机会来了,保安不让进就连着在大门口等了好几天,为的就是见到老板能给自己安排点活儿。

穷小伙走出大山后来成了老板(15岁在工地扛水泥)(7)

结果始终也没见到老板,但却遇到了改变邱启光命运的贵人:邓浩明。

邓浩明是这里的建材承包商,得知邱启光之前在自来水厂干过分包并且干得不错,在门口见过几面之后对他的印象也不错,于是就把活儿分给了一些给邱启光做,介绍他进入了这家台资企业,从此邱启光的事业迎来了转机。

邱启光还像之前一样,活干的卖力也仔细,这一切都被一个年轻人看在了眼里,一开始年轻人只是在场地上左看看右看看,邱启光也没当回事儿。

打过几次照面之后,年轻人开始主动和邱启光找话、唠家常、聊一些干活上的事情。

后来有一天,邱启光像往常一样干完活准备收拾利索收工回家,这时年轻人又过来说有些工程想包给邱启光做。

邱启光的脸上瞬间来了精神,连连答应着年轻人。

穷小伙走出大山后来成了老板(15岁在工地扛水泥)(8)

原来这个年轻人是一个台湾老板的儿子,他观察几次发现邱启光和其他干活的工人和工头不一样,于是把他推荐给自己的父亲。

这个台湾老板手底下有好几个厂子,大大小小的项目自然也不少,几个工程下来发现儿子果然没有看错人,邱启光人精明活儿干的利索也不贪心多要钱。

于是接连把修地板、养猪、送货、食堂承包、修洗澡间马桶等活都推荐给他,邱启光很知足,把每一样活儿都干得很让人满意,很快成了当地有名的“万能手”。

就是靠着这些活儿,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邱启光在这个台湾老板的关照下,邱启光挣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除去家里的花销还剩20多万,在当时,这可算是相当大一笔钱了。

工程越来越多,项目越干越大,邱启光的事业也越来越顺,又过了两三年,邱启光就存下了100多万元。

不仅是财富上的积累,邱启光这几年也跟着那些大老板们学到了不少管理工程和企业的经验。再也不用为了生计而发愁,一直胸怀大志的他下定决心放手一搏。

穷小伙走出大山后来成了老板(15岁在工地扛水泥)(9)

06、天道酬勤,创业成功迎来人生巅峰

1999年,邱启光带着100多万元的资金和这些年闯荡留下的一身本事开始自立门户,成立了一支属于自己的施工队,到全国各地去包工程做。

做工程也不是一帆风顺,刚开始创业的三个月,一个像样的工程也没接到,跟随自己的一帮兄弟等着吃饭养家,邱启光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只能不停地给各大公司寄材料,前前后后跑了很多城市,材料也寄了上万份,结果也都是石沉大海没有消息。

邱启光一直相信天道酬勤,只要坚持就有希望,终于在下半年有了回应,接到了1000多万元的工程。

邱启光脑子很活,在承包工程的过程中,他发现有人开始做钢结构建筑,那时我国钢结构建筑刚刚起步,绝对是创业的绝好时机。

邱启光当机立断,抓住这一大好机会,2002年,迅速回到福建上杭注册了福建省上杭县亿鑫钢业有限公司,并取得了三级资质。

穷小伙走出大山后来成了老板(15岁在工地扛水泥)(10)

同时,他在东莞成立了亿鑫钢业分公司,创办公司当年就有2000万营业额。

一鼓作气,2005年,邱启光在东莞创建重钢结构加工厂房,成立了广东启光钢结构有限公司,公司做大之后,2007年,邱启光创建广东启光集团有限公司。

敢作敢为又有资金支持的邱启光,2010年,承接美国四维过山车轨道制作项目,这是当时世界第三条、中国第一条四维过山车轨道。

后来,启光集团开发绿色住宅,仅仅一年时间,就打开了国际市场,企业也获得国家一级资质,产值超过20亿,成为东莞当地的纳税大户,邱启光也称为名符其实的亿万富豪,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07、有钱不忘本,不忘为社会贡献力量

邱启光一路慢慢走下来,增长的不止是个人财富,而是慢慢的成长为一个能更多的为他人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巨人。

他开始热衷公益事业,总是积极参加各种慈善活动,还在家乡成立教育基金会,出钱为家乡盖学校,修公路。

穷小伙走出大山后来成了老板(15岁在工地扛水泥)(11)

2008年汶川大地震,邱启光第一时间捐赠一批钢结构安置房,解决了灾区人民的住房问题。

他因此获得“广东省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名下企业被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先锋号”的荣誉称号。

08、对家庭、对员工始终如一

都说男人有钱就变坏,而邱启光正是其中的特例,尽管事业有成声名大噪,却一直和妻子相濡以沫,同甘共苦,把家庭看成是重中之重。

除了忙工作,一有时间就回家陪妻子和儿子,家庭一直很和睦。

因为邱启光自己也是农民,工人出身,所以一直把自己的员工当成亲人对待,真心实意地帮他们解决问题。

经济危机时,很多行业都在裁员,自己的企业同样也遭受了危机,但是邱启光一个员工也没有裁掉,坚持要对每一位员工负责。

穷小伙走出大山后来成了老板(15岁在工地扛水泥)(12)

对于合作伙伴,他不是一门心思地只想着赚对方的钱,而是考虑如何才能双赢。

温柔慈爱的丈夫和父亲,贴心的好老板,忠实的合作伙伴,也正是这些难能可贵的品质才让他从农民草根奋斗成行业标杆。

09、世事难料,46岁跌宕没落几近破产

好景不长,随着市场的变化,几年之后启光集团的发展陷入困境,销售滑坡,业绩锐减。

2018年7月,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发布公告,宣布邱启光的公司破产重组,众人唏嘘一片。

对于他破产后的情况,外界众说纷纭,邱启光却不争不辩,细致原因外界也不得而知。

很多人都很期待得知这样一位商业雄才的到底是就此沉默还是东山再起,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穷小伙走出大山后来成了老板(15岁在工地扛水泥)(13)

参考文献:

1、中国日报网:《邱启光:从手无寸铁到钢结构之王》

2、醒狮财经:《上杭泥水匠沉浮录:借75块钱南下东莞,成亿万富豪,如今公司破产》

3、闽西网:《从农民工到集团总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