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成为前行的动力,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山科培养了哪些校长?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山科培养了哪些校长(雷纯高:让学习成为前行的动力)

山科培养了哪些校长

让学习成为前行的动力

——参加全市宣传系统干部研修班学习体会

雷纯高

古今中外大凡事业有成之人,必是学有所成。“人非生而知之”,“非学无以广才”等至理箴言,无不诠释了学习的重要性。正如强调:“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今年9月,参加在复旦大学举办的全市宣传系统干部研修班,切身体会到党的关怀和大学校园的熏陶,让党性和内心修养再次得到锤炼和升华。

一、让学习成为一种责任。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课题。2011年来,复旦大学被中组部确定为首批13个全国干部培训高校基地之一,也是上海唯一的干部培训高校基地,面向全国开办了2000余期省、市、区县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培训班,培训人数超过10万人次,为党的事业和发展造就了大批合格人才。这是我们党为锤炼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和大规模提升领导干部素养的有效举措。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承担着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肩负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要使命。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不自觉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那就难以增强本领,也就没有办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学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只有本着对民族、人民和党负责的责任意识,做到真学、勤学、善学,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把党和人民事业更好推向前进。

二、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法国学者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追求好习惯。”日积月累的坚持,就能把习惯转化成一种坚实的力量。“业精于勤”,成功的人士,都在长期坚持良好的行为习惯中身体力行。圣人孔子主张“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说的是小时候形成的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大文豪鲁迅为养成读书学习的好习惯,而在课桌上刻一个“早”字来鞭策自己。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秉承复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校训,徜徉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亭台水榭、假山瀑布的校园小道上,呼吸着久违了的清纯和书卷之气,人到中年的我们仿佛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贪婪地吮吸着她的养分。习惯成自然,留心皆学问。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读书学习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

三、让学习成为一种自觉。“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复旦学风激励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埋头于书海、埋头于浩瀚的知识中,为中华的崛起,尤其新中国“两弹一星”默默奉献着青春和力量。读书学习是人生的乐趣,更是工作和事业的需要。古今中外,但凡有建树者,无一不是饱学之士。孔子在古稀之年,仍“读《易》,韦编三绝”。高尔基看见书,“就像饿汉看到面包一样”。毛泽东在一师求学用“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这幅对联激励自己要刻苦攻读、持之以恒。“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要充分发挥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用水滴石穿的毅力,久久为功的韧劲,驰而不息的精神,把读书学习内化于心,自觉勤奋刻苦研读和吸收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最新理论成果,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持之以恒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学以致用,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力,攀登人类科学高峰。

四、让学习成为一种担当。今年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复旦与时代共命运,与国家民族同患难,复旦师生在抗战烽火中遵循“不向敌伪注册,不受敌伪补助,不受敌伪干涉”之办学“三不主义”原则,“切记复旦之精神为牺牲与服务”,好学力行,为国担当,以笔为枪、以文为拳,同仇敌忾,大力倡导同胞气节,发扬正确舆论,提振全民族抗战胜利信心,涌现了谢六逸、赵敏恒、程沧波、陈望道、杜绍文、舒宗侨等老一辈杰出人物。鉴古知今,当“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的校歌在耳畔响起,内心聚然增添对复旦先辈的无尽缅怀,和我们传承复旦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同心聚力,攻坚克难,勇于担当,复兴中华而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要立足学在当下,恪尽忠诚、担当、敬业、奉献的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中共蓝山县委宣传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