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几个朋友想各自带着自家的小尾巴来一次户外游,为了让小尾巴们能玩得开心,我们的地点选择在山上。晚上要呆一晚,有效时间是一天半。

几个孩子一听,在电话里已经沸腾了。

一次意外走失,让儿子记得保护自己儿子直接安排自己的小小行李箱,码好自己的换洗衣服,把零食,玩具,课外书等等,自己能想到的,全部都加入箱子里,告诉我,已经准备好,随时等着出发。

我说要再帮忙检查一下,会不会遗留什么东西。儿子直接说:“妈咪,这个就不用检查了。我已经自己检查过两遍了,难道你还不信任我吗?我已经不是三年前的我了,别把我再当小孩子看了。”说完,做了一个手头上扬的动作——酷。

我笑着说:“三年前的你是什么样的呢?”

儿子说:“妈咪,三年前的我差点在地铁上走丢,现在,只要告诉我要去哪,我都能找到地方。”

我说:“你真能吹,你咋找到地方呢?”

儿子说:“不想相信陌生人,有问题找警察。再远的路,找警察都可以回家的。”

我感觉很欣慰,是呀,孩子一瞬间好像长大了。想想三年前的事,我真有点后怕。儿子那年才八岁,那天放学,我跟他一起乘地铁。当时正好下班高峰期,我一边接电话,一边拉着儿子等车。可能人多,儿子个头小,等我急急忙忙走到车箱时,发现自己只有一个手里拿着儿子书包,而儿子却没有在我身边。等我发现问题时,我要下车,车门却关着了。我隔着人群,任评再扯着噪子,门外找不到妈妈的儿子也听不到。他一定哭得很伤心。为什么妈咪把我一个人丢下来,是不是不再爱我了。

还好,我坐的这一站还是挺短的。到一个临近的站点下车,到对面就去坐反程车。一路上焦急踱着步。如果被坏人诱骗走怎么办呀!都怪我太不称职了。

等我到了儿子等车的地方,我心里一下子放松了。还好,儿子还在原地等我。我下了车就咆到儿子身旁,紧紧地抱着儿子。刚才还很镇定的儿子,一下子也哭出声来了。

还好,以前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候,告诉过儿子。如果暂时跟父母走失,千万别走远,因为父母会来找你的。

小小年纪的大人 人小鬼大的小大人(1)

出现了这样的险情,我会抽时间跟他出去多的地方。有时候吃饭,我会让他去找服务员买单;去游乐场让他买票;有时候,我会跟他撒娇,让他学会呵护我。

现在儿子已经上到五年级了,他知道如果出现问题就会找警察。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关于女朋友,一定要跟同龄人说

接上闺蜜,直接把两个孩子放在后排座开始一起玩。她家的是个姑娘,比我儿子小两岁。但是刚开始,两个人见面是不好意思说话的。我们两个在前面聊自己的,也没有管那两个小人人。

走到半路,我就听到两个人在聊天呢?妹妹说:“你班上有喜欢的女孩吗?”儿子说:“有一个女孩特别讨厌。她总是骂我。我都不想理她。”

妹妹说:“长得漂亮吗?”

儿子不好意思地说:“不漂亮。”

其实我以前也问过儿子有没有人关注过他。他是绝口不提的。

孩子说的喜欢可能跟大人认为的喜欢不是一个意思。其实,现在好多成年人都不知道什么是喜欢。更何况是孩子呢?他们只是在模仿,电视,电影,手机里,讯息越来越多,就连他们看的动画片里都会有喜欢的词语。

成人的世界很精彩,成人的世界也无奈,孩子终究是要长大的,等他们有了成熟的心智、相当的分辨力再加入成人世界也不迟。那就请成人们还给孩子一个童真的世界吧!让孩子们露出灿烂天真的笑脸,让孩子的心像泉水一样清凉、透彻。不要过早地给孩子定义喜欢对象,让孩子有正确的审美观。

朋友们陆续到来了,我把刚才听到的对话简单地跟朋友们说了说。一个自学心理学的朋友说:“这些家长都在培养‘小大人’。这样的孩子都是因为家长习惯把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贯穿给孩子,其实孩子是有样学样的。”

而他们同龄人在一起会聊得多一些。谁有女朋友。他们不用提防对方,而且还会说一些“爆料。”

小大人已经开始长大

“最近抖音小视频不是特别火,有些家长为了获赞,把孩子当道具,就是为了博人们的眼球。小孩子学的特别快,她们有的自己偷偷录视频。有一个孩子在录视频时候,都没有发现自己的母亲在换衣服,直接导致春光外泄。这个责任又怪谁呢?”

“‘小大人’现象也会导致孩子早熟,熬夜也会导致早熟。现在生活条件高了,有的女孩10岁之前就有例假了,这样还会影响身体健康的”

“小大人”现象并非一天两天或是某种因素能促成的,而是长时间受多方面的刺激形成的。这里面有家庭原因、学校原因也有社会原因。单从家庭方面来看,家长对孩子过高要求会使他们不得不把自己往大人堆里推,或者家长的过分鼓励、孩子对自己成长过高的期待,这些都会强化他们对成人言行举止的模仿。这样孩子很容易吸收到成人世界中不真、不善、不美的东西。

排查你身边的“小大人”,让孩子开心,快乐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大人不要总关注孩子的学习,特长,应该多用孩子的思想来想问题。面对孩子不能接受的成人思维,不要强压给孩子,还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

儿童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有着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他们需要一种不同于成人的施展,一切跨越阶段的期盼只会给孩子以危害。

借用法国伟大教育家卢梭说的:“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扰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排查我们身边的“小大人”,让孩子享受他独有不多时的童真年华,享有孩子自己的发育速度和正常的成长规律,迎接他们慢慢到来的不同时刻。

小小年纪的大人 人小鬼大的小大人(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