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她此行有两个目的,一是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二是就香港问题与中国谈判。

在撒切尔夫人看来,香港之所以有现在的辉煌,成为“东方之珠”离不开大英帝国的资源支持,如今中英百年合约即将到期,撒切尔夫人就想尝试一下与中国谈判后,争取把香港回归中国的期限往后延长一些,说白了,就是英国要延期统治香港。

1982年英国阿根廷战争(1982年战胜阿根廷后英国要延期统治香港)(1)

撒切尔夫人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心,她刚以雷霆手段处理了英国与阿根廷之间的“领土争端”问题,在“马岛之战”中狠狠地教训了阿根廷,用一场压倒性的军事胜利获得了马岛的实际控制权。

挟马岛之胜的余威,撒切尔夫人打算一举搞定香港问题。

这位自诩为“英国铁娘子”的首相,在初次访华时就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邓小平。在香港问题上,邓小平是针锋相对,寸土不让的,邓小平表示,中国履行当年清朝和英国签署的条约,展现了中国的契约精神,同时也希望英方也能够遵守契约精神,时间一到,香港必须回归中国。

撒切尔夫人携“马岛战争”的余威,带着必胜的信心来的,在来中国之前,英方破天荒地公布了底线,在香港问题上“绝不妥协”的立场,在谈判桌上,撒切尔夫人也是坚持英方预定“方案”,她打出两张王牌,一张是“三个条约有效”,另一张是“香港离不开英国”。

面对英国的方案,邓小平就是不松口,最终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陷入了僵局,而在之后的两三年里,撒切尔夫人和邓小平也进行了多次谈判,两个“钢铁”领袖,谁也不让步,谈判是旷日持久的,再加上两人经常在谈判桌上唇枪舌剑,两人的谈判也被称之为“世纪交锋”。

1982年英国阿根廷战争(1982年战胜阿根廷后英国要延期统治香港)(2)

讲到这里,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下香港问题的由来,1840年,英国为了牟取暴利把大量的鸦片卖到中国,毒害了很多中国人,“禁毒英雄”林则徐一把火烧掉了这些害人的“毒品”,大快人心,这就给了英国一个出兵的借口,于是就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腐朽的清政府与已进入工业时代的英国实力悬殊,没多久,英军就获得压倒性的胜利,而清政府只能求和,在英国的威逼利诱下,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条约规定,英国将永久占据香港岛。

就在《南京条约》签订还不到20年,英国与法国一道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还有借口可言,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完全就是为了侵占中国利益而发动的掠夺战争。

战争的结果与第一次一样,清政府以失败告终,这次清政府又签下了《北京条约》,这次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让九龙半岛南端给英国。

后来英国又找借口不断地扩大香港殖民地的面积,清政府为了讨好这个日不落帝国,在1898年又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以租借的方式将“新界”地区租给香港99年,就这样“新界”地区又划归英国的统治。

1982年英国阿根廷战争(1982年战胜阿根廷后英国要延期统治香港)(3)

在英国统治香港期间,香港的原住民一直反抗英国政府,并多次向朝廷求援,希望能够去内地寻求庇护,然而,清政府却害怕英国人翻脸,果断地拒绝了香港原住民的正义请求,最终,这些反抗英国的势力,最终被英国士兵屠杀殆尽。

在此之后,香港的反抗力量就变得非常薄弱了,反抗的声音也少了,香港原住民也陷入了被人奴役的痛苦之中。

1949年毛主席在北京向世界宣布:新中国成立了,同时向世界宣告了清政府所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都是无效的,这一天,香港、澳门的儿女们都看到了新的希望,他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己被奴役的命运也即将到头了。

建国后,国家并未直接动手解决香港的问题,新中国的力量还不够强大,不足以与资本主义阵营相抗衡,后来又面临着抗美援朝、中苏交恶等问题,如果贸然出击解决香港问题,可能会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

毛主席和周总理思来想去,决定把香港、澳门问题暂时先搁置下来,第一要务就是维护国家稳定和搞好国内建设,提高国家实力。

1982年英国阿根廷战争(1982年战胜阿根廷后英国要延期统治香港)(4)

时间来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见成果,综合国力也开始逐渐强大,距离香港的回归日期也越来越近,此时,邓小平同志把香港、澳门问题提上了日程,邓小平主张通过与英国政府谈判来解决香港问题。

而此时,英国政府也迫切地希望与中国谈判,因为条约即将到期了,英国政府还想继续控制着这个“东方的聚宝盆”。按照条约规定,香港岛和九龙地区是永久割让给英国的,而“新界”地区是租给英国的。

如果从条约上看,“新界”地区我们或许能收回来,但香港岛和九龙地区就不一定能收回来了,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的。

香港岛和九龙虽然被清政府永久性地割让给英国,但这两个地区的面积非常小,远比不上“新界”,如果“新界”被中国收回去了,香港岛和九龙就很难发展了,没有“新界”的广袤土地,香港岛和九龙根本就发展不起来,留在那里也只能白白浪费英国政府的钱。

中英香港谈判,实际上就是“新界”归属问题的谈判,只要我国抓住“新界”这个突破口,那么整个香港回归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英国政府为了继续霸占香港,开始大力拓展港英政府的权力,并对香港的爱国分子进行打压,不仅如此,英国政府还扶持了许多反对香港回归的人士,让他们频频出现在媒体、公众视野下,通过他们来向全民灌输,港英政府才是他们的归宿。

当大陆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后,英国政府的一些政客,错误地认为继续统治香港的机会到来了,他们认为中国实行开放,就意味着要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而此时中国为了发展经济,势必不敢得罪老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他们趁此机会在谈判桌上要砝码。

1982年英国阿根廷战争(1982年战胜阿根廷后英国要延期统治香港)(5)

他们低估了邓小平收复香港的决心,在对待香港问题上,邓小平就一句话“香港必须回归中国。”看到中国领导人如此强硬,英国驻华大使以警告的口气说道:香港如今是一个下金蛋的鸡,如果中国政府执意要收回香港,那就等于毁了香港。

不仅如此,英国政府还在国内的报刊上刊登这一消息:英方愿意拿出1000亿美元买下“新界”;或者中国可以收回香港的主权,但需要英国对香港进行长期的统治。

对于英国方面的这些无理的舆论战,我国政府并没有做出任何处理,仍然一口咬定“香港必须回归中国,时间一到,你们必须离开!”

英方看舆论战对中方不起作用,又搞起了外交威胁,声称,如果中方一意孤行,那么英方及英联邦国家将不承认中国政权,并与中国断绝关系。

面对英方咄咄逼人的气势,我国依旧没有任何回应,我国的冷处理态度让英国的许多政客坐不住了,其中,英国首相更是坐立不安,软的硬的都来了,中方就是不正面回应,如果英国真要和中国打仗,那还真不一定能打过中国,毕竟朝鲜战争刚过去不久,志愿军可是打败了军事最强国美国。

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英国先派出香港总督来到大陆,刺探一下中国政府对香港的立场和态度,这位总督见到邓小平时,侃侃而谈,如果香港在英国手里,这对香港的繁荣是有很多好处的,同时对中国也是有好处的。

不管港督怎么说,邓小平依旧坚持原则不变,香港必须要回归中国,没得商量的,最终,这位总督先生在邓小平那里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结论,只得回去如实地把情况汇报给了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是何许人也,她被媒体称为“铁女人”、“冷战专家”谈判能力十分了得,在与幕僚商议之后,撒切尔夫人决定自己亲自去一趟中国,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1982年英国阿根廷战争(1982年战胜阿根廷后英国要延期统治香港)(6)

在三年的谈判中,英国是无所不用其极,不仅煽动舆论,更是怂恿香港青年来到马路上示威,反对香港的回归。在国际上,英国却装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声称自己国家辛苦打造的东亚名城,如今却被中国夺走了,一时间,国际舆论开始转向英国。

但我国政府并没有把这些小伎俩放在眼里,依旧坚持一个原则:香港必须回归中国。

撒切尔夫人眼见香港是霸占不了,就退而求其次,能否继续多管理香港三十年,四十年,邓小平却表示:中国人民等不了那么久,如果到了1997年,香港还不回归,中国政府将考虑以武力的方式来解决香港问题,必要时可以打仗。

见到对方这种强硬的态度,自信心爆棚的撒切尔夫人感受到了一丝寒意,尽管英国在经济上远超中国,在军事实力上或许压着中国一头,但真要打起来,特别是在中国的家门口打仗,谁胜谁负真不好说。

对英国而言是弊大于利的,且不说英国军队长途跋涉来中国地界打仗,光是战争的军费开支就够英国政府喝一壶的。

见到中国政府如此强硬的态度和决心,无奈之下,谈判只能延迟。

在这次会谈结束后,撒切尔夫人在离开人民大会堂时,因为在专注思考问题,没有注意到脚下的台阶,一个不小心就摔了一跤,这是撒切尔夫人第一次在大会堂的台阶上摔倒。

在香港问题的谈判上,我方和英方完全是两种不同风格,我方清晰而理智地面对英方提出的各种问题,并逐一回复,每一条的回复都是有理有据的。而号称“绅士之国”的英国谈判代表,却多次颠倒是非,妄图以强硬来逼迫中国让步。

1982年英国阿根廷战争(1982年战胜阿根廷后英国要延期统治香港)(7)

撒切尔夫人面对的谈判对手不是一般强大,邓小平可是被毛主席都赞誉的谈判高手,不仅如此,对于香港邓小平并不陌生,早在去法国留学时期,邓小平就去过香港,后来在革命时期,邓小平有4次旅港,对于5次的滞港经历,邓小平对这个具有双重特性的“自由港”印象深刻,取之长补之短,也为后来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提供了原始素材。

面对英方质疑香港回归后的制度问题和社会治理问题时,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这套方针政策不仅有效地保留了香港当前的治理模式,还能更有利于香港的发展,可以说,这套“一国两制”的构想,打了撒切尔夫人一个措手不及。

事后,英国外交顾问评价:“中英能够达成统一意见”,“一国两制”的构想才是关键,这是一个天才的创造!

其实,“一国两制”的构想原本是打算用在台湾上的,但台湾问题在短期内无法解决,索性就用在香港和澳门上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邓小平在香港问题的谈判过程中,也爆出了不少金句,每一个金句听了,都让中国人觉得热血沸腾一样。例如“中国人虽然穷了一点,但是不怕打仗,打起仗来,也是不怕死的!”

这句话可以说是震撼了撒切尔夫人,对于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在朝鲜战场上英国是见识到了,对印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让英军不敢小觑中国军队。

对于整体军事实力,英国也是了如指掌的,如果单从武器装备比较,中国的军事装备或许比不过英国,但从军人素质和战斗意志,两国军队没有可比性。

虽然,英国战胜了阿根廷,那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但处于经济低迷期的英国,根本没有能力发动一场大型战争,英国民众也反对打仗。

权衡利弊之下,撒切尔夫人明白了,香港1997年回归中国是在所难免的,最终英国只能让步,放弃霸占香港主权的企图。

1982年英国阿根廷战争(1982年战胜阿根廷后英国要延期统治香港)(8)

1984年这场谈判最终落下帷幕,中英双方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声明确认了1997年香港将回归中国。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撒切尔夫人率代表团离开人民大会堂时,在台阶上,她又一次神情恍惚,右脚不慎滑了一下,呈单腿跪倒的姿势,而这一幕恰好被一个美国人拍摄下来了。

邓小平知道这事后,专门指示有关部门,把影响缩小到最低程度。

邓小平之所以要把撒切尔夫人摔倒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也是顾及英国的脸面,毕竟大国外交,基本的外交礼仪还是要照顾到的,另外,中国有足够的能力和自信来处理香港问题,这就是大国胸襟。

中英香港谈判,我国是成功的,英国战胜阿根廷之后想延期统治香港的目标没有得逞,并且中国一举收复了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在内的整个香港地区,洗刷了百年耻辱。

对于香港的回归,很多国际评论家都对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赞不绝口,这个构想不仅解决了香港回归之后的种种问题,依然保持了香港的繁荣与稳定,东方之珠依旧闪亮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