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某单位组织“四会”政治教员授课评比,一位参赛者“活”字开路,幽默诙谐,引经据典,讲得就像“染房里吹笛子——有声有色”,既赢得掌声,又获得高分。而另一位则埋头念稿、自说自话,讲得如同“白开水一般——无滋无味”,自然是也无喝彩也无好评。

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能说会道”始终是政治工作干部的基本功。只有把教案当剧本而不照本宣科,把授课当艺术而不当冬烘先生,时而来点“掌故”,时而来点“噱头”,时而来点“调料”,情景交融,情理交融;有的放矢,收放自如,才能既叫好又叫座,与官兵碰出火花,产生思想共鸣。

战争年代,政治工作干部授课既缺教材也缺道具,甚至连一块黑板都没有,全凭一张嘴“打天下”,效果反而出奇的好,原因就在于“嘴”上功夫了得。有一次,毛泽东上台讲话,麦克风“吱吱”直叫,遂弃之曰:“我们不用洋玩意儿,还是用我们的土办法。”叫人抬一大方桌至队伍正中,立于桌上随即开讲,全场掌声雷动。

陆游有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针对不能说、不会道的问题,要在“诗外”下功夫,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知识储备不够就多学理论多读书,表达能力不强就抓住机会多“登台亮相”,授课技巧不活就虚心请教反复练习。总之,只要心系官兵,功夫到家,自然能妙语连珠、生动活泼,春风化雨、温润兵心。

到底什么才算能说会道(的基本功不能丢)(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