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大部连续降水,温度下降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病患者以及长时间在户外工作或活动的人群,面对气温下降,应如何做好个人健康防护?为此,8月29日,记者采访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内科主任苗常青,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天气不正常要注意保暖防护?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天气不正常要注意保暖防护(气温下降做好健康防护)

天气不正常要注意保暖防护

近日,陕西大部连续降水,温度下降。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病患者以及长时间在户外工作或活动的人群,面对气温下降,应如何做好个人健康防护?为此,8月29日,记者采访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内科主任苗常青。

苗常青告诉记者,由于老年人体力渐衰和活动能力减弱,代谢功能降低,产热相对减少,体温调节功能差,在低温环境或接触冷空气后,很容易发生寒颤,出现身体失温的情况。低温刺激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血液黏稠度增高,进而导致血栓的形成。此外,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

气温降低时,毛细血管通过收缩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这是人的自我调节和保护。但这同时也造成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加之天冷,人们饮水和活动少,血流慢,容易形成血栓。天气冷时人体散热快,为了保持体温,人的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如果有疲劳、紧张、暴躁等应激情况出现,出血性中风发生的概率则大大升高。苗常青建议,预防中风,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清淡饮食、戒烟戒酒、作息规律,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保持平和的心态等。对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患者,持续规范治疗非常重要,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控制饮食、合理服药、定期监测,使血压、血脂和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疾病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低温天气,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气温下降时,要及时添加衣物。

天气逐渐转凉,不少家长迫不及待地给孩子加上了层层秋衣。殊不知孩子活动量大,代谢旺盛产热多,同样的环境下,穿比成人稍薄一些的衣服更为合适。孩子在体育活动后会出汗,经冷风一吹,容易受寒感冒,家长可以给孩子备一件外套,以便运动后保温。

苗常青说,秋季适度的冷刺激可以调动身体适应能力,有助于健康地度过整个冬季。秋季给孩子加衣服要循序渐进,不要太心急,最好做到“三暖二凉”,即背暖、肚暖、足暖、头凉、心胸凉。保持孩子的背部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保证肚子温暖,既能维护孩子胃肠道功能,促进对食物消化吸收,又能防止肚子因受凉而引起的腹痛、腹泻等。同时,足暖也很重要,足部末梢神经丰富,足暖才能保证机体适应外界气温的变化。头凉能使孩子神清气爽。孩子体表散发的热量,有三分之一是由头部发散的,如果头部捂得太严,容易引起头晕头昏、烦躁不安。心胸凉是指给孩子上身穿的衣服不要过于厚重臃肿,以免胸部受压,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

苗常青介绍,秋冬季节,冷空气使鼻咽部的局部黏膜变得干燥,发生细小破裂,病毒、细菌容易乘虚而入,造成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预防措施有注意保暖、勤洗手、多通风、外出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少去人多密闭的场所等。接种流感疫苗是老年人和儿童预防流感和减轻流感症状的有效措施。健康成年人的合理锻炼则是提升自身免疫功能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秋季气候干燥,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干咳等不适症状。苗常青建议,平时应多饮温开水,多食蔬菜、水果等,可多吃银耳、百合、雪梨、蜂蜜等滋阴润燥的食物,少食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食物。

“做好健康防护,要从细节做起,科学生活,才能促进身体健康。”苗常青说,近期饮食上应该合理膳食,多喝水,多吃应季蔬菜水果,不吃生冷食物,不暴饮暴食,多喝些滋阴润肺的粥品。进入秋季,早晚温差较大,应早睡早起,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沛的体力,室内应该经常换气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有呼吸道方面疾病的人尽量不与致病因素接触,讲究个人卫生,适当运动,提高身体素质。(记者 张家祯)

来源: 陕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