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与人们说话、唱歌等发声行为密切相关。声带小结是一种特殊的慢性喉炎,多与患者用声不当或用声过度有关,常见于需要长时间或大声说话的人群,所以也被称为“歌唱者小结”和“教师小结”。

歌手声带老化(歌手病声带小结)(1)

声带小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长期发声不当或发声过度,导致声带反复受损,慢慢变硬,形成凸起的小结。

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声带小结,女性更为多见。虽然声带小结不会威胁生命安全,但影响了患者正常生活和学习。

患者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早期声音时好时坏,发声容易感到疲劳,病情越来越严重时,会变为持续的声音嘶哑,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表达,甚至引发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治疗方式有声带休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声带休息可明显改善嘶哑,药物治疗可缓解不适,病情严重可手术切除。

学习科学、正确的发声方法,是维持疗效和避免复发的关键。

预防重点在于养成良好发声习惯,降低声带受损风险。

1.声带小结有什么症状?

声音嘶哑:嘶哑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早期表现为发声容易疲劳,声音时好时坏,发高音时明显嘶哑;随着病情越来越严重,声音嘶哑变为持续存在,低声说话时也可能出现。

声带小结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表达障碍

如果没有经过有效治疗,患者说话容易觉得疲劳,怪异的声音影响正常思想表达,可能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导致社交问题。

心理抑郁

由于表达困难,患者(尤其小孩)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声带小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声带看起来像个白色条带,边缘整齐,犹如一对自由振动的肉质簧片,前后呈“∧”状,左右对称。如果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会刺激声带,导致声带变大(增生),最终形成小的凸起。但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哪些原因容易诱发声带小结?

发声不当或用声过度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上呼吸道感染

如果患者患有感冒或急慢性喉炎,声带已经有不同程度充血和水肿,此时仍持续发声,容易形成声带小结。

有害物质长期刺激

长期吸入有害气体或粉尘,不断刺激着咽喉和声带,更容易造成声带损伤。

其他因素

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胃食管返流)也可能造成声带小结。

哪些人容易发生声带小结?

长时间发声人群:如教师、歌手、主持人。

过度发声人群:幼儿园工作人员、商人、工作环境嘈杂的车间工人。

不良生活习惯人群:喜欢抽烟、喝酒、大喊大叫者。

3.如何治疗声带小结?

声带小结以保守治疗为主,声带休息可明显改善嘶哑,药物治疗可缓解不适,病情严重可手术切除。

声带休息

顾名思义,声带休息就是减少发声或禁声。早期注意休息,不需要治疗声带小结也可能好转。即使无法好转,也能够缓解不舒服的感受。儿童如果有声带小结,大多数在青春期发育时会自动消失。

如果声带休息 2~3 周后,情况没有好转,医生可能会采用其他治疗方式。

发声训练

发声训练是治疗声带小结的首选方法,在我国还处于初步阶段。主要训练方式如下。

呼吸训练:练习腹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即吸气时,腹部鼓起;吐气时,腹部收回。

发声训练:缓慢的发出类似于水泡破裂的声音。

共鸣训练:缓慢发出某个音节的鼻音。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发声训练需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减少对声带的刺激和损伤。患者也需要坚持做发声训练,否则声带小结易复发。

中成药治疗:如金嗓散结丸。

心理干预

主要针对性格急躁,习惯大喊大叫的患者或儿童,家属要及时缓解他们的焦虑和烦躁。必要时,可采取药物治疗或到心理门诊寻求帮助。

手术治疗

以上治疗方法均无效时,医生可能会考虑切除声带小结。

手术后2周,患者需要禁声并用雾化吸入治疗。雾化吸入就是通过机器把药物变成像雾一样的气体,再用面罩吸入或直接用嘴巴吸入。治疗好转后,如果患者仍然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可能还会出现声带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