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弟子规》

我们的祖先很聪明,对于不同类型的事物知道用不同的标准去考量。对于饮食也一样,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场合,人们赋予它的意义是不同的。

“从饿肚皮到喝减肥茶”

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的社会生产力还不如现代社会发展迅速,那个年代,人们缺衣少食,甚至吃不饱穿不暖,对于饮食健康的理解就是,只要能吃饱那就不得了;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吃一顿肉或者是一顿大餐只能是逢年过节才可以有的事。

现在不同了,社会化的大生产在促进人们解决温饱问题的同时,在餐桌上也逐渐出现了各式特色的食物茶饭。现在人们思考的是怎样才能吃得健康,对身体有好处。

老子说:“圣人为腹不为目。”饮食是为了吃饱肚子,而不是为了满足口目。当今社会的文明病,例如:癌症、糖尿病……等等,很多都是因为营养过剩与营养失衡所造成,要注意那些过分加工和太精致的食品,大都含有化学添加物,有害健康,不宜食用。

励志小典故划粥割齑(只将食粥致神仙)(1)

从古代饮食文化看饮食健康

【炒饭】据说炒饭的发明和李鸿章有关。在一次国事访问中,这位晚清外交界的重量级人物命令他的廚师做一道中国人喜欢吃,洋人也喜欢吃的菜肴。聪明的厨师直奔厨房,挽起袖子,做出这道享誉中外,雅俗共赏的美食。李中堂因此声名大振,可惜那个厨子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这令人想起宫保鸡丁,太子太保丁宝桢的府宴压轴菜家喻户晓,甚至四川和贵州两省为争这道菜的归属而对丁大人的籍贯争论不休。他那能干的厨子,也没有留下姓名。

【八宝粥】陆游在《食粥》中描写到: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由此可见,当时陆游对“粥”是何等的挚爱,愿只把食粥送给神仙。这也启示我们,现代人真正实现饮食健康的标准还需从日常调理开始。

励志小典故划粥割齑(只将食粥致神仙)(2)

励志小典故划粥割齑(只将食粥致神仙)(3)

记录美好的回忆

那么,究竟怎样才算饮食健康呢?下面一组数据或许能给你一些帮助: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品,包括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汽水可乐类食品、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雪糕)、烧烤类食品等十类垃圾食品。那么,在日常饮食中你是否还存在管不住自己的嘴,仍然偏好零食等不良饮食现象呢?

一个人真正活得怎么样、生命的质量如何,都与生活有没有常态紧密联系,暴饮暴食、夜不睡、晨不起,这都是生活没有规律的表现。

【写在最后的话】对于我们学生而言,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不要挑食,不可以偏食,三餐常吃八分饱,避免过量,以免增加身体的负担,危害健康。

我知道你在看哟

食说Health

你的支持很重要

▇ 扫码关注我们

励志小典故划粥割齑(只将食粥致神仙)(4)

微信公众号参与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