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疾病定义(间质性肺疾病与感染)(1)

间质性肺疾病种类繁多,病因也各不相同,大部分病因未明,部分病种可能与感染有关。ILD和感染时常纠缠在一起难以严格区分。有些间质性肺疾病实为感染所致,有些常因感染而加重病情,治疗难度较大。因此,ILD患者的感染问题往往是影响其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感染在ILD发病中的作用

1. 感染是ILD的可能病因之一

感染可能是某些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因: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以病毒为多见。

(1)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可以首先表现为间质性肺疾病,因此在ILD的鉴别诊断中强调常规筛查HIV抗体;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 UIP )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IP)中最常见的类型,病因虽然不清楚,但其危险因素也与病毒感染有关,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HIV、麻疹病毒、疱疹病毒及肝炎病毒等;儿童的间质性肺疾病虽不多见,但多与病毒感染关系密切,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和EB病毒。

(2)细菌:军团菌感染是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高危因素之一。

2. 感染是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诱因

继发感染是ILD患者病情急性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常有以下两种情况:

(1)由于许多ILD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容易导致各种感染,从而诱发病情加重;

(2)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过程中,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受到抑制,更易遭受病原体侵袭。尤其容易“受凉、感冒”,随后发热,有时为高热、咳嗽、咳痰加重、气促明显。部分患者肺内病灶迅速扩展,病情进行性加重,直至死亡。这种情况早期多为病毒感染,其中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威胁性更大;继之,往往诱发细菌感染或同时合并真菌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

二.ILD合并感染时的诊断

其诊断难点在于当病情快速进展时,究竟是ILD本身的急性加重导致的病灶扩展,还是因为肺部感染所致,鉴别十分困难。多数情况是,两者合并存在,互为因果,即同时存在感染和原有病情的进展。感染可诱发原有病灶的扩展;而进展中的病灶因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药物的应用而易于继发更为严重的二重感染,形成恶性循环。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考虑ILD合并感染:

①出现脓性痰液;

②高热;

③外周血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明显;

④肺内渗出性病灶进展迅速,呈斑片状或絮团状分布;

⑤痰中发现有诊断意义的致病细菌或真菌;

⑥广谱抗菌药物或抗真菌药物治疗有效,而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等。但当感染和ILD进展同时存在时,情况可能更为复杂,应注意仔细分析和慎重处理。

三.合并感染时的处理

1. 明确为感染所致

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感染病原菌明确,可用针对性抗感染药物;二是感染病原菌不明,则必须先用广谱抗感染药物控制感染(经验性用药),然后待感染菌明确后,再用针对性药物治疗(靶向性用药)。

2. 感染和ILD进展

如果判断感染和ILD进展同时存在,且一时无法确定感染原时,必须双管齐下,即糖皮质激素加量,同时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如合并真菌感染则加应用抗真菌药物。

四.LID无感染情况下的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当大剂量激素治疗时,应同时预防性应用抗感染药物,包括:头孢类抗菌药物、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异烟肼、磺胺类。必要时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预防真菌感染。

综上所述,感染与ILD关系密切,常常互为因果,造成恶性循环,是ILD患者急性加重和死亡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抗感染治疗是ILD治疗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间质性肺疾病定义(间质性肺疾病与感染)(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