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一书,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汪洋恣肆,雄辩滔滔,其中也有很多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在此选三个故事来看看。

庄子六个寓言故事(帝王事业不过是圣人的副业)(1)

1、大鹏与斥鴳

在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一个冥海,是天然形成的大池。海中有一条鱼,宽几千里,不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鲲。那里还有一只鸟,名字叫鹏,其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乘着强烈的旋风上升到九万里高空,穿越云层,背负青天,然后计划朝南飞,将要飞到南海去。斥鴳讥笑大鹏说:‘它要飞到哪里去呢?我跳跃起飞,不过飞到几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之间飞来飞去,这样也就达到了沸腾的极限。那大鹏想要飞到哪里去呢?”——《庄子·逍遥游》

大鹏与斥鴳的大小、能力、抱负各不相同,生存所需的空间和要求自然也不同,自有大小之区别。用陈胜的话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庄子六个寓言故事(帝王事业不过是圣人的副业)(2)

2、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庄子和朋友惠子来到濠水之滨游玩,在一座桥梁上交谈。水中有鱼儿欢游。

庄子感叹:“鱼儿在水中悠然自得,它们多么快乐啊!”

惠子反驳道:“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你本来也不是鱼,当然不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说:“回到原先的话题。你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就已经知道我知道了鱼的快乐。才来问我的。我在濠水桥上,就已经知道了。”——《庄子.秋水》

庄子六个寓言故事(帝王事业不过是圣人的副业)(3)

庄子解析自己怎么知道鱼的快乐而辩驳惠子时有狡辩的成分。惠子问“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这个时候惠子就已经知道了庄子知道鱼的快乐才发问。这个逻辑不成立。首先,显然惠子是不知道庄子为什么知道鱼快乐才发问的,为什么庄子硬要说他知道了呢?

一句话有其重点词汇,同一句话重点落在不同的词汇上,其所表达的意思也可能不同,甚至大相径庭。对于惠子的问话:“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惠子的重点词汇是“怎么”,庄子硬是把重点词汇转移为“知道”,这其实属于歪曲辞意的狡辩。

尽管庄子的解释有狡辩的成分,不过他的观点“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是很有道理的。有些事情自己不能够理解,并不代表事情的不合理或不存在。多一分空杯心,放宽心胸去接纳未知的世界,世界就会变得更宽广。

庄子六个寓言故事(帝王事业不过是圣人的副业)(4)

3、惠子相梁

惠子当了梁国的相国,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在惠子面前挑拨离间说:“庄子这次来,目的是要夺取你的相位。”

惠子惶恐不安,派人在城中搜寻了庄子三天三夜。庄子却大摇大摆找上门来。

庄子说:“南方有种鸟,名字叫鹓雏(yuān chú),你知道吗?它从南海飞往北海,一路上不是梧桐树不休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清澈甘甜的泉水不喝。这时有只猫头鹰得了一只腐烂的死老鼠,看到鹓鶵飞过,生怕它抢了死老鼠,抬头盯着它发出“嘎”的怒斥声。现在你也要用你的梁国的相位来威胁我吗?”

这里有庄子“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的观点,帝王将相事业自有帝王将相事业的风光,但是并非每个人都想做这样的事业,有些人宁愿选择做一个平凡人。至于那些道家的高人、圣人、至人、神人,更是弃天下如敝履,会在乎一个梁国的相位吗?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选择和追求都不尽相同。惠子的胸襟和行为,在庄子面前显得非常可笑。

【飞仙时空】传播儒道佛国学传统文化。欢迎关注、收藏及转发,一起学习,一起精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