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服饰习俗什么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1)

(图选自网络,侵权通知删)

新平花腰傣服饰都以七色彩带束腰形成“花腰”形体,服饰图案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意韵,故有学者称花腰傣服饰是“穿在身上的艺术,写在身上的历史”。

傣族服饰习俗什么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2)

(图选自网络,侵权通知删)

花腰傣服饰组合成精巧的艺术。据介绍,花腰傣服饰以黑色为主调,在头帕、袖口、裙摆边的红色搭配,运用玄吉(红黑)色差对比,增添典雅与变幻,喜用金银镶边,喜戴硕大银耳环、六方银镯和镂花银戒指等饰品,主要由头饰、衣、裙三部分组成,远看层次鲜明,近看别致多彩。

傣族服饰习俗什么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3)

(图选自网络,侵权通知删)

花腰傣服饰的上衣、腰部彩带和层叠的筒裙等多用自织自染的青黑土布和织锦制成,非对称均衡的组合搭配错落有致,挂满樱穗、银泡、银铃等闪亮挂件,点缀着各种精美图案,闪耀着独特的风采,呈现出浑然天成的立体美……

傣族服饰习俗什么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4)

(图选自网络,侵权通知删)

花腰傣服饰蕴含着神秘的文化。例如已婚妇女的头饰是用一条宽约两寸的青布头帕将头发层层包住,再用一条两头有红缨的青花布条将一块红条花布包扎在上面,扎成一个高耸的头型,上身穿无袖右襟内褂,前胸挂着成排的银泡,衣领由一条宽约两寸镶满银泡的布条沿脖子往后反搭而成,外衣为无领无襟的青色短衫,可以将内褂的银饰露出,

傣族服饰习俗什么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5)

(图选自网络,侵权通知删)

腰间系上一条花腰带,身后用一块镶满银饰、缀满红缨的布块叠成三角形围在腰上,下穿裙摆有五色花边的筒裙,数条叠穿,一条比一条高,将里面一条的花摆露出来,用青色布包在腿上作为绑腿,出门帽沿向上;

傣族服饰习俗什么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6)

(图选自网络,侵权通知删)

而未婚少女则会将头发系于脑后,戴上一串串银泡,内衣为右襟无领无袖短褂,左前方镶满银泡,外衣为无袖无领衣,用红、绿、紫色绸缎制成,腰间系一条五色花布带,下穿裙端有各种图案的黑色筒裙,用白布在小腿上打成绑腿,出门帽沿向下;其他各种服饰图案符号更包含着花腰傣人特殊的寓意……

傣族服饰习俗什么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7)

(图选自网络,侵权通知删)

花腰傣服饰传承着古老的技艺。据漠沙镇大沐浴村的老人讲,花腰傣的纺纱、织布、染布、织锦、挑花、缝衣、刺绣等,都由花腰傣女人完成,而织锦是花腰傣女子服饰制作的关键工序。

傣族服饰习俗什么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8)

(图选自网络,侵权通知删)

据清康熙五十一年的《新平县志》记载,其民族图谱“摆衣图”中就有花腰傣少女纺线的内容,而新平在明代就已经普遍种植棉花和种桑养蚕,还能用棉花和蚕丝纺织出精美细致的花腰傣锦;时至今日,在有的花腰人家还可以看到:花腰傣女子坐在织布机前,梭子在手中来回翻飞,伴着织布机“咔—嗒”声,彩色丝线随着梭子编织成绚丽的锦缎不停地延伸向前方……

傣族服饰习俗什么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9)

(图选自网络,侵权通知删)

如此场景,其实就是由花腰傣织锦的四道工序形成:选取需要织锦颜色的丝线,用长约20厘米的以段芦苇杆做成十个圆线筒套在排线架上,把彩色丝线分别用纺线机绕在排线架的圆筒上,依次往上绕线柱排开用牛角勾装在设定织锦丝线根数的度量器“冯”上并调节好织锦宽度叫排线定“冯”;

傣族服饰习俗什么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10)

(图选自网络,侵权通知删)

把线头排好的丝线放平,前边5人把丝线前端理顺竹根由“冯”梳理着,每隔10厘米左右用一根竹棍隔开,后边5人把丝线用小竹棍分别裹成线团叫绕线“裹团”;用黑心树制成织锦机,把作为经纬线的丝线根据织锦机的宽度均匀地分别滚在一起后架到织锦机上叫架线上机;把经线穿在梭上,左右脚交替踏动织锦机踏板带动经线的梭快速横穿过纬线,经纬线交织编织叫经纬织锦。根据不同经纬和彩色丝线搭配,可织出十多种不同花纹图案和多种颜色的锦料。

傣族服饰习俗什么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11)

(图选自网络,侵权通知删)

而说起花腰傣头饰制作,据戛洒镇达哈社区新村小组的亚美英老人讲有8道工序:用竹篾编织一条长50厘米、宽15厘米的竹篾条;用竹篾条围成直径15厘米、高15厘米的圆形帽筒;用花腰傣锦将帽筒里外包完缝合;在帽筒上端用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花腰傣锦沿帽筒围起来,离帽筒底2厘米的位置将其往帽筒外延伸约3厘米,并用针线把打了三个折的冒顶缝合固定;

傣族服饰习俗什么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12)

(图选自网络,侵权通知删)

用花腰傣织锦法织出宽5厘米的彩色布条并各剪出长50厘米的两条、20厘米的三条、15厘米的两条;把两条15厘米长的彩色织锦条两端剪口并用白布缝好边,并使这两条织锦条比帽筒高起约5厘米竖直缝合在头顶织锦条的中央;

傣族服饰习俗什么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13)

(图选自网络,侵权通知删)

把三条20厘米长的彩色织锦条围在帽筒织锦上缝合固定并缝上若干枚装饰品;把两条50厘米长的彩色织锦条其中一条装订上银泡后缝合在帽筒下端5厘米的位置,另一条装订上银制芝麻铃帘后用针线缝合在帽筒上端5厘米的位置,再用银泡和银制芝麻铃帘把帽筒外围包裹起来;

傣族服饰习俗什么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14)

(图选自网络,侵权通知删)

用厚3-4厘米的海绵块制作面积大小和形状都同帽筒空心相当的圆形块,将其中心挖开一个圆孔,在侧面打开一个凹槽,孔和槽可以把头发往下盘起固定在头上叫做盘发器;把制作好的头饰套在盘发器上即成。

傣族服饰习俗什么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15)

(图选自网络,侵权通知删)

据花腰傣老人讲,以前花腰傣女孩学习弹棉纺纱和织布刺绣等要举行开学仪式,由寨子里的妇女们聚拢到女孩家里唱起“卜少灵似俏花鸟,样样活儿做得好;左摇纺车右拉线,纺车摇得咯吱响;纺出线来长又细,赛过蜘蛛网上丝;寨头纺线寨尾夸,秀手指里会长花;玉指尖上会弹棉,玉指尖里能绣花......”的古老歌谣。现在,花腰傣人居住的寨子里已经多年听不到织锦开学的歌谣……

傣族服饰习俗什么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16)

(图选自网络,侵权通知删)

笔者不禁自问:古老的花腰傣服饰手工技艺,是否会同岁月一起成为过去?

傣族服饰习俗什么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17)

(图选自网络,侵权通知删)

【注】卜少——少女;卜冒——少男。

傣族服饰习俗什么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18)

(图选自网络,侵权通知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