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是《红楼梦》里公认的女强人,上上下下,似乎没她搞不定的事。作为荣国府事务的执行总裁,上有董事长CEO撑腰,中有贾珍这样坚定的盟友,下有平儿这样的强力膀臂。我们看惯了她对付别人,比如毒设相思局害死贾瑞,协理宁国府杀伐决断,以及口蜜腹剑坑死尤二姐……
但这样一个人,也有受了委屈,只能忍气吞声不敢跟人说的时候。
在《红楼梦》第七十一回有个故事: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话说贾母80岁大寿的日子,因为各项事务繁忙,宁国府贾珍之妻尤氏来荣府给凤姐搭把手,处理行政事务和收放赏礼,一忙就忙到晚饭点儿,凤姐忙到顾不上管饭,自己也没吃,尤氏饿急了,打算到大观园里蹭一顿小灶。
等到了园子门口,尤氏发现大门洞开,却找不到传达室值班员工,觉得有业务风险,就派了个小丫头去找负责人问话。小丫头在议事的地方发现两个婆子在分菜果,就喊她们去向尤氏汇报工作。两个婆子喝多了酒,不但不响应要求,还骂传话的小丫头:“各家门,各家户,你有本事,排场你们那边人去。”
其实换个角度看,这反应也不难理解。隔部门如隔山,凤姐没有贾珍授权,协理宁府的时候怕也指挥不动人。但兄弟部门的领导也是领导,一般人的思路,肯定是要巴结一下,给自己留条后路。终归是两个婆子喝多了有点放飞,本性也愚蠢,给再多小红一样的升职机会,她们也抓不住。难怪只混了个看大门的。
在奴才面前碰了钉子,尤氏面子挂不住,表示要去找凤姐说个明白。旁边懂事的人正拼命劝呢,来了个点火的:王夫人的心腹陪房周瑞家的。
写书的人告诉我们,这周瑞家的正好跟两个婆子有旧怨,又惯会抓尖卖乖的,赶紧跑到怡红院来向尤氏致以慰问,后脚迅速找凤姐汇报大事不好,拿到了领导指示精神;最后一通操作猛如虎:一面传话让管家leader林之孝家的赶紧进园子回话;一面命人把两个婆子捆起来扔在了马圈里。
林之孝家的,人称林大娘,不知道发生了啥事要大半夜进府汇报,先去找凤姐,凤姐睡了,让她去找尤氏,折腾一大圈,尤氏反而觉得劳师动众过意不去:
“谁又多事告诉了凤丫头,大约周姐姐说的。你家去歇着吧,没有什么大事。”
林大娘还是一头雾水,告别了尤氏出门,可巧(?)遇到赵姨娘。赵姨娘哪能错过这个机会,把事情添油加醋描述一番,顺便说几句坏话:姐,这王熙凤也太张狂了,这么小的事大晚上折腾,明明是戏弄你欺负你。
林大娘明显把挑唆放在了心里,出门遇到两个婆子的女儿哭着求情时,说道:
“二奶奶打发人捆他,连我还有不是呢。我替谁讨情去。”
林大娘给俩女孩出主意,通过亲戚关系找大太太那边的人,让大太太出面。
大太太,就是邢夫人,贾琏的继母,凤姐的正经婆婆,因为各种人告状上眼药,正看凤姐不爽,觉得老太太不喜欢自己,都是凤姐挑唆的结果。
一般读者都认为,这一章里的嫌隙人,指的是被人当了枪使的邢夫人。但仔细看:周瑞家的、赵姨娘、邢夫人,甚至林大娘,哪个不是因为心里有积怨借机发作?
从剧情安排角度看,这个故事的演员调度真是绝了。
第二天,邢夫人抓了个空儿,当着众人的面,陪笑跟凤姐求情说:
“我听见昨儿晚上二奶奶生气,打发周管家的娘子捆了两个老婆子,也可不知犯了什么罪。论理我不该讨情,我想老太太好日子,发狠的还舍钱舍米,周贫济老,咱们家先倒折磨起老人家来了。不看我的脸,权且看老太太,竟放了他们罢。”#说毕,上车去了。
先是“陪笑”,说完话抬脚就走,把凤姐晾在众人面前石化风干。
邢夫人这个经常很糊涂的木头人,这次的发言却极具杀伤力:凤姐作为执行总裁,处理几个犯错的低级员工,本来很正常,也不存在越权。但是她的问题在于处罚的时机:老太太80大寿的好日子。
对贾母这样身份地位的老人来说,最看重的是两件事,一个母慈子孝,儿孙满堂;一个积德行善,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正如邢夫人所说,本来这样的好日子,没事还要找出一些由头,搞些慈善项目,周济一下社会上的贫困孤老。她凤姐可倒好,竟然借一点小事折磨起跟了几十年的老员工了。
这不是在行使管理权,是在打大领导的脸。说严重点,整个祝寿仪式和活动,都白搞了。
这是邢夫人在整本书里水平最高(最恶毒)的一段发言:不是让你去做什么CASE归因,挑战的是你的价值观和做事动机。杀人诛心,对这种挑战,你没有辩解反驳的余地。
凤姐听了这话,当场又羞又气,又摸不着头脑,憋得脸紫胀。回去自己哭了一场,还不敢让人知道,特别是不敢让贾母知道。本来就病着,又添了一层。
更悲伤的是,听了事情经过后,不但王夫人觉得她过线了,甚至苦主尤氏也不领情,还笑着评论说:“连我并不知道,你原也太多事了。”
一群老江湖,在未经任何预谋的情况下,合力挖了一个大坑,摆了全公司最能干的业务领导一道。尤氏亏吃得不大,瓜倒吃了个饱。
有人说,按照《红楼梦》原书的时间线,这个时候,尤氏的异母妹妹尤二姐,已经被凤姐坑死了。尤氏在这里不帮凤姐说话,是故意泄愤。但这个推论证据不足,我们姑且不提。
凤姐冤吗?真冤。
林大娘、邢夫人、赵姨娘,这三个人对整件事的描述,概括起来都是:老太太大好日子,二奶奶小题大做,打发人捆了两个说错话的老婆子。
但我们复盘一下整个过程,会发现这根本不是事实之全部。
且看最初,听说尤氏受了委屈时,周瑞家急急忙忙跑来献殷勤,在尤氏面前承诺:
“这事过了这几日,必要打几个才好。……等过了事,我告诉管事的打他个臭死……”
看,荣府资深员工周姐姐,不是不知道“这几日”意味着什么。老太太的八十大寿,大喜日子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在众人心里是有共识的。那些分瓜分菜真忙的婆子敢吃酒取乐怼天怼地,怕也是仗着好日子里公司管理相对宽松。
但,周瑞家的向凤姐汇报尤氏遭遇的时候,是催着凤姐马上给结论的:
“奶奶若不戒饬,大奶奶脸上过不去。”
我们来看凤姐第一时间给出的处理方案,原话是:
“既这么着,记上两个人的名字,等过了这几日,捆了送到那府里凭大嫂子开发,或是打几下子,或是他开恩饶了他们,随他去就是了,什么大事。”
凤姐的这个方案,有三个重点:
1、 记上两个人的名字。
2、 过几天捆上,送到宁国府,让那边决定处理方式。
3、 事件定性:非严重问题,不开恩就打几下,开恩直接放了也行,不违背企业价值观。
重点是“等过了这几日”再捆了发落,老太太过寿这点子觉悟,凤姐还是很有的。
但是,周瑞家的是怎么做的呢:
1、 假传凤姐旨意,一分钟也不等,直接把人捆上扔到马棚里看管。
2、 假传凤姐旨意,叫林之孝家的大晚上的立即进园子,给尤氏回话。
凤姐的决策,和周瑞家的执行,完全是两回事。
凤姐被坑了,还没办法辩解,因为周瑞家的一系列操作,确实是请示过她的。但重点是,凤姐并不知道周瑞家的与两个婆子有积怨。即使她事后复盘,恐怕也只会觉得,周姐姐虽然这个事做急了,但这种雷厉风行的劲儿,恰恰表明了对自己的忠诚不二。
周瑞家的,不是个老老实实守规矩办事的人。从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时,我们就看到,她在既没有告诉王夫人也没有提前知会凤姐的情况下,就把刘姥姥直接带到了平儿面前,且不说动机是不是与人为善,在流程上就是很有问题的——人都在这里等了,你不想见也得见。
因为自作主张,她也不是没有吃过亏:
有一回,周瑞家的受薛姨妈嘱托,给住在荣府的姑娘媳妇们分送12支宫花。她先送了三春一人2支,又去送了凤姐4支,最后一站才送到客居身份的林黛玉——只剩了最后2支。黛玉也没有认真地跟她探讨送花顺序是不是该分个主客礼节,而是直接质疑动机:“我就知道,不是别人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一声不能吭。
但对于凤姐来说,周瑞家的是从王家陪嫁过来的,是自己人。作为管理者,她有一个极大的局限在于,她全心全意信任和依赖的人,逃不出一个差序格局。这个格局,是以王氏为中心一层层向外扩散的。
凤姐对自己人是一向信任,而且无条件维护,比如宁可得罪贾琏,也要帮来旺家的儿子强娶彩霞,贾琏有异议,就是看不起王家。但在她所有的“自己人”里,有不少背着她都没做啥好事。在她身后,想着把她的女儿巧姐卖掉的人里,就有王家的舅舅。
在前80回里,她被坑得最惨的两次,都是所谓自己人干的。一次就是这次寿辰风波,被周瑞家的欺上瞒下坑惨了,掉了牙往肚子里咽。另一次,可能更严重:她让来旺杀张华灭口,以免她陷害尤二姐甚至坑害贾琏本人的各种操作外泄,但来旺不敢做,出去躲了几天,回来骗她说,张华被强盗弄死了。
指使他人杀人,在古今中外都是重罪。来旺拒不执行,哪怕是出于害怕,也是应该肯定的。但是对王熙凤来说,被手下欺骗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我们看过剧透的人都知道,张华这颗雷,迟早是要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