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贾玲的电影《你好李焕英》后,我也想写写我的母亲,一个我心中真正的勇士!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希望母亲的故事能被更多人看到,从她的故事中汲取力量,积极勇敢地面对生活!作为女儿,我没有能力把母亲的故事搬上大荧幕,只能通过简单的文字把她的故事讲出来,借互联网记录下母亲的前半生,希望多年后还有人能看到她的故事!

李凤兰女士,我的母亲,生于1963年5月27日,姥姥未婚生女,注定了她从一出生就要遭受周围人异样的眼光。

打记事起,姥姥带着幼小的她到了姥爷家,遇到了异父异母的姐姐,我的大姨。大姨想想也蛮可怜,母亲早逝,父亲再婚。想到这些,大家庭里的每个人对她都格外的疼惜!当然,对于我母亲的到来,她充满了敌意。在这个一二十口人的大家庭里,母亲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外来人,总是怯生生的,毫无疑问,也是最不讨喜的那一个。她从小就知道看脸色行事,努力干更多的活儿,为家庭带来更多的收入,自己呢,省吃俭用,因为她知道,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大人们的喜欢,这是她的生存技能!

母亲到了该上学的年纪,却只坚持去了一个多月,每天面对大姨和她的小姐妹们的孤立辱骂,最终选择了弃学。老师趁着晚上专门跑到家里问情况,讲凤兰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不上学可惜了。母亲虽然很想上学,但是想想在学校中每天要面对的霸凌,弱小的她害怕了!在那个勉强填饱肚子的年代里,姥姥、姥爷更多的是想节约家庭开支,最终也默认了。

弃学后,七八岁的小小年纪,开始为父母分担家务,心灵手巧的她学会了纳鞋底,缝缝补补的生活技能!此时大姨和她的小姐妹们都在上学,没人欺负她,母亲倒是难得地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春夏,她每天挎着篮子,上西岗给家里的牛羊割草。秋天,去岗上扫落叶,拉回家沤粪堆肥,来年春天给庄稼施肥。陪伴她最多的是,漫“岗”遍野的梨树,春天的梨花,夏天的梨荫,秋天的甜梨,伴着美景,哼着戏曲,干着活儿,倒也不失为一份自在!冬天太冷,地里也没啥可拾掇的,就跟着姥姥在火盆边儿做鞋子,干着活儿,聊聊天,不知不觉中,冬天就度过了。

十三四岁的时候,村里的会计,也是母亲的长辈,看着母亲从小懂事儿能吃苦,干活卖劲儿,人也机灵,就问我妈妈愿不愿意去村集体的磨面(河南主食:小卖粉,用来蒸馒头,做面条)。磨面虽然辛苦,但是可以抵一个成年男人的工分,还有饭吃,全家人得知这个消息都很开心。会计姥爷负责记账,母亲负责收票据,月底进行账实核对。到了月底,会计姥爷偷偷地塞给母亲10块钱,还有几颗糖,母亲别提有多开心了。这10块钱母亲一分没留,全部交给了姥爷,用来补贴家用,一家人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大概过了三四个月,每到对账时,会计姥爷就让母亲把票据抽出来几张,他在账上再做些调整,这样每个月母亲竟然能分到三四十块钱。在那个年代,姥爷一家一年也见着几块钱,这也是一个普通工人两个月的工资。分到钱,照例全部交给姥爷,母亲后来跟我说,想想那时候太傻了,衣服都是大人的旧衣服改小,爱美的年纪,也不知道自己留点儿,买件新衣裳。

随着三姨、舅舅、四姨的出生,家庭也越来越大,成员越来越多,姥爷几个弟兄各立门户分了家。

因为大姨母亲早逝,家里的长辈尤其疼爱她,造成我大姨婚后家务活啥也不会,性格又很强势,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好在大姨夫一辈子都很老实,让着她,日子虽然艰苦点儿,倒没受啥委屈。可是她的三个孩子过得都不太好,尤其是儿子离婚了,前几年二婚入赘到了女方家,再也没有见过了。

三姨、舅舅、四姨由于是母亲看大的,一直对她很尊重,对我们晚辈也很亲。三姨、四姨现在过得都不错。舅舅呢,碰到个不争气的儿子,给他添了不少堵,好在舅舅、舅妈蛮能吃苦的,趁着年轻存了一些钱,养老应该没问题了。

母亲的婚事。母亲原本定了一个娃娃亲,后来十三四岁的年纪,因为家里建房子,姥爷就想找亲家聊聊孩子订婚的事情,当然最主要是想要些钱。因为只有姥爷一个人去了,谈话内容不详,只知道回来以后就跟母亲说退婚,据说对方父母听说母亲没上学,嫌母亲不认识字。后来,姨姥介绍了我的父亲,他们很快订了婚。二十岁那年嫁给了父亲。随着我、弟弟、妹妹的相继出生,我们的小家成型了。那个年代,小伙伴们放学都要给家里的猪牛羊割草,只有母亲很重视孩子的学习,一心想让我们努力脱离土地。母亲辛苦一辈子,吃苦一辈子,没有上过学是她最大的遗憾。从小就教育我们好好读书,为我们打算得最多,供我和妹妹都上了大学,弟弟当了几年兵,也找到了个事业单位的工作,工资虽然不高,但不用种地了,甚至孙子、孙女也帮弟弟、弟妹养大了,一家人也算是衣食无忧。我们的小家,在母亲的经营下,姊妹仨都获得了还不错的人生。

母亲一辈子从事体力劳动,我们工作后,就劝她不要那么拼了,她总是说孙子、孙女还要吃奶粉,他们还能挣,能挣就不用花我们的钱。直到两年前母亲突然心梗住院了,冠心病,终于放下了挣钱,闲不住的她,转眼又接过了照顾孙子孙女的“任务”......

这就是我的母亲!

寥寥数语寄情深,余生很长,女儿唯愿您身体健康!

爱您的女儿:小瑞

二零二一年三月二日

李凤兰女士(你好李凤兰)(1)

我的母亲

李凤兰女士(你好李凤兰)(2)

我的母亲

李凤兰女士(你好李凤兰)(3)

冬天,母亲和弟弟烤火

李凤兰女士(你好李凤兰)(4)

冬天雪地里的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