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人本善;荀子说:人本恶,最初的人性到底是善是恶#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同为儒家,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同属一家而主张各异,是自相矛盾吗?

其实不然。

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所述者皆可归纳为道与术。道即世界观,术即方法论。

在道的层面一种理论主张的提出,必然在术的层面衍生或推导出与其匹配的方法。


性善说:

先说孟子。

性本善还是性恶本恶(百家评说性善与性恶)(1)

孟子主张性善,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那么何为性?在性善性恶之辩中,我认为荀子所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是比较精确的解释。

那么孟子认同的“生之所以然者”是什么呢?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把人不通过后天学习就具备的一些能力认为是人的“善根”,把一些童心亲情的表现认为是无伪的本心。

从本心论点出发,孟子进一步阐发心之本性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由此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这人性四端。

孟子主张“尽心、知性、立命”,提出人伦五常:“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那么孟子的主张到此为止了么?当然不是!孟子一生,前承孔子,开学授课,与杨朱、墨翟争鸣辩论,游说列国,推行仁政主张。

所以这样一看就明了一些了——性善是什么?是道的层面上基本判断啊;仁政是什么?是术的层面方法措施啊。

只有人性本善,才有人心向善,才可教之学善,才应远杨朱与墨翟之说,才应该且可能施行仁政。这应该是孟子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

同时,从另一个角度,人性本善的说法,与佛教《华严经》“一切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的说法有相通之处。

综上,性善说的核心在于强调向善教善行善(施行仁政)的可行性。


性恶说:

再来看荀子。

性本善还是性恶本恶(百家评说性善与性恶)(2)

荀子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说“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等等这些是“禹桀之所同也”。意思就说饿了生物本能欲望所使是圣人和恶人所共通的。由此提出““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为也”。

荀子在判定人性趋同的基础上,认为人之贤与不肖的根本原因在于“为”。他把“性”与“为”区别开来,认为圣人之善之贤在于“为”。而与圣人卓越的“为”相比,“性”自然是恶的。

由此引发出一个新问题:如何由性致为?荀子认为:性不可去但可化,化性入为的方法是“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我的理解大概就是身体力行和坚持不懈——得学而行之啊!

所以,道的层面做出人“性”通而恶、贤与不肖在于“为”的基本判断,进而在术的层面提出“学”和“行”的主张。

同样,我们再结合下荀子的生平,他虽然也曾适楚入秦,但主要的经历还是三度出任稷下学宫的祭酒,其主要成就除继承和发展儒家学说外,还是在教学上——李斯、韩非、张苍皆为其弟子。

我至今还记得高中时期背过的一篇古文《劝学》,这就是荀子的大作啊。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所以,荀子理论的内在逻辑是:人性想通且恶,贤与不肖在为,化性入为须学而行之。

综上,性恶说的核心在于强调学与行的必要性。


性善还是性恶?

那么最初的人性到底是善是恶?

首先,我认同“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可是孰善孰恶呢?

饥餐渴饮,昼作夜息,趋利避害,好逸恶劳,本性使然,无关善恶。

世本混沌,盘古开天,而后有天地、有高下、有远近、有日月、有黑白、有寒暑。

同样,人本懵懂,见识既长,心智即开,会判别、懂区分,知利害、识亲疏。集人心之公认与共通,分名别号曰善恶。

所以,我认为人之本性,无善无恶,或者兼具善恶。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天赋、环境和取舍,三者纠缠共用,才决定了最终的底色。

,